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解决翻边开裂的翻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236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解决翻边开裂的翻边结构,包括修边工序件、沿翻边工件、连接件和用于移动沿翻边工件的行走机构,设置修边工序件的内部设置有沿修边线和导向工件,设置沿修边线与导向工件之间形成凹槽,设置行走机构驱动设置翻边工件在设置凹槽中水平左右往复移动;设置沿修边线为“平面状”或“弯折曲面状”;设置沿修边线的中部开设有与设置沿修边线边缘线平行的加强线槽;设置沿翻边工件的外侧设置有沿翻边面,设置沿翻边面的形状与沿修边线相适配;该用于解决翻边开裂的翻边结构,使翻边产品的翻边拐角处加压形成加强槽再对应凹痕进行翻边,在翻边产品厚度适合情况下增加翻边产品翻边拐角的强度,以解决翻边开裂的技术问题。

A flanging structure for solving flanging crack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anging structure for solving flanging cracking, which comprises a flanging process piece, a flanging work piece, a connecting piece and a traveling mechanism for moving the flanging work piece. The inner part of the flanging process piece is provided with a flanging line and a guide work piece, a groove is formed between the flanging line and the guide work piece, and the traveling mechanism is provided to drive the flanging work piece to set a concave groove The groove moves horizontally to and fro from left to right; the edge trimming line is set to be \plane\ or \curved surface\; the middle of the edge trimming line is set to be provided with a reinforcing wire groove parallel to the edge trimming line; the outside of the flanging workpiece is set with a flanging surface, and the shape of the flanging surface is set to match the edge trimming line; the flanging structure used to solve the flanging cracking is set to make flanging When the thickness of the flanging product is suitable, the strength of the flanging corner of the flanging product is increased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flanging crac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解决翻边开裂的翻边结构
本技术涉及翻边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解决翻边开裂的翻边结构。
技术介绍
在汽车车身冲压零件的设计中,两次翻边造型是以后总非常罕见的设计结构,起到增大零件匹配焊接搭接面以及提高零件强度等作用。但实际在冲压零件成形过程中,两次翻边结合经常会出现翻边起皱、翻边叠料以及翻边开裂等缺陷。在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冲压件材料选择与翻遍高度、角度的一些内在联系,单纯考虑到制件在翻边部位具有较高的强度,而一味选择强度较高、料厚较厚的材料,这样的方案时不合理也不科学的,后果造成实物翻边开裂,最终反而影响制件的强度,所以,设计一种用于解决翻边开裂的翻边结构尤其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解决翻边开裂的翻边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解决翻边开裂的翻边结构,包括修边工序件、沿翻边工件、连接件和用于移动沿翻边工件的行走机构,所述修边工序件的内部设置有沿修边线和导向工件,所述沿修边线与导向工件之间形成凹槽,所述行走机构驱动所述翻边工件在所述凹槽中水平左右往复移动;所述沿修边线为“平面状”或“弯折曲面状”;所述沿修边线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沿修边线边缘线平行的加强线槽;所述沿翻边工件的外侧设置有沿翻边面,所述沿翻边面的形状与沿修边线相适配;所述沿翻边面的表面对应所述沿修边线的拐角处设置有加强凸块,所述沿翻边工件移动时所述加强凸块在所述加强线槽的内部水平移动;所述加强凸块的四周边缘处均设置为R弧倒角,所述加强凸块的端部与连接部通过所述R弧倒角圆滑过渡。进一步的,所述沿修边线与所述沿翻边面为抛光面。进一步的,所述沿翻边工件的上下两端的厚度大于中端的厚度。进一步的,所述修边工序件与所述沿翻边工件相隔离,且所述修边工序件与所述沿翻边工件之间的间距为0.5-1.2cm。进一步的,所述沿翻边工件的外侧设置有依附边,所述依附边的下表面与所述导向工件导向贴合。