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的导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235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移式配合且工作稳定、结构紧凑的可调节的导卫,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供轧件通过的引导通路,箱体内还对称设置有两导辊臂,各导辊臂在其后端设有导辊,两导辊的回转中心平行且与轧件引导通路方向垂直,两导辊臂与箱体构成同步滑动配合,滑动的方向与轧件引导通路方向呈夹角式布置,导辊臂与箱体之间还设置有调节导辊臂在箱体上滑动位置并能锁定位置的调整结构。上述方案中,两导辊臂与箱体构成同步滑动配合,改变两导辊之间的距离,取消了传统的导辊臂支点轴,因此也不需要再设置轴的冷却装置,结构简单,工作稳定。

Adjustable guide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n adjustable guide rail with sliding type coordination, stable operation and compact structure, including a box body, wherein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path for the rolling piece to pass through, the box body is also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two guide roller arms, each guide roller arm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roller at the rear end, the rotation center of the two guide rollers is parallel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guide path of the rolling piece, and the two guide roller arms and the box The body forms a synchronous sliding fit, the sliding direction is arranged in an angle with the direction of the guiding path of the rolling piece, and an adjusting structur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guide roller arm and the box body to adjust the sliding position of the guide roller arm on the box body and lock the position. In the above scheme, the two guide roller arms form a synchronous sliding fit with the box body, chang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guide rollers, and cancel the traditional pivot axis of the guide roller arm, so there is no need to set a cooling device for the shaft, which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stable in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的导卫
本技术属于轧机导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的导卫。
技术介绍
导卫就是指在型钢轧制过程中,安装在轧辊孔型前后帮助轧件按既定的方向和状态准确、稳定地进入和导出轧辊孔型的装置。现有的导卫结构如下:箱体内通过导辊臂支点轴对称铰接有两导辊臂,位于导辊臂支点轴上的导辊臂一端均设有导辊,另一端设有调整螺钉并与位于两者间的调整凸轮构成调节导辊间距的调整结构。实际操作时,依靠导辊臂一端的两导辊夹紧轧件以达到控制引导轧件行进方向的目。导卫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轧件是高温的红钢,导辊臂支点轴长期处于高温的环境中,一定需要设置冷却管进行冷却,但是对轴进行冷却很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移式配合且工作稳定、结构紧凑的可调节的导卫。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节的导卫,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供轧件通过的引导通路,箱体内还对称设置有两导辊臂,各导辊臂在其后端设有导辊,两导辊的回转中心平行且与轧件引导通路方向垂直,两导辊臂与箱体构成同步滑动配合,滑动的方向与轧件引导通路方向呈夹角式布置,导辊臂与箱体之间还设置有调节导辊臂在箱体上滑动位置并能锁定位置的调整结构。上述方案中,两导辊臂与箱体构成同步滑动配合,改变两导辊之间的距离,取消了传统的导辊臂支点轴,因此也不需要再设置轴的冷却装置,结构简单,工作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去掉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去掉导辊臂和导辊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论述。