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于翻转不同宽度钢板的自动翻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292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04
提供一种适应于翻转不同宽度钢板的自动翻板机,包括机架,机架包括相对的两个横梁和相对的两个纵梁,机架中间通过两个横梁支撑有翻板装置,翻板装置两侧的机架上均设有传送装置,翻板装置上均匀设有多个翻转杆,翻转杆为伸缩式结构,翻转杆上设有将钢板稳定吸住的真空吸盘,机架上设有控制翻板装置运行、控制传送装置运行、控制翻转杆伸缩以及控制真空吸盘吸放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对钢板的全自动翻面,有效代替人工翻板,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工翻板中存在的漏翻或安全隐患等问题;翻转杆的伸缩式结构,使翻转杆能够根据钢板的宽度进行伸缩调节,从而实现对不同宽度的钢板进行翻转,使不同宽度的钢板在翻转过程中得到稳定可靠的支撑。

Automatic turning machine suitable for turning steel plates of different width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tomatic plate turnover machine which is suitable for overturning steel plates of different width, including a frame, the frame includes two opposite beams and two opposite longitudinal beams, the middle of the frame is supported by two transverse beams with a plate turnover device, the frames on both sides of the plate turnover device are equipped with a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plate turnover device is evenly equipped with a plurality of turning rods, the turning rods are of a telescopic structure, and the turning rods are equipped with steel bars The frame is equipped with a controller to control the operation of the turning plate device, the opera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expansion of the turning rod and the suction and discharge of the vacuum suction cup.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full-automatic turning over of the steel plate, effectively replaces the manual turning over,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and avoids the problems such as missing turning or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in the manual turning over; the retractable structure of the turning rod enables the turning rod to adjust the expansion according to the width of the steel plate, thus realizing the turning over of the steel plate with different width, so that the steel plate with different width can be obtained in the turning process To stable and reliable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应于翻转不同宽度钢板的自动翻板机
本技术属于翻板机
,具体涉及一种适应于翻转不同宽度钢板的自动翻板机。
技术介绍
随着钢板在生产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钢板表面处理量也在相应上升,钢板表面处理效率也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钢板表面处理工作是需要对钢板两面进行处理涂油,对钢板一面表面处理后,需要将钢板翻转180度,再对钢板另一面进行处理。目前,此工序中对钢板的翻面都是依靠人工进行操作,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漏翻及生产安全隐患等问题。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一种翻板机,可以通过机械自动将钢板进行翻转,解决了人工翻转带来的诸多问题,但是现有翻板机的钢板支撑架为固定结构,当钢板宽度出现大幅度变化时,钢板支撑架就不能实现对钢板的稳定可靠翻面。因此有必要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应于翻转不同宽度钢板的自动翻板机,本技术实现对钢板的全自动翻面,有效代替了人工翻板,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工翻板中存在的漏翻或安全隐患等问题;将翻转杆设为伸缩式结构,使翻转杆能够根据钢板的宽度进行伸缩调节,从而实现对不同宽度的钢板进行翻转,使不同宽度的钢板在翻转过程中得到稳定可靠的支撑。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适应于翻转不同宽度钢板的自动翻板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相对的两个横梁和相对的两个纵梁,所述机架中间通过两个横梁支撑有翻板装置,所述翻板装置两侧的机架上均设有传送装置,所述翻板装置上均匀设有多个翻转杆,所述翻转杆为伸缩式结构,所述翻转杆上设有将钢板稳定吸住的真空吸盘,所述机架上设有控制翻板装置运行、控制传送装置运行、控制翻转杆伸缩以及控制真空吸盘吸放的控制器。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所述翻板装置包括转筒轴、转筒和转筒驱动电机,所述两个横梁上端面中部设有转筒轴承座,所述转筒轴两端转动支撑于转筒轴承座中,所述转筒固定套于转筒轴上,所述转筒驱动电机固定于机架上且输出轴与转筒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筒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所述转筒轴向上相隔一定距离处设有由多个翻转杆组成翻转杆组件,所述转筒轴向每一处的多个翻转杆圆周均匀排布,所述翻转杆一端与转筒外壁固定连接且另一端沿转筒径向往外伸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所述翻转杆包括翻转杆套管Ⅰ、翻转杆套管Ⅱ和气缸,所述翻转杆套管Ⅰ和翻转杆套管Ⅱ开口端相互可滑动套合,所述气缸缸体一端固定于翻转杆套管Ⅰ内腔底部,所述气缸活塞杆一端固定于翻转杆套管Ⅱ内腔底部,所述气缸伸缩驱动翻转杆套管Ⅰ和翻转杆套管Ⅱ相对滑动实现翻转杆的伸缩,所述气缸与控制器电连接。