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送模中的钣件转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413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送模中的钣件转动结构,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传送杆,在传送杆的端部具有用于运送钣件的抓取部件,所述两条传送杆的传动方向一致,并且通过所述抓取部件带动钣件转动,在所述传送杆的传动方向的下游对应于钣件的区域固定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部距离钣件的初始放置位置的距离小于至少一条传送杆的运动行程。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传送模中的钣件固定结构,在钣件传送过程就可以轻松实现对钣件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钣件上带角度的孔的生产加工,而且加工过程简单化,大大缩短加工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进行钣件斜孔冲压时不需要依靠增加CAM来实现对钣件的冲孔,减少了加工成本。

A rotating structure of sheet metal parts used in die delive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tation structure of a sheet metal part used for delivering a die, which comprises two parallel transmission rods, at the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rod is provided with a grabbing part for delivering a sheet metal part, the transmission direction of the two transmission rods is the same, and the grabbing part drives the sheet metal part to rotate, and the downstream of the transmission direc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rod is fixedly arranged in the area corresponding to the sheet metal part There is a ejector rod,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op of the ejector rod and the initial position of the sheet metal part is less than the movement stroke of at least one transmission rod. By using the fixed structure of the sheet metal part used in the conveying die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sheet metal part can be easily rotated in the conveying process of the sheet metal part, so as to realize the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of the hole with angle on the sheet metal part, and the processing process is simplified, the processing cycle is greatly shortened,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When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oblique hole stamping of sheet metal parts, it does not need to increase cam to realize punching of sheet metal parts, thus reducing the processing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送模中的钣件转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钣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送模中的钣件转动结构。
技术介绍
传送模也可以称为多工位的冲压模,它是在原有的单工位冲压模的基础上加入自动传送系统,使得原先依靠人工传送的方式得到改善。常见的传送方式分为以下三种:夹钳传送;托盘传送;吸盘传送。在进行钣件加工过程,经常需要对钣件进行冲孔操作,对于简单的垂直于钣件的冲孔只需通过冲头简单冲压即可实现,而对于与钣件的平面形成一定角度的孔的冲压,利用现有的传送模不容易实现对钣件的旋转,或是需要额外的添加CAM(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制造)结构来完成对钣件的冲孔或者使用带机械臂的吸盘来实现转角度后的冲孔,但是这些都会额外的增加加工成本,同时由于将加工过程复杂化,也导致了加工周期的延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传送模中的钣件固定结构,其能够在钣件传送过程实现对钣件旋转一定角度从而实现对钣件上的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孔的冲压。本技术的用于送模中的钣件转动结构,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传送杆,在传送杆的端部具有用于运送钣件的抓取部件,所述两条传送杆的传动方向一致,并且通过所述抓取部件带动钣件转动,在所述传送杆的传动方向的下游对应于钣件的区域固定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部距离钣件的初始放置位置的距离小于至少一条传送杆的运动行程。进一步的,所述顶杆设置于靠近一侧传送杆的位置。更进一步的,所述两条传送杆的传动行程相等。更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杆的传动方向为沿着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从上到下。更进一步的,所述抓取部件为能够与钣件的两个端部卡接的载物平台。更进一步的,所述抓取部件为托盘。本技术的用于送模中的钣件转动结构的两条传送杆的传动行程还可以不相等。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杆的传动方向为沿着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从下到上或是沿着水平方向移动。更进一步的,所述抓取部件为夹爪。更进一步的,本技术的用于送模中的钣件转动结构还包括与钣件中部位置连接的钣件定位机构。利用本技术的用于传送模中的钣件固定结构,不需要复杂的机械或是额外添加CAM即实现对钣件表面进行斜冲孔。利用本技术的用于传送模中的钣件固定结构,在钣件传送过程就可以实现对钣件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钣件上带角度的孔的生产加工,而且加工过程简单化,大大缩短加工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减少了加工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钣件在初始位置时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较实施例一的钣件在顶杆作用下旋转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钣件在初始位置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和2,作为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用于送模中的钣件转动结构包括两条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的左传送杆11和右传送杆12,左传送杆11和右传送杆12受同一驱动装置驱动同步向下运动,左传送杆11和右传送杆12的传动行程相等。在传送杆的下端部设置有托盘2,在待冲孔的钣件下方靠近右传送杆12一侧设置有顶杆3。顶杆3的顶部距离钣件的初始位置的距离小于左传送杆还11或右传送杆12的运动行程,因而顶杆3才能够发挥限制钣件继续向下运动的效果。顶杆3的设置位置不限定于右传送杆12一侧,其也可以设置为靠近左传送杆一侧或是钣件下方的任意位置。本实施例的钣件转动结构在传送钣件过程中,将待冲孔钣件的两端分别放置于左传送杆11和右传送杆12下端的托盘2上,左传送杆11和右传送杆12向下运动至钣件与顶杆3接触,因而距离顶杆3更近的托盘2上的钣件端部将会被顶杆撬起并抬高,而钣件两侧的托盘2仍在继续向下运动,托盘1一侧的钣件的端部继续向下运动,因而,钣件以顶杆3的顶部为轴点进行旋转。实施例二:如图3,作为本技术的又一较佳实施例,其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左传送杆11和右传送杆12的传动方向为沿着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从下向上运动,用于放置钣件端部的托盘2由夹抓替换,左传送杆11和右传送杆12的行程不相等,顶杆3设置于钣件上方靠近右传送杆12的位置,右传送杆12的运动行程与钣件的初始位置距离顶杆3的顶部的距离相等。同样的顶杆3的设置位置不限定于右传送杆12一侧,其也可以设置为靠近左传送杆11一侧或是钣件上方的任意位置,与此相应的,靠近顶杆3一侧的传送杆的运动行程小于另一侧传送杆的运动行程。本实施例的钣件转动结构在传送钣件过程中,将待冲孔钣件的两端分别夹持于左传送杆11和右传送杆12下端的夹抓2上,左传送杆11和右传送杆12向上运动至钣件与顶杆3接触,因而距离顶杆3更近的托盘2上的钣件端部将会被顶杆顶住,而钣件另一侧的夹抓2仍在继续向上运动,因而,钣件以顶杆3的顶部为轴点进行旋转。作为实施例二的变型结构,传送杆的运动方向还可以为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顶杆3的位置也相应做出改变,以使得钣件围绕顶杆3的顶部旋转。作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优选方案,在靠近钣件中部位置的侧面还设置有钣件定位机构4,从而在钣件旋转时起到定位效果,防止钣件偏离。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送模中的钣件转动结构,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传送杆,在传送杆的端部具有用于运送钣件的抓取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传送杆的传动方向一致,并且通过所述抓取部件带动钣件转动,在所述传送杆的传动方向的下游对应于钣件的区域固定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部距离钣件的初始放置位置的距离小于至少一条传送杆的运动行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送模中的钣件转动结构,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传送杆,在传送杆的端部具有用于运送钣件的抓取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传送杆的传动方向一致,并且通过所述抓取部件带动钣件转动,在所述传送杆的传动方向的下游对应于钣件的区域固定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部距离钣件的初始放置位置的距离小于至少一条传送杆的运动行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送模中的钣件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设置于靠近一侧传送杆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送模中的钣件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传送杆的传动行程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送模中的钣件位置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杆的传动方向为沿着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从上到下。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婷琦唐健华沈纪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通力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