为便于说明,文本中的前端与后端分别对应于可调节的导卫的轧件进口端和出口端。一种可调节的导卫,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内设置有供轧件通过的引导通路,箱体10内还对称设置有两导辊臂20,各导辊臂20在其后端设有导辊30,两导辊30的回转中心平行且与轧件引导通路方向垂直,两导辊臂20与箱体10构成同步滑动配合,滑动的方向与轧件引导通路方向呈夹角式布置,导辊臂20与箱体10之间还设置有调节导辊臂20在箱体10上滑动位置并能锁定位置的调整结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调整导辊30之间的间距时,调整结构驱动两导辊臂20在箱体10上同步滑动,由于滑动的方向与轧件引导通路方向呈夹角式布置,也就是说在滑动的过程中,两导辊30是左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动作,待移动到合适的位置,调整结构将导辊臂20在箱体10的相对位置锁定。上述方案中,取消了传统导卫中导辊臂支点轴的设置,也不需要在设置对轴冷却的冷却装置,架构简单,工作稳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箱体10的底板上对称设置有斜滑槽11,导辊臂20下端面上设置有斜凸条21,斜滑槽11与斜凸条21相互滑动驱动两导辊臂20作相互靠近或远离动作。当箱体10设置的是斜滑槽时,导辊臂20下端面上就设置斜凸条,当箱体10设置的是斜凸条时,导辊臂20下端面上就设置斜滑槽,只要能够实现相对滑动即可。进一步的,两侧斜滑槽11之间的距离为前大后小,两侧斜凸条21之间的距离也为前大后小布置。所述调整结构包括丝杆螺母机构,调整结构的螺母部41呈滑块状,滑块的左右两侧的翼板411分别卡置在左、右导辊臂20上端面设置的卡槽22内构成前后方向的限位、左右方向滑动配合,卡槽22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布置。当滑块受到外力在前后方移动时,由于卡槽22槽壁的限位,带动与卡槽22连为一体的导辊臂20一起在前后方向移动,由于导辊臂20下方与箱体10斜向滑动配合,所以滑块的左右两侧的翼板411还要沿着卡槽22的槽长方向移动。优选的丝杆部42包括一螺杆,螺杆的螺纹段421与螺母部41滑块内部开设的螺纹孔构成螺纹配合,螺杆的另一端的光滑杆身段穿过箱体10顶板上设置的连接板43,连接板43外的螺杆端部设置有六角头422。丝杆部42由于受到连接板43的限位不能做杆长方向的移动,只能周向转动,带动螺母部41滑块在前后方向移动。对应的,每个导辊臂20上设置有两个导辊30,且左右导辊臂20的导辊30位置对应。这样单点同步调节四个导辊30的距离,操作简单,调节精度高。为了进一步增加对轧件导向、护卫的稳定性,箱体10的前端还连接有稳定辊单元70,稳定辊单元70的稳定辊71回转轴与导辊30的回转轴垂直布置。当箱体10如图一样卧式放置时,导辊30的辊芯位于铅垂方向,稳定辊71的辊芯位于水平方向;当箱体10立式放置时,导辊30的辊芯位于水平方向,稳定辊71的辊芯位于铅垂方向,置于如何放置,还要按现场具体情况来确定。由于轧件是高温红钢,所以整个导卫一直都是处于高温环境下,需要连接冷却水对导卫进行冷却,导辊30的回转轴上连接有第一管接头51,导辊臂20上连接有第二管接头52。箱体10由上、下箱体构成,上、下箱体均设置有斜滑槽11,且上箱体上开设有用于容纳调整结构的凹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导卫,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内设置有供轧件通过的引导通路,箱体(10)内还对称设置有两导辊臂(20),各导辊臂(20)在其后端设有导辊(30),两导辊(30)的回转中心平行且与轧件引导通路方向垂直,其特征在于:两导辊臂(20)与箱体(10)构成同步滑动配合,滑动的方向与轧件引导通路方向呈夹角式布置,导辊臂(20)与箱体(10)之间还设置有调节导辊臂(20)在箱体(10)上滑动位置并能锁定位置的调整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导卫,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内设置有供轧件通过的引导通路,箱体(10)内还对称设置有两导辊臂(20),各导辊臂(20)在其后端设有导辊(30),两导辊(30)的回转中心平行且与轧件引导通路方向垂直,其特征在于:两导辊臂(20)与箱体(10)构成同步滑动配合,滑动的方向与轧件引导通路方向呈夹角式布置,导辊臂(20)与箱体(10)之间还设置有调节导辊臂(20)在箱体(10)上滑动位置并能锁定位置的调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导卫,其特征在于:箱体(10)的底板上对称设置有斜滑槽(11),导辊臂(20)下端面上设置有斜凸条(21),斜滑槽(11)与斜凸条(21)相互滑动驱动两导辊臂(20)作相互靠近或远离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的导卫,其特征在于:两侧斜滑槽(11)之间的距离为前大后小,两侧斜凸条(21)之间的距离也为前大后小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导卫,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结构包括丝杆螺母机构,调整结构的螺母部(41)呈滑块状,滑块的左右两侧的翼板(411)分别卡置在左、右导辊臂(20)上端面设置的卡槽(2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霆李运强申晓庆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百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