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式的注塑机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290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注塑机机械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高效式的注塑机机械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轮,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机构,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支撑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旋转机构的设置,在机械手进行安装时,第一电机工作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同时第一转轴在第一轴承内转动,从而使支撑座带动第一支撑板和夹具机构转动,进而调整了整个机械手的位置,降低了人工搬运或者挪动整个机械手的工作量。

An efficient manipulator for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manipulator of th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in particular to an efficient manipulator of th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plate, on which a first sliding groove is arranged, the first sliding groove is slidably connected with a pulley, on which a first groove is arranged, the first groov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rotating mechanism, and the top end of the first rotating mechanis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rotating mechanism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upport sea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 rod, and the end of the support rod far away from the support sea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ulley;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setting of the first rotation mechanism, when the manipulator is installed, the first motor works to drive the driving gear to rotate, the driving gear and the driven gear mesh, and the first rotation shaft rotates in the first bearing, so as to The support seat drives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fixture mechanism to rotate, thus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whole manipulator, reducing the workload of manual handling or moving the whole manip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式的注塑机机械手
本技术属于注塑机机械手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式的注塑机机械手。
技术介绍
注塑机械手的组成一般由执行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执行和驱动系统主要是为了完成手臂的正常功能而设计,通过气动或电机来驱动机械部件的运转,达到取物的功能。随着机械手应用的逐渐加深,现在放嵌件、剪切产品胶口和简单装配。目前,注塑机机械手的轨迹都是一定的,不能根据实际点的使用场景来调节整个机械手的旋转角度,只能借助人工进行调节,由于整个机械手的重量比较大,工作人员在调节整个机械手时的工作强度比较大,而且调节的工作效率比较低,而且,机械在调节旋转角度时容易产生晃动不平稳,另外,夹具在松开夹取物品时,夹具不是同时松开的,不利于夹取物品的放置时位置的同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式的注塑机机械手,具有根据使用场景自动调节整个机械手的旋转角度,降低了工作人员工作强度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式的注塑机机械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轮,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机构,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支撑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机构,所述第二旋转机构远离支撑柱的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远离第二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远离第三滑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远离第三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远离第三凹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具机构。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包括第一轴承、第一转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轴承卡接在底板上,所述第一转轴活动穿设在第一轴承内,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座的底端,所述从动齿轮卡接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内,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优选的,所述夹具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上,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内开设有第五滑槽,所述第四滑槽的相对面均卡接有第二轴承,且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内均穿设有第二转轴,且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相对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正螺纹柱和反螺纹柱,所述正螺纹柱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帽,所述反螺纹柱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帽,所述第一螺纹帽和第二螺纹帽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五滑槽内,所述第一螺纹帽和第二螺纹帽远离第三滑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具,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帽和第二螺纹帽内的螺纹方向相反。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形状为L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第一旋转机构的设置,在机械手进行安装时,第一电机工作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同时第一转轴在第一轴承内转动,从而使支撑座带动第一支撑板和夹具机构转动,进而调整了整个机械手的位置,降低了人工搬运或者挪动整个机械手的工作量。2、本技术,通过夹具机构的设置,当需要夹具机构夹取物品时,第二电机工作带动第二转轴在第二轴承内转动,第二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正螺纹柱和反螺纹柱转动,从而使第一螺纹帽和第二螺纹帽带着夹具相互靠近,同时第三滑块在第五滑槽内滑动,从而使夹具夹紧物品,夹具同时运动,保证了物品受力的均匀性,从而保证了夹具夹持物品时物品的位置。3、本技术,通过第二旋转机构的设置,可以对夹具机构的位置进行调节,在第三滑槽和第二滑块的共同作用下,液压气缸推动第二支撑板时保证了夹具机构左右移动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夹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杆;2、第一旋转机构;201、第一转轴;202、从动齿轮;203、主动齿轮;204、第一轴承;205、第一电机;3、第一凹槽;4、第一滑槽;5、滑轮;6、夹具机构;601、第四滑槽;602、第三滑块;603、第二轴承;604、第二转轴;605、第一螺纹帽;606、正螺纹柱;607、反螺纹柱;608、夹具;609、第二螺纹帽;610、第二电机;611、第四支撑板;612、连接板;613、第五滑槽;7、第三凹槽;8、电动推杆;9、第三支撑板;10、液压气缸;11、第二滑块;12、第二支撑板;13、第三滑槽;14、第一支撑板;15、第一滑块;16、第二滑槽;17、支撑柱;18、第二凹槽;19、第二旋转机构;20、支撑座;21、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式的注塑机机械手,包括底板21,所述底板2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4,第一滑槽4的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一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滑轮5,第一滑槽4和滑轮5的共同作用,在第一旋转机构2活动的过程中,保证了支撑座20运动的稳定性,所述底板2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的第一凹槽3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机构2,所述第一旋转机构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0,所述支撑座2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所述支撑杆1远离支撑座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轮5,所述支撑座2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7,所述支撑柱17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18,所述第二凹槽18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机构19,通过第二旋转机构19的设置,可以对夹具机构6的位置进行调节,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9远离支撑柱17的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4,所述支撑柱17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6,所述第二滑槽16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5,所述第一滑块15远离第二滑槽1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14上,所述第一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式的注塑机机械手,包括底板(2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滑轮(5),所述底板(2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的第一凹槽(3)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机构(2),所述第一旋转机构(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0),所述支撑座(2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所述支撑杆(1)远离支撑座(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轮(5),所述支撑座(2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7),所述支撑柱(17)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18),所述第二凹槽(18)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机构(19),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9)远离支撑柱(17)的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4),所述支撑柱(17)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6),所述第二滑槽(16)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5),所述第一滑块(15)远离第二滑槽(1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14)上,所述第一支撑板(14)上开设有第三滑槽(13),所述第三滑槽(13)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1),所述第二滑块(11)远离第三滑槽(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2),所述第一支撑板(14)远离支撑柱(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9),所述第三支撑板(9)上固定连接有液压气缸(10),所述液压气缸(10)远离第三支撑板(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12)上,所述第二支撑板(12)远离第一支撑板(14)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凹槽(7),所述第三凹槽(7)内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8),所述电动推杆(8)远离第三凹槽(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具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式的注塑机机械手,包括底板(2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滑轮(5),所述底板(2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的第一凹槽(3)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机构(2),所述第一旋转机构(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0),所述支撑座(2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所述支撑杆(1)远离支撑座(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轮(5),所述支撑座(2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7),所述支撑柱(17)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18),所述第二凹槽(18)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机构(19),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9)远离支撑柱(17)的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4),所述支撑柱(17)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6),所述第二滑槽(16)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5),所述第一滑块(15)远离第二滑槽(1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14)上,所述第一支撑板(14)上开设有第三滑槽(13),所述第三滑槽(13)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1),所述第二滑块(11)远离第三滑槽(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2),所述第一支撑板(14)远离支撑柱(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9),所述第三支撑板(9)上固定连接有液压气缸(10),所述液压气缸(10)远离第三支撑板(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12)上,所述第二支撑板(12)远离第一支撑板(14)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凹槽(7),所述第三凹槽(7)内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8),所述电动推杆(8)远离第三凹槽(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具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式的注塑机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2)和第二旋转机构(19)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旋转机构(2)包括第一轴承(204)、第一转轴(201)、主动齿轮(203)、从动齿轮(202)和第一电机(205),所述第一轴承(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崇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