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件快速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2745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注塑件快速传输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正面与第一电机的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挤压轮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轮的表面与凹槽内壁的表面搭接,所述凹槽开设在滑杆的一端,所述滑杆的另一端穿过滑套与推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滑套卡接在第一固定板的表面;通过设置第三安装板、第三电机、第二轴承、第二转轴、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第二传送带和第二传送轮,当输送速度过快的时候,通过以上结构之间的配合,可以达到分流的效果,方便了工人更换收纳注塑件的装置,从而方便了工人的工作,同时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A fast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injection molding parts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fast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injection molding parts,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mounting plate, the front side of the first mounting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of the first motor,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first moto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ack side of the extrusion wheel, the surface of the extrusion wheel is overlapped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groove, the groove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sliding rod, and the groove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sliding rod The other end of the slid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side of the push plate through the sliding sleeve, and the sliding sleeve is clamp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fixed plate; by setting the third mounting plate, the third motor, the second bearing,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the third fixed plate, the fourth fixed plate, the second conveyor belt and the second conveyor wheel, when the conveying speed is too fast, the shunt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above structures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for workers to change the device for storing injection molding parts, thus facilitating workers' work and improving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件快速传输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注塑件快速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件是指由注塑机生产的各种注塑产品统称注塑件,包括各种包装,零件等。主要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并添加了多种有机溶剂后制成的。塑料件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塑料的类型(热塑性还是热固性)、起始形态以及制品的外形和尺寸。制作注塑件一般采用模压、传递模塑,也用注射成型。层压、模压和热成型是使塑料在平面上成型。传统的注塑件传输装置一般都是一条输送链,当输送速度过快的时候,容易造成工人手忙脚乱,来不及更换收纳注塑件的装置,从而使注塑件容易从输送链上掉落摔坏,而且还有可能使注塑件堆积在输送链上,迫使输送链不能正常工作,给工人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同时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件快速传输装置,具有快速和操作方便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件快速传输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正面与第一电机的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挤压轮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轮的表面与凹槽内壁的表面搭接,所述凹槽开设在滑杆的一端,所述滑杆的另一端穿过滑套与推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滑套卡接在第一固定板的表面,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左侧面与第一安装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相对面均设置有两个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套接在第一转轴的外表面,且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传送轮,所述第一传送轮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机身与第二安装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左侧面与第二固定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板的正面分别通过两个电动推杆与挡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正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的正面与连接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内设置有两个第二传送轮,且两个第二传送轮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且两个第二轴承分别卡接在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的相对面,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上表面与第三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板的正面与第三电机的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滑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两个连接块的右侧面通过弹簧与第一固定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右侧面设置有电源和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位于电源的下方。优选的,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挤压轮的形状为椭圆形,且挤压轮的直径与凹槽内壁的直径相吻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三安装板、第三电机、第二轴承、第二转轴、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第二传送带和第二传送轮,当输送速度过快的时候,通过以上结构之间的配合,可以达到分流的效果,方便了工人更换收纳注塑件的装置,从而方便了工人的工作,同时提高了工作的效率。2、本技术,通过设置挤压轮、滑杆、滑套、推板和第一电机,当第一传送带的输送速度过快时,通过以上结构之间的配合,可以将第一传送带上的注塑件输送到第二传送带上,防止由于注塑机下料太快,导致注塑件堆积在第一传送带上的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了生产的效率。