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沿翻边工件的正下方,所述连接件用于所述沿翻边工件与所述行走机构连接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用于解决翻边开裂的翻边结构,采用沿翻边工件在修边工序件水平移动对翻边产品拉伸,并在沿翻边工件中沿翻边面上设置有加强凸块,加强凸块中R弧倒角对翻边产品翻边拐角处加压,使翻边产品拉伸并在翻边产品的翻边拐角处加压形成加强槽,再使翻边产品的翻边拐角处对应凹痕进行翻边,以此在翻边产品厚度适合情况下增加翻边产品翻边拐角的强度,从而解决翻边开裂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修边工序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沿翻边工件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沿翻边工件背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修边工序件;11、沿修边线;12、加强线槽;13、凹槽;14、导向工件;2、沿翻边工件;21、依附边;22、沿翻边面;23、加强凸块;24、R弧倒角;3、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用于解决翻边开裂的翻边结构,包括修边工序件1、沿翻边工件2、连接件3和用于移动沿翻边工件2的行走机构,修边工序件1的内部设置有沿修边线11和导向工件14,沿修边线11与导向工件14之间形成凹槽13,行走机构驱动翻边工件2在凹槽13中水平左右往复移动;沿修边线11为“平面状”或“弯折曲面状”;沿修边线11的中部开设有与沿修边线11边缘线平行的加强线槽12;沿翻边工件2的外侧设置有沿翻边面22,沿翻边面22的形状与沿修边线11相适配;沿翻边面22的表面对应沿修边线11的拐角处设置有加强凸块23,沿翻边工件2移动时加强凸块23在加强线槽12的内部水平移动;加强凸块23的四周边缘处均设置为R弧倒角24,加强凸块23的端部与连接部通过R弧倒角24圆滑过渡。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使翻边产品的翻边拐角处对应凹痕进行翻边,从而使翻边产品在标准厚度的条件下增加了产品强度,避免了翻边产品翻边时出现开裂现象。当用于解决翻边开裂的翻边结构进行工作时,先将翻边产品竖立放入到凹槽13内,使翻边产品中翻边位置对与应沿修边线11边缘线平行的加强线槽12,然后,通过行走机构驱动沿翻边工件2在凹槽13内水平移动,此时,沿翻边工件2中沿翻边面22的表面设置的加强凸块23挤压翻边产品并沿着加强线槽12水平移动,此时,加强凸块23的端部与连接部通过R弧倒角24对翻边产品进行圆滑过渡,以此,使沿翻边工件2压至到凹槽13的端点,此时,使翻边产品拉伸并在翻边产品的翻边拐角处加压形成加强槽,以此在翻边产品厚度适合情况下增加翻边产品翻边拐角的强度,从而解决翻边开裂的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沿修边线11与沿翻边面22为抛光面,在翻边产品拉伸的过程中从而避免拉伸面出现毛刺的现象。进一步的,沿翻边工件2的上下两端的厚度大于中端的厚度,使沿翻边工件2的上下两端两端的强度增强。进一步的,修边工序件1与沿翻边工件2相隔离,且修边工序件1与沿翻边工件2之间的间距为0.5-1.2cm,以方便不同厚度的翻边产品使用。进一步的,沿翻边工件2的外侧设置有依附边21,依附边21的下表面与导向工件14导向贴合,从而达到导向作用。进一步的,连接件3连接在沿翻边工件2的正下方,连接件3用于沿翻边工件2与行走机构连接固定。本技术的用于解决翻边开裂的翻边结构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当用于解决翻边开裂的翻边结构进行工作时,先将翻边产品竖立放入到凹槽13内,使翻边产品中翻边位置对与应沿修边线11边缘线平行的加强线槽12,然后,在通过行走机构驱动沿翻边工件2在凹槽13内水平移动,此时,沿翻边工件2中沿翻边面22的表面设置的加强凸块23挤压翻边产品并沿着加强线槽12水平移动,此时,加强凸块23的端部与连接部通过R弧倒角24对翻边产品进行圆滑过渡,以此,使沿翻边工件2压至到凹槽13的端点,此时,使翻边产品拉伸并在翻边产品的翻边拐角处加压形成加强槽,以此在翻边产品厚度适合情况下增加翻边产品翻边拐角的强度,从而解决翻边开裂的技术问题。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解决翻边开裂的翻边结构,包括修边工序件、沿翻边工件、连接件和用于移动沿翻边工件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n所述修边工序件的内部设置有沿修边线和导向工件,所述沿修边线与导向工件之间形成凹槽,所述行走机构驱动所述翻边工件在所述凹槽中水平左右往复移动;/n所述沿修边线为“平面状”或“弯折曲面状”;/n所述沿修边线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沿修边线边缘线平行的加强线槽;/n所述沿翻边工件的外侧设置有沿翻边面,所述沿翻边面的形状与沿修边线相适配;/n所述沿翻边面的表面对应所述沿修边线的拐角处设置有加强凸块,所述沿翻边工件移动时所述加强凸块在所述加强线槽的内部水平移动;/n所述加强凸块的四周边缘处均设置为R弧倒角,所述加强凸块的端部与连接部通过所述R弧倒角圆滑过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解决翻边开裂的翻边结构,包括修边工序件、沿翻边工件、连接件和用于移动沿翻边工件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修边工序件的内部设置有沿修边线和导向工件,所述沿修边线与导向工件之间形成凹槽,所述行走机构驱动所述翻边工件在所述凹槽中水平左右往复移动;
所述沿修边线为“平面状”或“弯折曲面状”;
所述沿修边线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沿修边线边缘线平行的加强线槽;
所述沿翻边工件的外侧设置有沿翻边面,所述沿翻边面的形状与沿修边线相适配;
所述沿翻边面的表面对应所述沿修边线的拐角处设置有加强凸块,所述沿翻边工件移动时所述加强凸块在所述加强线槽的内部水平移动;
所述加强凸块的四周边缘处均设置为R弧倒角,所述加强凸块的端部与连接部通过所述R弧倒角圆滑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纪强束婷琦唐健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通力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