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调节的导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235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导辊之间的距离且工作稳定的方便调节的导卫,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供轧件通过的引导通路,箱体内通过导辊臂支点轴对称铰接有两导辊臂,各导辊臂在其后端设有导辊,导辊轴线与导辊臂支点轴轴线平行,箱体与导辊臂之间设有调节两导辊臂绕导辊臂支点轴同步反向等角摆动的调整机构,调整机构包括螺母滑块,螺母滑块上有螺母孔与调节丝杆配合构成丝杆螺母机构,调节丝杆轴向限位、周向转动的设置箱体,调节丝杆的轴向与引导通路方向一致,螺母滑块与导辊臂接触配合。上述方案中,通过一个调整机构即可单点对两导辊臂同步调节,保证了调节的精确性,结构简单,工作稳定。

Easy to adjust Guide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guide and guard which can adjust the distance between guide rollers and work stably, including a box body.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path for rolling pieces to pass through. The box body is symmetrically hinged with two guide roller arms through the pivot of the guide roller arm. Each guide roller arm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roller at the rear end. The axis of the guide roller is parallel to the pivot axis of the guide roller arm, and the box body and the guide roller are connected An adjus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roller arms to adjust the synchronous reverse equal angle swing of the two guide roller arms around the pivot axis of the guide roller arms. The adjust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nut slider. The nut slider has a nut hole which is matched with the adjusting screw rod to form a screw rod nut mechanism. The setting box for adjusting the axial limit and circumferential rotation of the screw rod is provided.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adjusting screw rod is consistent with the direction of the guide passage. The nut slider and the guide roller arm are in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All right. In the above scheme, the two guide roller arms can be adjusted synchronously by one adjustment mechanism, which ensures the accuracy of adjustment, simple structure and stabl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便调节的导卫
本技术涉及轧机辅助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便调节的导卫,属于耗材。
技术介绍
导卫就是指在型钢轧制过程中,安装在轧辊孔型前后帮助轧件按既定的方向和状态准确、稳定地进入和导出轧辊孔型的辅助装置。现有的导卫结构如下:箱体内通过导辊臂支点轴对称铰接有两导辊臂,位于导辊臂支点轴上的导辊臂一端均设有导辊,另一端设有调整螺钉并与位于两者间的调整凸轮构成调节导辊间距的调整机构。实际操作时,依靠导辊臂一端的两导辊夹紧轧件以达到控制引导轧件行进方向的目的;考虑到在加工中,由于轧件高速通过导卫,往往易于使其导辊臂承受极大外力作用,长时间工作必然导致导辊臂受力变形,最终致使两夹持导辊间距产生变化而影响最终轧制成品质量,因此,通过转动调节凸轮,依靠调节凸轮两端面母线长度的渐变式变化来达到推动调整螺钉,并最终通过导辊臂支点轴的作用达到调节两导辊间距的作用。上述调整机构固然简便易行,应用也极其广泛,然而,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视,最大问题即在于调整凸轮与调整螺钉的配合面为光滑面配合,而调整凸轮本身无任何限位固定部以保证其位置的恒定性,当该调整机构应用于实际加工场合时,由于导卫的高频震动,调整凸轮本身又无自锁性能,最终致使调整凸轮受震动而产生转动,而导卫的导辊间距又必须依靠调整凸轮与调整螺钉的精确配合方能准确定位,调整凸轮的上述不稳定性也就严重影响了导卫的正常工作,致使其工作可靠性较低,不但容易引发批量质量事故,同时也极易导致导辊臂发生频繁损坏,给维护人员带来极大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导辊之间的距离且工作稳定的方便调节的导卫。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便调节的导卫,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供轧件通过的引导通路,箱体内通过导辊臂支点轴对称铰接有两导辊臂,各导辊臂在其后端设有导辊,导辊轴线与导辊臂支点轴轴线平行,箱体与导辊臂之间设有调节两导辊臂绕导辊臂支点轴同步反向等角摆动的调整机构,调整机构包括螺母滑块,螺母滑块上有螺母孔与调节丝杆配合构成丝杆螺母机构,调节丝杆轴向限位、周向转动的设置箱体,调节丝杆的轴向与引导通路方向一致,螺母滑块与导辊臂接触配合。上述方案中,通过一个调整机构即可单点对两导辊臂同步调节,保证了调节的精确性,结构简单,工作稳定。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图1去掉盖板后的立体图;图3为图2去掉箱体后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5为箱体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部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论述。