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63472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2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涡轮增压器、进空气管、中冷器和吸湿器;废气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机和压气机;涡轮机的废气进口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连接;涡轮机的废气出口与进空气管连接后,再与压气机的混合气进口连接;压气机的混合气出口依次连接吸湿器和中冷器后,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连接。上述系统通过在废气循环回路中设置吸湿器,将水蒸气从混合气体中去除,使混合气体除湿到很干燥的状态,解决了来自水冷凝的水膜或液滴被吹进气缸导致发动机熄火的问题。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system of engine

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n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system of an engin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t comprises an exhaust gas turbocharger, an air inlet pipe, an intercooler and a moisture absorber; the exhaust gas turbocharger comprises a turbine and a compressor; the exhaust gas inlet of the turb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haust manifold of the engine; the exhaust gas outlet of the turb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inlet pipe, and then is connected with the mixed gas inlet of the compressor The mixture outlet of the compress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isture absorber and the intercooler in turn, and then connected with the intake manifold of the engine. The system can remove the water vapor from the mixed gas by setting a moisture absorber in the exhaust gas circulation circuit, so that the mixed gas can be dehumidified to a very dry state,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water film or liquid drop from the water-cooled condensation is blown into the cylinder and the engine stal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增压发动机通过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冲击涡轮高速运转,从而带动同轴的压缩机高速转动,强制地将增压后的空气压送到气缸中。为延缓燃烧过程,从而降低有害排放物的生成,通常的做法是将发动机产生的一部分废气引回进气侧与新鲜空气混合,即废气再循环(ExhaustGasRecirculation)。混合气体被压缩后温度增高,这样不仅影响充气效率,还容易产生爆燃,所以通常会在增压器后放置中冷器进行冷却。燃烧完善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随着温度的下降,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逐渐达到饱和状态。当温度下降至露点温度时,便会在中冷器组件的内壁上发生冷凝现象。来自水冷凝的水膜或液滴最终可能破裂并在高体积流量工况下被吹到汽缸中,导致燃油稀释,甚至可能导致发动机熄火。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解决来自水冷凝的水膜或液滴被吹进气缸导致发动机熄火的问题。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废气涡轮增压器、进空气管、中冷器和吸湿器;所述废气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机和压气机;所述涡轮机的废气进口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连接;所述涡轮机的废气出口与所述进空气管连接后,再与所述压气机的混合气进口连接;所述压气机的混合气出口依次连接吸湿器和中冷器后,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空气滤清器;所述空气滤清器设置于所述进空气管上。进一步的,还包括催化器;所述催化器设置于所述废气出口处。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器具体为三元催化器。进一步的,还包括颗粒捕捉器;所述颗粒捕捉器设置于所述催化器与所述进空气管之间。进一步的,还包括冷却器;所述冷却器设置于所述颗粒捕捉器与所述进空气管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器具体为EGR冷却器。进一步的,所述吸湿器具体为膜式吸湿器。进一步的,所述膜式吸湿器的吹扫气回路中设置有流量控制阀。进一步的,所述中冷器与所述进气歧管之间设置有湿度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优点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涡轮增压器、进空气管、中冷器和吸湿器;废气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机和压气机;涡轮机的废气进口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连接;涡轮机的废气出口与进空气管连接后,再与压气机的混合气进口连接;压气机的混合气出口依次连接吸湿器和中冷器后,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连接。上述系统通过在废气循环回路中设置吸湿器,将水蒸气从混合气体中去除,使混合气体除湿到很干燥的状态。干燥后的混合气体的露点温度通常是比较低的,这便意味着如果经中冷器冷却后,温度高于该露点温度,那么便不会有冷凝现象的发生。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解决了来自水冷凝的水膜或液滴被吹进气缸导致发动机熄火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膜式吸湿器的工作示意图。标号:涡轮机1;压气机2;中冷器3;吸湿器4;排气歧管5;进气歧管6;空气滤清器7;催化器8;颗粒捕捉器9;冷却器10;进空气管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废气涡轮增压器、进空气管11、中冷器3和吸湿器4;废气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机1和压气机2;涡轮机1的废气进口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5连接;涡轮机1的废气出口与进空气管11连接后,再与压气机2的混合气进口连接;压气机2的混合气出口依次连接吸湿器4和中冷器3后,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6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通过在废气循环回路中设置吸湿器4,将水蒸气从混合气体中去除,使混合气体除湿到很干燥的状态。干燥后的混合气体的露点温度通常是比较低的,这便意味着如果经中冷器冷却后,温度高于该露点温度,那么便不会有冷凝现象的发生。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解决了来自水冷凝的水膜或液滴被吹进气缸导致发动机熄火的问题。在以上技术上,还可以对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在进空气管11上设置空气滤清器7,对吸入的新鲜空气进行过滤。涡轮机1的废气出口处设置一催化器8,具体为三元催化器。废气经由排气歧管5排出后经催化器8进一步催化,以便于未反应完全的有害气体尽可能氧化成无害气体,同时产生水蒸气。在催化器8和进气管3之间还设置有颗粒捕捉器9,经过颗粒捕捉器9的废气可以进行过滤。颗粒捕捉器9和进空气管11之间还可以设置冷却器10,用于对气体进行初步冷却。冷却器具体为EGR冷却器。初步冷却后的气体与空气混合,经压气机2增压、除湿、再次冷却后,送入气缸燃烧,解决了来自水冷凝的水膜或液滴被吹进气缸导致发动机熄火的问题。具体的,吸湿器4为膜式吸湿器,为增强除湿效果,使用中空纤维膜构成的吸湿器。为更进一步增强效果,可以将部分已干燥的混合气作为吹扫气逆向流过纤维膜,参见图2。优选的,采用磺化聚砜涂层制备复合膜。考虑到外部环境湿度不同(如晴天和雨天),混合气体中所含水蒸气的量也会有不同,故在吹扫气回路中增加控制流量的流量控制阀,通过控制阀门开启程度可以控制吹扫气的流量,从而控制除湿效果。进一步的,还可以在中冷器3与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涡轮增压器、进空气管、中冷器和吸湿器;/n所述废气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机和压气机;/n所述涡轮机的废气进口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连接;/n所述涡轮机的废气出口与所述进空气管连接后,再与所述压气机的混合气进口连接;/n所述压气机的混合气出口依次连接吸湿器和中冷器后,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涡轮增压器、进空气管、中冷器和吸湿器;
所述废气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机和压气机;
所述涡轮机的废气进口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连接;
所述涡轮机的废气出口与所述进空气管连接后,再与所述压气机的混合气进口连接;
所述压气机的混合气出口依次连接吸湿器和中冷器后,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滤清器;
所述空气滤清器设置于所述进空气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催化器;
所述催化器设置于所述废气出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器具体为三元催化器。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佳圳熊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