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智能机械手的注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292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注塑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带有智能机械手的注塑机,包括注塑机本体,所述注塑机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且两个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壳体右侧面的内部卡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部穿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一转轴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电动推杆、夹持组件、第二壳体、第二电动推杆和活动板,当需要夹取成品时,通过以上各部件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将成品取出,不需要人们亲自拿取,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A kind of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with intelligent manipulator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in particular to a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with an intelligent manipulator, which comprises a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body. The top of th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wo supporting rods, and the top of the two supporting rods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ame first shell, the left sid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shel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earing,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first bearing is penetrat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inner part of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shell is clamped with a second bearing, the inner part of the second bearing is penetrated with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and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and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ame threaded rod; the utility model, by setting the first electric push rod, the clamping assembly, the second shell, the second electric push rod and the movable plate, when the finished product needs to be clamped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above parts, the finished products can be taken out without people taking them personally, and the work efficiency is grea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智能机械手的注塑机
本技术属于注塑机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智能机械手的注塑机。
技术介绍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现有模具注塑成型,一般采用将模具固定好后,通过注塑管道将注塑液引入模具内,完成注塑,在注塑成型后,需冷却到一定温度后人工将成品取出,在取放的过程中容易烫伤,生产操作不安全,且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智能机械手的注塑机,具有能够自动取放成品且效率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智能机械手的注塑机,包括注塑机本体,所述注塑机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且两个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壳体右侧面的内部卡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部穿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一转轴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与第一壳体的顶部搭接,所述第二壳体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且活动板位于第二壳体的内部,所述活动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位于第一壳体的正前方,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夹持组件。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内壁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且两个第一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且两个第一滑块的相对面分别与活动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顶部与主动齿轮的底部啮合。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且第二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顶部与第二固定板的底部搭接,且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三电动推杆。优选的,所述注塑机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芯片、第一按钮、第二按钮、第三按钮和第四按钮。优选的,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按钮、第二按钮、第三按钮和第四按钮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按钮、第二按钮、第三按钮和第四按钮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和电动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电动推杆、夹持组件、第二壳体、第二电动推杆和活动板,当需要夹取成品时,首先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第二电动推杆伸长或缩短,第二电动推杆带动活动板前后移动,同时活动板带动第一电动推杆前后移动,从而能够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带动夹持组件前后移动,直至夹持组件位于成品的正上方,此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第一电动推杆伸长,同时控制第三电动推杆伸长,此时第三电动推杆带动第一夹板左右移动,直至能够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将成品夹持固定,此时同时控制第一电动推杆缩短,从而能够将成品取出,不需要人们亲自拿取,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技术,通过设置电动机、第一壳体、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螺纹杆、螺纹套、连接块、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当需要将成品进行挪动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动机工作,电动机带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从而第二转轴带动螺纹杆转动,通过螺纹杆使螺纹套向左移动,螺纹套带动连接块向左移动,此时通过连接块带动第二壳体向左移动,从而通过第二壳体能够使第一固定板、第一电动推杆和夹持组件向左移动,从而能够将成品移出,通过控制第三电动推杆伸长能够将成品放置在一边,进而方便人们对成品进行后续处理。3、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从而能够使活动板在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通过设置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从而能够防止第一夹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能够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持的更加稳定。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二壳体侧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控制面板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夹持组件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系统原理示意图;图中:1、注塑机本体;2、支撑杆;3、第一壳体;4、第二壳体;5、夹持组件;51、第二固定板;52、第三电动推杆;53、第二滑槽;54、第二滑块;55、第一夹板;56、第二夹板;6、第一电动推杆;7、螺纹套;8、第一轴承;9、控制面板;91、控制芯片;92、第一按钮;93、第二按钮;94、第三按钮;95、第四按钮;10、第一转轴;11、连接块;12、第一固定板;13、活动板;14、电动机;15、主动齿轮;16、从动齿轮;17、第二电动推杆;18、第一滑槽;19、第一滑块;20、第二轴承;21、第二转轴;22、螺纹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智能机械手的注塑机,包括注塑机本体1,所述注塑机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2,且两个支撑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壳体3,所述第一壳体3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8,所述第一轴承8的内部穿设有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壳体3右侧面的内部卡接有第二轴承20,所述第二轴承20的内部穿设有第二转轴21,所述第二转轴21和第一转轴10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螺纹杆22,所述螺纹杆2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7,所述螺纹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4,所述第二壳体4的底部与第一壳体3的顶部搭接,所述第二壳体4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7,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3,且活动板13位于第二壳体4的内部,所述活动板1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2,所述第一固定板12位于第一壳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智能机械手的注塑机,包括注塑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机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2),且两个支撑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壳体(3),所述第一壳体(3)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8),所述第一轴承(8)的内部穿设有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壳体(3)右侧面的内部卡接有第二轴承(20),所述第二轴承(20)的内部穿设有第二转轴(21),所述第二转轴(21)和第一转轴(10)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螺纹杆(22),所述螺纹杆(2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7),所述螺纹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4),所述第二壳体(4)的底部与第一壳体(3)的顶部搭接,所述第二壳体(4)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7),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3),且活动板(13)位于第二壳体(4)的内部,所述活动板(1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2),所述第一固定板(12)位于第一壳体(3)的正前方,所述第一固定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6),所述第一电动推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夹持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智能机械手的注塑机,包括注塑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机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2),且两个支撑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壳体(3),所述第一壳体(3)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8),所述第一轴承(8)的内部穿设有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壳体(3)右侧面的内部卡接有第二轴承(20),所述第二轴承(20)的内部穿设有第二转轴(21),所述第二转轴(21)和第一转轴(10)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螺纹杆(22),所述螺纹杆(2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7),所述螺纹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4),所述第二壳体(4)的底部与第一壳体(3)的顶部搭接,所述第二壳体(4)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7),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3),且活动板(13)位于第二壳体(4)的内部,所述活动板(1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2),所述第一固定板(12)位于第一壳体(3)的正前方,所述第一固定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6),所述第一电动推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夹持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智能机械手的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4)内壁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8),且两个第一滑槽(18)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9),且两个第一滑块(19)的相对面分别与活动板(1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智能机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崇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