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自勇专利>正文

新型组合式旋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458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外壳体内套锥面活动连接轴套,轴套内装上锥面活动连接阀芯,可自动定心并保持接触面积大,以及密封件和端盖等部件组成的新型组合式旋塞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成本低,密封好,可用于各种流体,特别适用于有毒流体,连接管直径为100~2000毫米,维护保养方便,使用寿命长,可节省大量备件费和维护费。(*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组合式旋塞阀,即由外壳和连接管组成的外壳部份、轴套和阀芯等主要部件组成的旋塞阀,它适用于各种流体管道的旋塞阀,尤其适用于大管径和腐蚀性流体管道的旋塞阀。本技术之前,世界上旋塞阀一般只用于连接管直径小于100毫米,而熔硫釜放硫阀的连接管直径大于100毫米,故采用锥面推进式阀,其主要缺点如下1、放硫阀结构复杂,铸造难度大,加工精度要求高,因而成本高;2、采用锥面压紧密封隔断流体,密封接触面积狭小,阀开启时密封表面易粘附杂物,甚致形成硬瘤状,损害了密封表面的精度,使得密封表面贴合不严,阀体处泄漏流体;3、操纵阀体的传动零件多,传动扭矩大;4、阀门损坏的原因,主要是阀芯和阀座,一旦该部件损坏就得仃产整体更换阀门,造成大量阀体浪费。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点,采用新的设计思想克服了上述问题。本技术由外壳体内套锥面活动连接轴套,轴套内装上锥面活动连接阀芯,可自动定心并保持接触面积大,最后装上密封件和端盖即组成新型组合式旋塞阀。该阀由于锥面配合,即使零部件磨损,亦可调节零件之间的间隙保持不变,密封面始终保持接触,就是阀芯或轴套损坏可很快单件更换。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设计思想上有了突破,在结构上采用一些新的措施,主要构件只有三个1、外壳体外壳体为圆筒状,左右端留有同心圆孔,以备装轴套,右端靠近筒壁处圆环上均布四个以上螺孔,圆筒两侧对称带有法兰盘的连接管,管径大小与形状同流体管道直径相匹配,一般为100~2000毫米,另两侧留有保护气体进出管孔,圆筒右端侧和左端留有放水螺孔。在圆筒里端的连接管和左端圆孔壁加工成带有120锥度并与圆筒同心的圆孔。外壳和连接管亦可分开铸造,然后焊接在一起。2、轴套铸成左端封死、右端带有法兰盘和两壁对称侧留有圆孔的圆筒状,精车内圆,内圆左端部和右端部车成同径圆,其它部份车成120锥度的同心圆,然后以内圆为基准精车外圆,外圆右端部车成同径圆,其它部份车成120锥度的同心圆,其外径要与外壳体尺寸相匹配,再铣两侧壁开口孔和钻法兰盘上4个以上光孔及两个螺孔,左端部中心钻一个螺孔。3、阀芯铸成中部带穿径孔和右端部带颈及其右端带有小方头的圆棒体,阀芯右端铣好方头,再精车阀芯颈部和带有120锥度的阀身并保持同心圆和铣开口孔,其尺寸大小要与轴套相匹配。较大尺寸旋塞阀阀芯可采用空心结构形式。该阀的材质是根据流体的性质如酸性、碱性或普通流体,确定采用耐酸或耐碱不锈钢,或普通碳素钢。生产量小时可用焊接件,生产量大时,为了降低成本应采用铸件。连接管面积由流体管截面积确定,选大了阀体尺寸大,选小了流体压力损失大,一般是1~1/5倍,连接管截面积等于或稍大于轴套开口孔截面积,轴套开口孔截面积等于或稍大于阀芯开口孔截面积。旋塞阀各部件的壁一般为8~20毫米。其它部件皆为常规件。旋塞阀各部件工作面的光洁度一般为△5~△8。假设流体管截面积为F1连接管截面积为F2轴套开口截面积为F3阀芯开口孔截面积为F4设计原则 F1=(1~5)F2F2≥F3F3≥F4外壳体左端圆孔壁上密封槽装上橡胶密封圈,右端圆孔周围亦垫上橡胶垫,把轴套装进外壳体内并保持为同心圆,用四个以上螺钉拧紧,保证锥面接触严密不漏流体,然后阀芯装进轴套里,使锥面接触良好并保持为同心圆,阀芯右端颈部和轴套之间的空位置,放上挡板和油浸石棉垫,再盖上端盖和用两个螺钉拧紧,装上指示计、管接头和其它螺钉,即组装成本技术的新型组合式旋塞阀。流体管直径大于连接管直径时连接管内外端用喇叭状。本阀由于锥面配合,即使零部件磨损,可用调节的办法使零件之间的间隙保持不变,在阀的开闭过程中,阀的内外圆锥始终保持接触,密封面亦保持接触,流体中的杂质不能粘附于阀的密封表面,保证密封良好,在阀芯或轴套损坏时,可扭开阀上螺钉抽出阀芯或轴套,很快的装上阀芯或轴套扭紧螺钉即可使用。