3、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块和弹簧,通过弹簧的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使滑杆可以向左移动,进而方便第一电机与滑杆配合使推板左右移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安装板;2、挤压轮;3、滑杆;4、连接块;5、挡板;6、第一传送轮;7、第一转轴;8、第一轴承;9、第二安装板;10、第二电机;11、第三安装板;12、第三电机;13、通孔;14、连接板;15、第二轴承;16、第二转轴;17、第三固定板;18、第二传送带;19、第二传送轮;20、第四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一传送带;23、第一固定板;24、推板;25、弹簧;26、滑套;27、第一电机;28、电源;29、控制面板;30、凹槽;31、电动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件快速传输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1,所述第一安装板1的正面与第一电机27的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7的输出轴与挤压轮2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轮2的表面与凹槽30内壁的表面搭接,所述凹槽30开设在滑杆3的一端,所述滑杆3的另一端穿过滑套26与推板2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滑套26卡接在第一固定板23的表面,通过设置滑杆3和滑套26,使滑杆3在滑套26内滑动的更加顺畅,进而保证了推板24能够把第一传送带22上的注塑件快速顺畅的输送到第二传送带18上,从而达到了分流的效果,并且方便了工人的工作和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所述第一固定板23的左侧面与第一安装板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23和第二固定板21的相对面均设置有两个第一轴承8,所述第一轴承8套接在第一转轴7的外表面,且第一转轴7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传送轮6,所述第一传送轮6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一传送带22,所述第一转轴7的一端与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0的机身与第二安装板9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9的左侧面与第二固定板2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板21和第一固定板23的正面分别通过两个电动推杆31与挡板5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21的正面开设有通孔13,所述通孔13内壁的正面与连接板14的背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连接板14,从而使第一传送带22上的注塑件能够传送到第二传送带18上,防止了注塑件从第一传送带22输送到第二传送带18的过程中发生掉落,损坏注塑件的情况的发生,所述连接板14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传送带18,所述第二传送带18内设置有两个第二传送轮19,且两个第二传送轮19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6,所述第二转轴16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15,且两个第二轴承15分别卡接在第三固定板17和第四固定板20的相对面,所述第三固定板17的上表面与第三安装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板11的正面与第三电机12的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12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16的一端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滑杆3的上表面和下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件快速传输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的正面与第一电机(27)的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7)的输出轴与挤压轮(2)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轮(2)的表面与凹槽(30)内壁的表面搭接,所述凹槽(30)开设在滑杆(3)的一端,所述滑杆(3)的另一端穿过滑套(26)与推板(2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滑套(26)卡接在第一固定板(23)的表面,所述第一固定板(23)的左侧面与第一安装板(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23)和第二固定板(21)的相对面均设置有两个第一轴承(8),所述第一轴承(8)套接在第一转轴(7)的外表面,且第一转轴(7)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传送轮(6),所述第一传送轮(6)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一传送带(22),所述第一转轴(7)的一端与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0)的机身与第二安装板(9)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9)的左侧面与第二固定板(2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板(21)和第一固定板(23)的正面分别通过两个电动推杆(31)与挡板(5)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21)的正面开设有通孔(13),所述通孔(13)内壁的正面与连接板(14)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4)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传送带(18),所述第二传送带(18)内设置有两个第二传送轮(19),且两个第二传送轮(19)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6),所述第二转轴(16)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15),且两个第二轴承(15)分别卡接在第三固定板(17)和第四固定板(20)的相对面,所述第三固定板(17)的上表面与第三安装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板(11)的正面与第三电机(12)的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12)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16)的一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件快速传输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的正面与第一电机(27)的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7)的输出轴与挤压轮(2)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轮(2)的表面与凹槽(30)内壁的表面搭接,所述凹槽(30)开设在滑杆(3)的一端,所述滑杆(3)的另一端穿过滑套(26)与推板(2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滑套(26)卡接在第一固定板(23)的表面,所述第一固定板(23)的左侧面与第一安装板(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23)和第二固定板(21)的相对面均设置有两个第一轴承(8),所述第一轴承(8)套接在第一转轴(7)的外表面,且第一转轴(7)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传送轮(6),所述第一传送轮(6)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一传送带(22),所述第一转轴(7)的一端与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0)的机身与第二安装板(9)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9)的左侧面与第二固定板(2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板(21)和第一固定板(23)的正面分别通过两个电动推杆(31)与挡板(5)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21)的正面开设有通孔(13),所述通孔(13)内壁的正面与连接板(14)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4)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传送带(18),所述第二传送带(18)内设置有两个第二传送轮(19),且两个第二传送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崇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