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驱动轴、传送驱动电机以及均匀设于纵梁内侧的多个传送带支撑梁,所述多个传送带支撑梁水平横置且与转筒轴线垂直,所述多个传送带支撑梁相互之间的间距保证对应处的翻转杆转动通过;所述两个横梁上端面端部设有传送驱动轴承座,所述传送驱动轴穿过多个传送带支撑梁一端且两端转动支撑于传送驱动轴承座中,所述传送驱动电机固定于机架上且输出轴与传送驱动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传送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每个所述传送带支撑梁一侧设有皮带传送组件,所述皮带传送组件包括设于传送带支撑梁一端对应的传送驱动轴上的传送主动带轮和设于传送带支撑梁另一端的传送被动带轮,所述传送带支撑梁另一端一侧设有用于支撑传送被动带轮的被动带轮支撑轴,所述传送被动带轮转动支撑于被动带轮支撑轴上,所述传送主动带轮和传送被动带轮上绕有传送皮带。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所述机架两侧的传送装置上均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两个横梁下端面中部设有竖支撑柱,所述竖支撑柱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下端设有支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1、本方案中在机架两侧均设有传送装置,能够将钢板输送到翻板装置附近,翻板装置转动时,通过其上的翻转杆带动钢板从一侧的传送装置翻转到另一侧的传送装置上,从而实现对钢板的翻面,本整套装置所有动作可自动完成,有效代替了人工翻板,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工翻板中存在的漏翻或安全隐患等问题;2、本方案中将翻转杆设为伸缩式结构,使翻转杆能够根据钢板的宽度进行伸缩调节,从而实现对不同宽度的钢板进行翻转,使不同宽度的钢板在翻转过程中得到稳定可靠的支撑;3、本方案中翻转杆采用翻转杆套管Ⅰ、翻转杆套管Ⅱ和气缸组成,气缸又与控制器连接,从而实现翻转杆的自动伸缩调节,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提高设备调节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翻转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接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适应于翻转不同宽度钢板的自动翻板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包括相对的两个横梁2和相对的两个纵梁3,所述两个横梁2下端面中部设有竖支撑柱4,所述竖支撑柱4下端设有底座5,所述底座5下端设有支脚6,所述机架1上设有控制器26。所述机架1中间通过两个横梁2支撑有翻板装置7,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翻板装置7包括转筒轴9、转筒10和转筒驱动电机11,所述两个横梁2上端面中部设有转筒轴承座8,所述转筒轴9两端转动支撑于转筒轴承座8中,所述转筒10固定套于转筒轴9上,所述转筒驱动电机11固定于机架1上且输出轴与转筒轴9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筒驱动电机11与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应于翻转不同宽度钢板的自动翻板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包括相对的两个横梁(2)和相对的两个纵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中间通过两个横梁(2)支撑有翻板装置(7),所述翻板装置(7)两侧的机架(1)上均设有传送装置(17),所述翻板装置(7)上均匀设有多个翻转杆(12),所述翻转杆(12)为伸缩式结构,所述翻转杆(12)上设有将钢板稳定吸住的真空吸盘(16),所述机架(1)上设有控制翻板装置(7)运行、控制传送装置(17)运行、控制翻转杆(12)伸缩以及控制真空吸盘(16)吸放的控制器(26)。/n

【技术特征摘要】
1.适应于翻转不同宽度钢板的自动翻板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包括相对的两个横梁(2)和相对的两个纵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中间通过两个横梁(2)支撑有翻板装置(7),所述翻板装置(7)两侧的机架(1)上均设有传送装置(17),所述翻板装置(7)上均匀设有多个翻转杆(12),所述翻转杆(12)为伸缩式结构,所述翻转杆(12)上设有将钢板稳定吸住的真空吸盘(16),所述机架(1)上设有控制翻板装置(7)运行、控制传送装置(17)运行、控制翻转杆(12)伸缩以及控制真空吸盘(16)吸放的控制器(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于翻转不同宽度钢板的自动翻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装置(7)包括转筒轴(9)、转筒(10)和转筒驱动电机(11),所述两个横梁(2)上端面中部设有转筒轴承座(8),所述转筒轴(9)两端转动支撑于转筒轴承座(8)中,所述转筒(10)固定套于转筒轴(9)上,所述转筒驱动电机(11)固定于机架(1)上且输出轴与转筒轴(9)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筒驱动电机(11)与控制器(26)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应于翻转不同宽度钢板的自动翻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10)轴向上相隔一定距离处设有由多个翻转杆(12)组成翻转杆组件,所述转筒(10)轴向每一处的多个翻转杆(12)圆周均匀排布,所述翻转杆(12)一端与转筒(10)外壁固定连接且另一端沿转筒(10)径向往外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适应于翻转不同宽度钢板的自动翻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杆(12)包括翻转杆套管Ⅰ(13)、翻转杆套管Ⅱ(14)和气缸(15),所述翻转杆套管Ⅰ(13)和翻转杆套管Ⅱ(14)开口端相互可滑动套合,所述气缸(15)缸体一端固定于翻转杆套管Ⅰ(13)内腔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海峰祝亚利祝振宁祝锋邢伟
申请(专利权)人:咸阳海龙密封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