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自动分配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279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自动分配输送装置,包括灌装输送机构、合道机构、分道机构、包装输送机构和控制装置;灌装输送机构包括若干灌装输送道;包装输送机构包括若干包装输送道;合道机构包括第一柔性输送道和第一平移机构,第一平移机构可带动第一柔性输送道与任一个灌装输送道通;分道机构包括第二柔性输送道和第二平移机构,第一柔性输送道与第二柔性输送道连接;第二平移机构可带动第二柔性输送道与任一个包装输送道连通。本装置能够同时对接多种灌装设备和多种包装设备,大大减少了灌装设备和包装设备的数量,有效降低成本;本装置形成了多对一、一对多的输送线路,有效简化了输送的线路,减少占地面积。

An automatic distribution and conveying device for packag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ackaging automatic distribution convey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lling conveying mechanism, a combining mechanism, a dividing mechanism, a packaging conveying mechanism and a control device; the filling convey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filling conveying channels; the packaging convey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packaging conveying channels; the combin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rst flexible conveying channel and a first translation mechanism, and the first translation mechanism can drive the first flexibility The conveying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any filling conveying channel; the shunt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second flexible conveying channel and a second translation mechanism, the first flexible conveying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flexible conveying channel; the second translation mechanism can drive the second flexible conveying channel to be connected with any packing conveying channel. The device can connect a variety of filling equipment and a variety of packaging equipment at the same time, greatl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filling equipment and packaging equipment, effectively reducing costs; the device forms a many to one, one to many transmission lines, effectively simplifying the transmission lines, reducing the floor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自动分配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装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自动分配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在饮料生产行业中,需要将饮料灌装在容器中再进行包装。在目前的啤酒生产工业,前端灌装设备与后端包装设备(卡包机、膜包机、散包装箱机)通过输送带进行一对一连接,适合在高速规模型啤酒生产线上,单品种生产周期长的情况;但是这种方式中,由于灌装设备和包装设备都种类繁多,灌装设备与后端包装设备对接输送线路繁杂,其存在以下问题:1、单条啤酒生产线后端包装设备通常有卡包、膜包、散包三种装箱模式,而前端灌装设备有、玻璃瓶灌装机、易拉罐灌装机、PET瓶灌装机,如按现有技术,一种灌装机配三种包装设备,则设备购置成本高,维护和生产成本高;2、后端输送线繁杂,布局占地面积大。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成本较高、输送线繁杂、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装自动分配输送装置,其有效减少了设备购置数量,有效降低成本,简化输送线路,减少占地面积。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装自动分配输送装置,包括灌装输送机构、合道机构、分道机构、包装输送机构和控制装置;所述灌装输送机构包括若干灌装输送道,各灌装输送道的输入端分别用于连接一灌装设备,各灌装输送道的排出端并排连接至所述合道机构;所述包装输送机构包括若干包装输送道,各包装输送道的排出端分别用于连接一包装设备,各包装输送道的输入端并排连接至所述分道机构;<br>所述合道机构包括第一输送面、活动架设在所述第一输送面上的第一柔性输送道和第一平移机构,所述第一平移机构可带动所述第一柔性输送道的输入端与任一个所述灌装输送道的排出端连通;所述分道机构包括第二输送面、活动架设在所述第二输送面上的第二柔性输送道和第二平移机构,所述第一柔性输送道的排出端通过一独立输送道与所述第二柔性输送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平移机构可带动所述第二柔性输送道的排出端与任一个所述包装输送道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灌装输送机构、合道机构、分道机构、包装输送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平移机构包括第一机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上的第一横臂、活动设置在第一横臂上的第一移动件以及可驱动所述第一移动件沿第一横臂平移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移动件的下方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柔性输送道的输入端的两侧壁衔接的第一挡壁;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柔性输送道的宽度可调。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移动件的下方设有第一丝杆电机,两个所述第一挡壁可转动地对称设置在第一丝杆电机的丝杆的两端上,丝杆的两端设有相反的螺纹;所述第一机架上对应第一柔性输送道的排出端的设有第二横臂,第二横臂的下方设有第二丝杆电机,第二丝杆电机的丝杆的两端上可转动地对称设有两个第二挡壁,丝杆的两端设有相反的螺纹,两个第二挡壁分别与第一柔性输送道排出端的两侧壁衔接;所述第一丝杆电机、第二丝杆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平移机构包括第二机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的第三横臂、活动设置在第三横臂上的第二移动件以及可驱动所述第二移动件沿第三横臂平移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移动件的下方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二柔性输送道的排出端的两侧壁衔接的第三挡壁;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柔性输送道的宽度可调。