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尾翼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62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尾翼结构及汽车。其中汽车尾翼结构包括尾翼内板和尾翼外板,所述尾翼内板的朝向行李舱盖的板面上设有若干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行李舱盖上的卡槽配合,所述卡扣周围设有一圈防水密封垫;所述尾翼内板上设有塑料螺母,所述尾翼外板上安装有与所述塑料螺母配合的螺钉,所述尾翼外板和尾翼内板通过螺钉和塑料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塑料螺母的周围设有一圈围板,所述围板和塑料螺母之间形成防水槽道,所述防水槽道内设有防水密封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水渗入车身,防止水腐蚀车身或损坏车内电子器件。

A kind of automobile tail structure and automobi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in particular to an automobile tail structure and an automobile. The automobile tail structure includes an inner tail plate and an outer tail plate. The inner tail plate faces the luggage compartment cover and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snaps. The snaps are matched with the slots on the luggage compartment cover, and a circle of waterproof sealing gasket is arranged around the snaps. The inner tail plate is provided with plastic nuts, and the outer tail plate is equipped with screws matched with the plastic nuts The outer plate of the tail and the inner plate of the tail are fixedly connected by screws and plastic nuts; a circle of coaming is arranged around the plastic nuts, and a waterproof channel is formed between the coaming and the plastic nuts, and a waterproof sealing gasket is arranged in the waterproof channel.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event water from permeating into the vehicle body, prevent water from corroding the vehicle body or damaging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in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尾翼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尾翼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尾翼通常安装在汽车行李舱盖上,属于汽车空气动力套件中的一部分。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会遇到空气阻力,围绕汽车重心同时产生纵向、侧向和垂直上升的三个方向的空气动力量,其中汽车尾部会受到空气阻力形成的升力,汽车尾翼使空气对汽车产生第四种作用力,即产生较大的对地面的附着力,抵消一部分升力,有效控制汽车上浮,使风阻系数相应减小,从而提高行驶的稳定性能并降低能耗。同时也使汽车的外形更加美观,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但是汽车加装尾翼后容易渗水,造成车身钣金生锈,甚至致使内部的电子器件损坏。特别是一些由于造型和空间的原因而不能安装防水卡扣的汽车尾翼,更容易发生漏水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尾翼结构及汽车,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尾翼结构,设置在汽车行李舱盖上,包括尾翼内板和尾翼外板,所述尾翼内板的朝向行李舱盖的板面上设有若干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行李舱盖上的卡槽配合,所述卡扣周围设有一圈防水密封垫;所述尾翼内板上设有塑料螺母,所述尾翼外板上安装有与所述塑料螺母配合的螺钉,所述尾翼外板和尾翼内板通过螺钉和塑料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塑料螺母的周围设有一圈围板,所述围板和塑料螺母之间形成防水槽道,所述防水槽道内设有防水密封垫。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尾翼内板上设有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设置在所述尾翼内板与所述行李舱盖的最小缝隙处,所述凹陷结构朝向所述尾翼外板凹陷,所述凹陷结构上设有限位基座,所述限位基座具有中空槽,所述中空槽与行李舱盖上的限位柱配合,所述中空槽和所述限位柱的接触处还设有防水密封垫。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尾翼内板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尾翼内板与所述行李舱盖的最小缝隙处,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行李舱盖上的限位槽配合,所述限位凸起和限位槽的接触处设有防水密封垫。优选地,所述防水密封垫与所述尾翼内板粘接。优选地,所述防水密封垫为泡棉密封垫。具体地,所述尾翼内板的边缘还设有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设置在所述尾翼内板和尾翼外板之间。