外壳体与轴套之间的空间,根据流体的性质确定是否用保护气体,若不通保护气体亦起到二次密封的作用。本技术可应用于工作压力达12个大气压的流体管道上。下面以某厂熔硫釜放硫阀实际使用情况,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附图说明图1 外壳体的正视图附图2 外壳体的侧视图附图3 轴套的正视图附图4 轴套的A向视图附图5 轴套上开口孔的B向视图附图6 阀芯附图7 阀芯上开口孔的C向视图附图8 新型组合式旋塞阀的正视图附图9 新型组合式旋塞阀的侧视图附图1~2为外壳体图。外壳体右端面G,连接管右端至圆筒1左端带有120锥度段并保持为同心圆,圆筒左端圆孔壁上留有密封槽10,圆筒1两侧带对称连接管3上的法兰盘2,工作面光洁度一般为△5~△8,G面上钻四个螺孔6,连接管的法兰盘上钻四个以上光孔4,圆筒1的另两侧钻有保护气体进出管孔5、9,圆筒右端侧和左端钻放水螺孔7、8,以便使用厂家立装或卧装。附图3~5为轴套视图。轴套的内圆筒14,轴套内带120锥度并保持为同心圆,法兰盘右表面F,轴套外左端部至圆筒部份带有120锥度段并保持为同心圆,开口孔11,工作面光洁度一般为△5~△8;在法兰上钻两个螺孔12和四个以上的光孔13,轴套左端中心钻一个螺孔15,即为成品轴套16。附图6~7为阀芯视图。中部带穿径孔和右端部带颈及其上端带有小方头的圆棒体,阀芯右端方截面17,阀芯颈部18,阀芯身右部圆筒部份19,阀芯身带有120锥度并保持同心圆,开口孔21,即为阀芯20。工作面光洁度一般为△5~△8。其它部件皆为常规件。该阀材质为1Cr18Ni9Ti。附图8~9为新型组合式旋塞阀图。将轴套16从外壳体22右端装进外壳体22内,使外壳体和轴套具有120斜度部份稳合,保持锥面接触严密并保持同心圆,再将阀芯20从轴套16右端装进轴套16里,使轴套内部和阀芯外部具有120斜度部份稳合,保持锥面接触良好并保持同心圆,阀芯20右端颈部18和轴套16右端之间的空位置,装上挡板23和油浸石棉垫25,然后在阀芯20右端颈部18套上端盖26,外壳体22左端圆孔壁上密封槽10装上橡胶密封圈31,使外壳体22和轴套16左端密封好,外壳体22右端周围垫上橡胶垫24,使外壳体22和轴套16右端密封好,外壳体22和轴套16右端外沿用四个螺钉32拧紧,轴套16右端和端盖26用两个螺钉27拧紧,阀芯20右端装有指示计33,外壳体22左端外侧管孔5装上管接头35,右端外侧管孔9装上管接头34,外壳体22右端下部放水螺孔7装上螺钉28,左端放水螺孔8装上螺钉29,轴套16左端中心螺孔15装上螺钉30,即组装成本技术的新型组合式旋塞阀。指示计指示Ⅱ位置为关闭、Ⅰ位置为开通。本技术为锥面配合,即使零部件磨损,可用调节办法保持零件之间间隙不变,在阀的开闭过程中,阀的内外圆锥始终保持接触,密封面亦保持接触,密封好,可用于各种流体,特别适用于有毒流体,工作压力达12个气压,连接管直径为100~2000毫米,维护保养方便,使用寿命长,阀芯或轴套损坏可很快单件更换,节省大量备件费和维护费。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外壳体22、阀芯20、挡板23、端盖26和油浸石棉垫25的旋塞阀,其特征在于轴套16在外壳体22内,阀芯20又在轴套16里,阀芯20右端颈部18和轴套16右端之间的空位置,有挡板23和油浸石棉垫25,在阀芯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外壳体22、阀芯20、挡板23、端盖26和油浸石棉垫25和旋塞阀,其特征在于轴套16在外壳体22内,阀芯20又在轴套16里,阀芯20右端颈部18和轴套16右端之间的空位置,有挡板23和油浸石棉垫25,在阀芯20右端颈部18的石棉垫上有端盖26,外壳体22左端圆孔壁上密封槽10里有橡胶密封圈31,外壳体22右端周围垫上橡胶垫24,外壳体22和轴套16右端外沿用四个螺钉32拧紧,轴套16右端和端盖26用两个螺钉27拧紧,阀芯20右端的指示计33,外壳体22左端外侧管孔5有管接头35,右端外侧管孔9有管接头34,外壳体22右端下部放水螺孔有螺钉28,左端放水螺孔8有螺钉29,轴套16左端中心螺孔15有螺钉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自勇
申请(专利权)人:胡自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