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移动件的下方设有第三丝杆电机,两个所述第三挡壁可转动地对称设置在第三丝杆电机的丝杆的两端上,丝杆的两端设有相反的螺纹;所述第二机架上对应第二柔性输送道的输入端的设有第四横臂,第四横臂的下方设有第四丝杆电机,第四丝杆电机的丝杆的两端上可转动地对称设有两个第四挡壁,丝杆的两端设有相反的螺纹,两个第四挡壁分别与第二柔性输送道输入端的两侧壁衔接;所述第三丝杆电机、第四丝杆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连通控制机组,所述连通控制机组用于分别控制各所述灌装输送道的排出端的连通状态。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通控制机组包括若干分别设置在各所述灌装输送道的排出端的夹瓶机构,所述夹瓶机构包括固定夹板、活动夹板和夹板驱动机构,所述固定夹板固定在灌装输送道的内的一侧,所述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相对设置于所述灌装输送道内,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的末端设有弧形的钩部,所述夹板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活动夹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夹板;各所述夹板驱动机构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若干分别设置在各灌装输送道的输入端的产品进入传感器,各所述产品进入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灌装输送机构具有多个灌装输送道,每一道对接一台灌装设备,能够同时对接多种不同的灌装设备,灌装设备灌装完成的产品通过对应的灌装输送到排到合道机构;由合道机构的第一柔性输送道对接,每一次对接一种产品,防止混淆,需要切换对接的产品则依靠第一平移机构使第一柔性输送道的对接的灌装输送道改变;第一柔性输送道对接的产品经独立输送道输送至第二柔性输送道,第二平移机构再根据该产品需要的包装将第二柔性输送道的排出端接到对应的包装设置连接的包装输送道,使得该产品能够按照需要进行包装;2.本方案能够同时对接多种灌装设备和多种包装设备,每一种灌装设备都可以进行多种包装,大大减少了灌装设备和包装设备的数量,有效降低成本;3.本装置对接多种灌装设备,同时又对接多种包装设备,形成了多对一、一对多的输送线路,有效简化了输送的线路,减少占地面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的布局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合道机构的轴测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合道机构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分道机构的轴测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分道机构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夹瓶机构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灌装输送机构;11-灌装输送道;2-合道机构;21-第一输送面;22-第一柔性输送道;23-第一平移机构;231-第一机架;232-第一横臂;233-第一移动件;234-第一驱动装置;235-第一挡壁;236-第一丝杆电机;237-第二横臂;238-第二丝杆电机;239-第二挡壁;3-分道机构;31-第二输送面;32-第二柔性输送道;33-第二平移机构;331-第二机架;332-第三横臂;333-第二移动件;334-第二驱动装置;335-第三挡壁;336-第三丝杆电机;337-第四横臂;338-第四丝杆电机;339-第四挡壁;4-包装输送机构;41-包装输送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自动分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装输送机构、合道机构、分道机构、包装输送机构和控制装置;/n所述灌装输送机构包括若干灌装输送道,各灌装输送道的输入端分别用于连接一灌装设备,各灌装输送道的排出端并排连接至所述合道机构;/n所述包装输送机构包括若干包装输送道,各包装输送道的排出端分别用于连接一包装设备,各包装输送道的输入端并排连接至所述分道机构;/n所述合道机构包括第一输送面、活动架设在所述第一输送面上的第一柔性输送道和第一平移机构,所述第一平移机构可带动所述第一柔性输送道的输入端与任一个所述灌装输送道的排出端连通;/n所述分道机构包括第二输送面、活动架设在所述第二输送面上的第二柔性输送道和第二平移机构,所述第一柔性输送道的排出端通过一独立输送道与所述第二柔性输送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平移机构可带动所述第二柔性输送道的排出端与任一个所述包装输送道的输入端连通;/n所述灌装输送机构、合道机构、分道机构、包装输送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自动分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装输送机构、合道机构、分道机构、包装输送机构和控制装置;
所述灌装输送机构包括若干灌装输送道,各灌装输送道的输入端分别用于连接一灌装设备,各灌装输送道的排出端并排连接至所述合道机构;
所述包装输送机构包括若干包装输送道,各包装输送道的排出端分别用于连接一包装设备,各包装输送道的输入端并排连接至所述分道机构;
所述合道机构包括第一输送面、活动架设在所述第一输送面上的第一柔性输送道和第一平移机构,所述第一平移机构可带动所述第一柔性输送道的输入端与任一个所述灌装输送道的排出端连通;
所述分道机构包括第二输送面、活动架设在所述第二输送面上的第二柔性输送道和第二平移机构,所述第一柔性输送道的排出端通过一独立输送道与所述第二柔性输送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平移机构可带动所述第二柔性输送道的排出端与任一个所述包装输送道的输入端连通;
所述灌装输送机构、合道机构、分道机构、包装输送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自动分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移机构包括第一机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上的第一横臂、活动设置在第一横臂上的第一移动件以及可驱动所述第一移动件沿第一横臂平移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移动件的下方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柔性输送道的输入端的两侧壁衔接的第一挡壁;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自动分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输送道的宽度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自动分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件的下方设有第一丝杆电机,两个所述第一挡壁可转动地对称设置在第一丝杆电机的丝杆的两端上,丝杆的两端设有相反的螺纹;
所述第一机架上对应第一柔性输送道的排出端的设有第二横臂,第二横臂的下方设有第二丝杆电机,第二丝杆电机的丝杆的两端上可转动地对称设有两个第二挡壁,丝杆的两端设有相反的螺纹,两个第二挡壁分别与第一柔性输送道排出端的两侧壁衔接;
所述第一丝杆电机、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德志罗志军李锦平朱政韫李勇谢先铭黄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南沙珠江啤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