一种滑轨的卡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81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轨的卡固结构,由第一轨设有唇边供第二轨容入移动,第二轨一端具有止块,第一轨另设一卡掣块,卡掣块一侧的上下端形成由小渐大的斜肩部,另一侧的上下端形成卡止部;第二轨一端设止块与第一轨的止块卡接,另一端结合一卡掣块,第二轨与第一轨的最先接触端设夹体,夹体具有两弹性张闭的夹脚,两夹脚各由中间部位与夹体连接,且两夹脚两端边各凸出于夹体,其两夹脚的一端边成较小间距,可以卡接在卡掣块的卡掣部,以形成卡止作用,第二轨内另可设第三轨,第三轨设有卡止件可以与第二轨的卡掣块抵接。(*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轨的卡固结构,特指一种具有两截以上的滑轨作推入或延伸时,可以依序作逐段移动的滑轨的卡固结构。附图说明图11所示为一种已知的三段式抽屉滑轨结构,包括外轨91、中轨92、内轨93,中轨92与内轨93之间设有数个可以滚动的钢珠94,使卡掣的内轨93可以很方便地移动,同时,三段式抽屉滑轨为了易于组装,在内轨93设有一卡止件95,卡止件95具弹性可张闭的脚96,当内轨93欲结合或与中轨92结合或分离时,脚96可以压缩,使卡止件95顺利通过结合在中轨92的止块97;而当内轨93结合在中轨92后,内轨93被外拉时,卡止件95即可以与止块97卡接,阻止内轨93由中轨92脱出。这种已知抽屉滑轨的使用方式,是将两滑轨分别设在抽屉两侧,因此,当抽屉由抽扯在外使用时,抽屉被无意识地碰撞,两滑轨即可自然缩入,以致于抽屉形成内移闭合动作。另外,当抽屉的滑轨为三截以上时,由于滑轨在作缩入时无一定顺序,因此,两侧的滑轨就无法同步动作,这样,两侧的滑轨在不同步动作情形下,抽屉的推入即会产生移动不平均、不顺畅情形,甚至会有卡滞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轨的卡固结构,该滑轨作延伸时,可以由卡固构件作卡合,当滑轨作缩入动作时,卡掣构件可以提供适当的卡掣力量,可防止滑轨不被无意识缩入。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轨的卡固结构,当该滑轨作延拉动作时,可以由第二轨先对第一轨延伸,待其到达定点后,第三轨才再对第二轨作延伸;以及滑轨作缩人动作时,可以由第三轨先对第二轨作缩入,待其到达定点后,第二轨才再对第一轨作缩入。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滑轨的卡固结构,包括第一轨、第二轨和第三轨,其中第一轨设有唇边,一端具有止块;第二轨的一端设止块与第一轨的止块卡接,另一端结合一卡掣块,其特征在于第一轨设一卡掣块,卡掣块一侧的上下端形成由小渐大的斜肩部,另一侧的上下端形成卡掣部;第二轨与第一轨的最先接触端设夹体,夹体具由两弹性张闭的夹脚,两夹脚各由中间部位与夹体连接,且两夹脚两端各凸出于夹体,其两夹脚一端边成可以与卡掣块接触和停留在卡掣部的较小间距。在所述滑轨的卡固结构中,第二轨设有唇边,第三轨容入第二轨的唇边内移动,第三轨设有卡止件可以与第二轨的卡掣块抵接。滑轨卡固结构中的卡掣块在斜肩部与卡掣部之间设有较大宽度的扩张部。滑轨卡固结构中的夹体的两夹脚另一端边成较大间距,当夹体的较小间距一端的两夹脚未接触卡掣块时,夹体另一端的较大间距的夹脚可以抵接在第三轨的顶、底内壁,使第三轨与第二轨结合为一体。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当本技术的滑轨的卡固结构被同时安装在抽屉的两侧使用时,设于第二轨的夹体成较小间距S的两夹脚端边卡在卡掣块的卡掣部,可以提供适当的阻力,使滑轨经无意识的碰撞时,不会有自由性的缩入;2、当滑轨具有三段式且可被同时安装在抽屉的两侧使用时,也可以形成同步的相同伸缩动作,因此,抽屉在移动时可以较为平滑顺畅,且不会有卡滞问题。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图1为本技术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夹体与卡掣块构件分解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组合且形成缩合情形图图4为图3的4-4线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组合且内轨开始伸长情形图图6为图5的6-6线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组合且形成最大长度的卡合情形图图8为图7的8-8线剖面图图9为图8的9-