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222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止回阀,其主要技术特征是由主阀和控制主阀膜腔压力的控制止回阀以及空心连通管构成。主阀阀瓣位于阀座出口侧与膜片同轴联动,并由流体压力自动启闭,在止回过程中膜腔的压力缓慢增加,防止水锤产生,从而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启闭灵活、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等优点,十分适用于安装在输水管道中控制水流单向流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止回阀。本技术适用于输水管线中控制水流单向输送。国内生产使用的止回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升降式,另一种是旋启式,这两种止回阀制造成本较低,应用范围广,其不足之处是关闭时需要较大的逆向压力,使用时间较长时,阀瓣及其转轴会积垢生锈,使阀瓣开启不灵活,不能回位或关闭不严,起不到止回密封作用,工作不可靠,且在关闭时产生的水锤对阀瓣有较大的冲击力,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启闭灵活,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的止回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一个主阀和一个控制主阀启闭的止回阀组成,主阀的阀瓣位于阀座出口侧,并于膜片同轴安装,形成联动,膜片压装在阀座和阀盖之间,与阀盖构成一个膜腔,阀体进口与控制止回阀进口连通,出口与膜腔连通,控制止回阀出口与膜腔连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用小口径止回阀控制大口径的管道流体,阀瓣的启闭完全由流体介质自动控制,启闭灵活;在止回过程中膜腔的压力缓慢增加,防止了锤的产生,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在膜片破损的情况下同样具有止回作用,工作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主阀结构剖视图。现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图1所示的止回阀由主阀、控制止回阀13、针阀15、节流管14、球阀16和空心连通管构成,控制止回阀13的进出口分别由空心管与主阀进口和膜腔连通,在控制止回阀13进口与主阀进口的连通空心管上装有一只针阀15。主阀出口与膜腔由空心管连通,在两者之间的空心管上串联装着节流管14和球阀16。空心管通径为4毫米。图2所示的主阀由阀体7、阀座1、阀瓣8、阀盖1、膜片6、膜片压板3、弹簧2以及安装件和密封件组成,阀瓣8、膜片6、膜片压板3、弹簧2同轴装在轴12上,阀瓣8位于阀座11出口侧,与阀座11形成常闭结构,在阀座出口侧装有密封圈9。膜片6中部压在阀瓣8和膜片压板3之间,四周压装在阀体7与阀盖1之间,阀体7与阀盖1由螺检4和螺母5紧固。权利要求1.一种止回阀,其特征是有一个主阀和一个控制主阀膜腔压力的控制止回阀(13)构成,主阀的阀瓣(8)位于阀座(11)出口侧和膜片(6)同时固定在轴(12)上,膜片(6)四周压装在阀座(7)和阀盖(1)之间,与阀盖(1)构成膜腔,阀体(7)进口与控制止回阀(13)进口连通,出口与膜腔连通,控制止回阀(13)出口与膜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是所述阀体(7)的出口与膜腔之间由空心管连通,空心管中间装有节流管(14)。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止回阀,其主要技术特征是由主阀和控制主阀膜腔压力的控制止回阀以及空心连通管构成。主阀阀瓣位于阀座出口侧与膜片同轴联动,并由流体压力自动启闭,在止回过程中膜腔的压力缓慢增加,防止水锤产生,从而使本技术具有启闭灵活、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等优点,十分适用于安装在输水管道中控制水流单向流动。文档编号F16K15/00GK2346997SQ9821490公开日1999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28日专利技术者赵林春 申请人:永嘉县锅炉成套阀门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止回阀,其特征是有一个主阀和一个控制主阀膜腔压力的控制止回阀(13)构成,主阀的阀瓣(8)位于阀座(11)出口侧和膜片(6)同时固定在轴(12)上,膜片(6)四周压装在阀座(7)和阀盖(1)之间,与阀盖(1)构成膜腔,阀体(7)进口与控制止回阀(13)进口连通,出口与膜腔连通,控制止回阀(13)出口与膜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林春
申请(专利权)人:永嘉县锅炉成套阀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