为便于说明,文本中的前端与后端分别对应于进口导卫的轧件进口端和出口端。一种方便调节的导卫,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内设置有供轧件通过的引导通路,箱体10内通过导辊臂支点轴20对称铰接有两导辊臂30,各导辊臂30在其后端设有导辊40,导辊40轴线与导辊臂支点轴20轴线平行,箱体10与导辊臂30之间设有调节两导辊臂30绕导辊臂支点轴20同步反向等角摆动的调整机构,调整机构包括螺母滑块51,螺母滑块51上有螺母孔与调节丝杆52配合构成丝杆螺母机构,调节丝杆52轴向限位、周向转动的设置箱体10,调节丝杆52的轴向与引导通路方向一致,螺母滑块51与导辊臂30接触配合。进一步的,箱体10的上箱体11有限位部与螺母滑块51配合,两者构成的限位配合为螺母滑块51沿自身螺纹孔芯方向移动、限制绕自身螺纹孔芯转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一,箱体10的上箱体11开设有T形孔111,T形块状的螺母滑块51位于T形孔111,T形孔111的腹孔段与引导通路方向一致且翼孔段靠近箱体10的前箱体前端一侧布置,螺母滑块51上位于箱体10的前箱体前端一侧设置螺母孔,螺母滑块51的翼杆两端与导辊臂30滑移式配合。T形孔111的腹孔段对螺母滑块51的移动起到了导向的目的,螺母滑块51的翼杆自T形孔111翼孔段下伸与导辊臂30构成滑动配合。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二,箱体10的上箱体11开设有T形孔111,T形孔111的腹孔段与引导通路方向一致且翼孔段靠近箱体10的前端一侧布置,T形孔111的腹孔段为盲孔、翼孔段为通孔,T形块状的螺母滑块51位于T形孔111,螺母滑块51上位于箱体10的前端一侧设置螺母孔,螺母滑块51的翼杆两端与导辊臂30滑移式配合。即T形孔111的腹孔段为盲孔,而不是贯通的通孔,这样盲孔的底板还能够对螺母滑块51腹杆起到托撑的作用,进一步保证了螺母滑块51运行的稳定性。两个导辊臂30上对称设置有台阶构成滑槽31,滑槽31的阶面为前宽后窄的斜面,螺母滑块51的翼杆两端面为楔面,楔面与滑槽31的阶面抵靠,楔面为光滑曲面且楔面平行于导辊臂支点轴20轴线。螺母滑块51向前端移动时,导辊臂30绕导辊臂支点轴20转动,两导辊40的间距变大;螺母滑块51向后端移动时,导辊臂30绕导辊臂支点轴20转动,两导辊40的间距变小;楔面的设置使得滑槽31与楔面之间的滑动更加顺畅,这里在导辊臂30上设置台阶构成滑槽31的好处是,在阶面与楔面构成滑动配合驱动导辊臂30转动的同时,台面又能对螺母滑块51的翼杆进行托撑,进一步增加螺母滑块51运行的稳定性。所述的上箱体11的限位部为阶梯轴孔112,调节丝杆52的杆身上设置有阶梯轴521,阶梯轴521与阶梯轴孔112构成轴向限位、周向转动配合,箱体10外侧的调节丝杆52端部设置有六角头522,六角头522与箱体10之间的杆身上套设有锁紧螺母523。由于阶梯轴孔112的限位,调节丝杆52只能做周线转动,而轴向不能移动,因此才能驱动与之螺纹配合的螺母滑块51在轴向方向移动,因而驱动导辊臂30绕导辊臂支点轴20摆动;当调整完毕之后,锁紧螺母523锁紧调节丝杆52与箱体10之间的相对位置,此时调节丝杆52不仅不能做轴向的移动,连周向也不能够转动了,实现了锁紧的目的,进而保证了导卫工作的稳定性。更进一步的,为提高导辊40对于轧件的夹持力,保证其可靠有效工作,导辊臂支点轴20与导辊40之间的导辊臂30上连接有复位弹簧32,复位弹簧32的另一端与轧件引导通路内设置的引导板80固接,复位弹簧32提供弹力驱使导辊臂30绕着导辊臂支点轴20朝向两导辊40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导辊40的回转轴上连接有第一管接头61,油脂或油气自第一管接头61进入用于润滑导辊40的回转轴的轴承;由于轧件是高温红钢,所以整个导卫一直都是处于高温环境下,需要连接冷却水对导卫进行冷却,因此在导辊臂30上连接有第二管接头62。为了防止外物进入箱体10内,箱体10的顶板上方设置有盖板70。此外,盖板70还能够防止调整机构不会掉出来,调整机构易于装拆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调节的导卫,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内设置有供轧件通过的引导通路,箱体(10)内通过导辊臂支点轴(20)对称铰接有两导辊臂(30),各导辊臂(30)在其后端设有导辊(40),导辊(40)轴线与导辊臂支点轴(20)轴线平行,其特征在于:箱体(10)与导辊臂(30)之间设有调节两导辊臂(30)绕导辊臂支点轴(20)同步反向等角摆动的调整机构,调整机构包括螺母滑块(51),螺母滑块(51)上有螺母孔与调节丝杆(52)配合构成丝杆螺母机构,调节丝杆(52)轴向限位、周向转动的设置箱体(10),调节丝杆(52)的轴向与引导通路方向一致,螺母滑块(51)与导辊臂(30)接触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调节的导卫,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内设置有供轧件通过的引导通路,箱体(10)内通过导辊臂支点轴(20)对称铰接有两导辊臂(30),各导辊臂(30)在其后端设有导辊(40),导辊(40)轴线与导辊臂支点轴(20)轴线平行,其特征在于:箱体(10)与导辊臂(30)之间设有调节两导辊臂(30)绕导辊臂支点轴(20)同步反向等角摆动的调整机构,调整机构包括螺母滑块(51),螺母滑块(51)上有螺母孔与调节丝杆(52)配合构成丝杆螺母机构,调节丝杆(52)轴向限位、周向转动的设置箱体(10),调节丝杆(52)的轴向与引导通路方向一致,螺母滑块(51)与导辊臂(30)接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调节的导卫,其特征在于:箱体(10)的上箱体(11)有限位部与螺母滑块(51)配合,两者构成的限位配合为螺母滑块(51)沿自身螺纹孔芯方向移动、限制绕自身螺纹孔芯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便调节的导卫,其特征在于:箱体(10)的上箱体(11)开设有T形孔(111),T形块状的螺母滑块(51)位于T形孔(111),T形孔(111)的腹孔段与引导通路方向一致且翼孔段靠近箱体(10)的前端一侧布置,螺母滑块(51)上位于箱体(10)的前端一侧设置螺母孔,螺母滑块(51)的翼杆两端与导辊臂(30)滑移式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便调节的导卫,其特征在于:箱体(10)的上箱体(11)开设有T形孔(111),T形孔(111)的腹孔段与引导通路方向一致且翼孔段靠近箱体(10)的前端一侧布置,T形孔(111)的腹孔段为盲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霆李运强申晓庆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百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