9线剖面图图10为本技术的卡掣块实施例图之一图11为本技术的卡掣块实施例图之二图12为本技术的卡掣块实施例图之三图13为已有滑轨卡固结构分解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第一轨1、第二轨2和第三轨3构成,其中第一轨1设有孔11可以被固定在家俱的壁上,第一轨1上、下端曲设有唇边12,用以限制第二轨2在其内移动,且在第一轨1、第二轨2之间可填置常用的助滑件13,分别由第一轨1、第二轨2一端设止块14和21,用以限制第二轨2不会由第一轨1脱出,第二轨2被结合在第一轨1后,由第一轨1另一端设固定块15,用以防止第二轨2由另一端脱出,第一轨1本身设有一导块16,使第二轨2可更稳定地移动。第二轨2被置入第一轨1上、下端的唇边12内移动,第二轨2上、下端亦设有唇边22,可供第三轨3容置其间移动,且第二轨2与第三轨3之间亦设有助滑件23,在较佳实施例中,助滑件23可以形成上、下连接,且具有钢珠等球体24,使两者间有最佳的滑动效果。第二轨2一端设止块21用以防止第二轨2对第一轨1移动的脱出。此外,当滑轨具有第三轨3时,第二轨2另一端设一卡止块25,卡止块25具有一凸块251,凸块251可以被卡止件31的挡块312抵接,用以阻止第三轨3由第二轨2脱出。当滑轨具有第三轨3时,第三轨3被置入第二轨2上、下端的唇边22内移动,第三轨3通过孔32可以被固定在抽屉的壁上,第三轨3本身设有卡止件31,卡止件31具有具弹性可张闭的脚311,当第三轨3欲与第二轨2结合或分离时,脚311可以被顶压,使卡止件31的挡块312与止块25的凸块251分开,如此,第三轨3的卡止件31可以顺利由止块25通过,以及当第三轨3结合在第二轨2后第三轨3被外拉时,卡止件31的挡块312与止块25的凸块251抵接时,可以阻止第三轨3由第二轨2脱出。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主要在第一轨1设卡掣块17,以及在第二轨2设一夹体26。卡掣块17被固定在第一轨1的适当位置,卡掣块17可以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方法形成,由一侧的上下端形成由小渐大的斜肩部171,中段形成较大宽度的扩张部172,以及卡掣块17另一侧形成较小宽度的卡掣部173。夹体26则被固定在第二轨2与第一轨1的初接触端,夹体26具由两弹性张闭的夹脚27,两夹脚27各由中间部位与夹体26连接,且两夹脚27两端271和272各凸出于夹体26,其两夹脚27的夹脚一端边271成较小间距S,另一端边272成较大间距L,籍成较小间距S的两夹脚端边271可以卡夹在卡掣块17的卡掣部173,以形成卡止作用;再者,当夹体26成较大间距L的两夹脚端边272形成有较大长度时,两夹脚端272也可用以顶接在第三轨3的顶、底内壁上,使第二轨2与第三轨3可以产生抵接的摩擦阻力,使第三轨3可以与第二轨2同步移动。图3和图4所示为本技术以三段式滑轨为实施例的组合情形,此时,三段式滑轨缩在最小的长度,此时卡掣块17与夹体26成分开在最远距离,因此,夹体26的两夹脚27保持其本身塑型形状,以及成较大间距L的两夹脚端边27 2也可以顶接在第三轨3的顶、底内壁上。如图5和图6所示,当三段式滑轨作延拉时,成较大间距L的两夹脚端边272顶接在第三轨3的顶、底内壁,因此,第二轨2与第三轨3相互间具有摩擦阻力,可以形成同时对第一轨1移动,直到夹脚27成较小间距S的两夹脚端边271与卡掣块17的斜肩部171接触及爬升到扩张部172时,成较大间距L的一夹脚端边272的间距缩小,且与第三轨3的顶、底内壁分开,此时,第三轨3开始对第二轨2移动。如图7和图8所示,当第三轨3继续对第二轨2移动到设定终端时,夹体26成较小间距S的两夹脚端边271进至卡掣块17的卡掣部173(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三段式滑轨延伸为最大长度。当本实施例的三段式滑轨由上述最大长度情形下欲作缩回动作时,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轨的卡固结构,包括第一轨、第二轨和第三轨,其中:第一轨设有唇边,一端具有止块;第二轨的一端设止块与第一轨的止块卡接,另一端结合一卡掣块,其特征在于:第一轨设一卡掣块,卡掣块一侧的上下端形成由小渐大的斜肩部,另一侧的上下端形成卡掣部;第二轨与第一轨的最先接触端设夹体,夹体具由两弹性张闭的夹脚,两夹脚各由中间部位与夹体连接,且两夹脚两端各凸出于夹体,其两夹脚一端边成可以与卡掣块接触和停留在卡掣部的较小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庚金曾一明
申请(专利权)人:川湖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