优选地,所述尾翼内板上设有卡扣加强板,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卡扣加强板上。优选地,所述尾翼外板设有螺钉加强板,所述螺钉设置在所述螺钉加强板上。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行李舱盖,所述行李舱盖上固定连接有上述汽车尾翼结构。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卡扣周围设有防水密封垫,能够阻挡并吸收水分,避免水渗入汽车尾翼结构与行李舱盖的连接处,腐蚀车身或损坏车内电子器件。2)本技术中尾翼外板和尾翼内板采用螺钉和塑料螺母连接,其中塑料螺母能够防止锈蚀。3)本技术尾翼内板的安装塑料螺母处设有围板,围板内设置防水密封垫,当有水渗入时,防水密封垫能够吸收水分,围板能够阻挡水的流出和扩散。4)本技术的汽车尾翼结构与行李舱盖的最小缝隙处,采用在汽车尾翼结构上设置限位凸起或具有中空槽的限位基座,以实现汽车尾翼结构与行李舱盖的连接,解决了该处不能安装防水卡扣的限制,且采用防水密封垫的设计避免该处渗水。5)本技术的防水密封垫为泡棉制成,吸水性好,易干燥且抗菌防霉,能够有效防止车身进水。6)本技术的尾翼内板和尾翼外板之间还粘接有胶条,加固其连接,有效防止松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汽车尾翼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A框部分的尾翼内板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C框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图2中B框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螺钉和塑料螺母的主视图。图中:100-尾翼内板,200-尾翼外板,110-卡扣,120-防水密封垫,130-围板,140-凹陷结构,150-限位基座,151-中空槽,160-密封胶条,170-凸台,310-塑料螺母,320-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附图1-5,一种汽车尾翼结构,设置在汽车行李舱盖上,包括尾翼内板100和尾翼外板200,所述尾翼内板100的朝向行李舱盖的板面上设有若干卡扣110,所述卡扣110与所述行李舱盖上的卡槽配合,所述卡扣110周围设有一圈防水密封垫120;所述尾翼内板100上设有塑料螺母310,所述尾翼外板200上安装有与所述塑料螺母310配合的螺钉320,所述尾翼外板200和尾翼内板100通过螺钉320和塑料螺母310固定连接;所述塑料螺母310的周围设有一圈围板130,所述围板130和塑料螺母310之间形成防水槽道,所述防水槽道内设有防水密封垫120。该卡扣110可以是塑料卡扣110、金属卡扣110、防水卡扣110或是机械件连接中常用的任意一种卡扣110;或者该卡扣110为与所述汽车尾翼结构一体成型。卡扣110的与尾翼内板100连接处套设有防水密封垫120,即使有水进入汽车尾翼结构,也能够被防水密封垫120吸收,从而避免水进一步渗入车身。优选地,尾翼内板100上设有朝向尾翼外板200凸出的凸台170,塑料螺母310安装在该凸台170上,凸台170侧壁、塑料螺母310和围板130之间形成防水槽道,防水槽道中设置的防水密封垫120起到防水和吸水的作用,且水能够被围板130阻隔在防水槽道内,阻止水渗入车身。结合图5,该塑料螺母310具有基座和连接在基座底部的若干卡爪,所述若干卡爪之间形成缝隙。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尾翼内板100上设有凹陷结构140,所述凹陷结构140设置在所述尾翼内板100与所述行李舱盖的最小缝隙处,解决了该处不能安装防水卡扣110的空间限制,所述凹陷结构140朝向所述尾翼外板200凹陷,所述凹陷结构140上设有限位基座150,所述限位基座150具有中空槽151,所述中空槽151与行李舱盖上的限位柱配合,所述中空槽151和所述限位柱的接触处还设有防水密封垫120。防水密封垫120可以设置在中控槽的内腔壁上和/或限位基座150的顶面上。优选地,所述限位基座150为筒状。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尾翼内板100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尾翼内板100与所述行李舱盖的最小缝隙处,解决了该处不能安装防水卡扣110的空间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尾翼结构,设置在汽车行李舱盖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尾翼内板(100)和尾翼外板(200),所述尾翼内板(100)的朝向行李舱盖的板面上设有若干卡扣(110),所述卡扣(110)与所述行李舱盖上的卡槽配合,所述卡扣(110)周围设有一圈防水密封垫(120);/n所述尾翼内板(100)上设有塑料螺母(310),所述尾翼外板(200)上安装有与所述塑料螺母(310)配合的螺钉(320),所述尾翼外板(200)和尾翼内板(100)通过所述螺钉(320)和塑料螺母(310)固定连接;/n所述塑料螺母(310)的周围设有一圈围板(130),所述围板(130)和塑料螺母(310)之间形成防水槽道,所述防水槽道内设有防水密封垫(1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尾翼结构,设置在汽车行李舱盖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尾翼内板(100)和尾翼外板(200),所述尾翼内板(100)的朝向行李舱盖的板面上设有若干卡扣(110),所述卡扣(110)与所述行李舱盖上的卡槽配合,所述卡扣(110)周围设有一圈防水密封垫(120);
所述尾翼内板(100)上设有塑料螺母(310),所述尾翼外板(200)上安装有与所述塑料螺母(310)配合的螺钉(320),所述尾翼外板(200)和尾翼内板(100)通过所述螺钉(320)和塑料螺母(310)固定连接;
所述塑料螺母(310)的周围设有一圈围板(130),所述围板(130)和塑料螺母(310)之间形成防水槽道,所述防水槽道内设有防水密封垫(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内板(100)上设有凹陷结构(140),所述凹陷结构(140)设置在所述尾翼内板(100)与所述行李舱盖的最小缝隙处,所述凹陷结构(140)朝向所述尾翼外板(200)凹陷,所述凹陷结构(140)上设有限位基座(150),所述限位基座(150)具有中空槽(151),所述中空槽(151)与行李舱盖上的限位柱配合,所述中空槽(151)和所述限位柱的接触处还设有防水密封垫(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晓桦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