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仕如专利>正文

双密封旋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084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密封旋塞阀,特别适用于双密封中温旋塞阀。该旋塞阀的螺杆螺母传动副装置与阀体之间配装有延伸散热装置,阀芯旋塞与阀体呈锥形金属面密封配装,阀芯旋塞的上耳轴为柔性石墨圈轴封,螺杆螺母传动副配置有阀芯旋塞开闭的导向限位机构,阀腔与外接自动泄放装置联通。该旋塞阀的阀芯旋塞开闭无接触摩擦操作轻巧;能确保阀芯旋塞正中位置密封效果不受压力差变化影响;阀腔内因温度变化导致上升的内压自动泄放;能不排空流体在线维修。(*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密封旋塞阀,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密封中温旋塞阀。众所周知,影响阀门密封质量和寿命的主要因素是阀门开或关时旋塞阀密封面产生摩擦,导致密封面磨损,阀门出现内漏。中国专利ZL97230748.6公开的旋塞阀,该阀主要由阀体、密封旋塞和传动机构组成,其密封旋塞呈圆柱体形状,带通口的楔形阀芯和楔形结合面上以燕尾槽结构联接的密封板构成,密封板上设有环形密封圈,由于该旋塞阀构件多,难以保证阀芯旋塞正中位置密封效果。另外,由于在阀门完全关闭后,阀腔内因温度变化导致内压上升,无法确保阀门安全。该旋塞阀的结构特征限定着只能在常温条件下运行,维修时必须将管线流体介质排空。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密封旋塞阀,特别是提供一种双密封中温旋塞阀。该双密封旋塞阀能保证阀芯旋塞正中位置密封效果不受压力差变化影响,密封性能可靠且具有防火功能;在阀门完全关闭后,能自动泄放阀腔内因温度变化导致内压上升,确保阀门安全;由于同时设有手动泄放阀,用来泄放管线中空气和检验阀门密封效果,其结构确保在线维修时无须将管线流体介质排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阀体和传动机构之间配置有延伸散热装置,传动机构为螺杆螺母传动副装置,阀芯旋塞和阀体呈锥形金属面密封配装,阀芯旋塞设置有与其共轴心线的上下耳轴,上耳轴为柔性石墨圈轴封,下耳轴设置有内螺孔,阀腔与外接自动泄放装置接通。为确保阀芯旋塞的正确开闭,螺杆螺母传动副配置有圆柱凸轮式导向限位机构。所述的导向限位机构既可在螺杆螺母传动副装置的螺母上实现,也可在螺杆上实现。由于配置有与阀位指示器和螺杆螺母传动副装置相配装的阀位指示杆,以显示阀芯旋塞开闭的相应位置。本技术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具有的实质性的特点和技术上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其一阀芯旋塞的开闭无接触摩擦,操作轻巧;其二阀芯旋塞设有上下耳轴,不仅能确保阀芯旋塞正中位置密封效果不受压差变化影响,而且在线维修时,管线流体介质无需放空;其三阀腔内因温度变化导致上升的内压能自动泄放,使阀门安全可靠;其四阀芯旋塞和阀体呈圆锥形金属面密封配装,适用中温介质;其五采用柔性石墨圈轴封,不仅密封性能可靠且具有防火功能。本技术提供的双密封旋塞阀的上述的和其他的特征、优点将结合下列附图,以举例方式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体现本技术提供的双密封旋塞阀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体现本技术提供的双密封旋塞阀的螺杆螺母传动副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图3为体现本技术提供的双密封旋塞阀的螺杆螺母传动副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截面图;图4为体现本技术提供的双密封旋塞阀的螺杆螺母传动副装置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截面图;图5为体现本技术提供的双密封旋塞阀的阀体和阀芯旋塞构成的截面图;图6为体现本技术提供的双密封旋塞阀的自动泄放装置和阀腔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自动泄放装置和阀腔连接关系的俯视图;图8为调整检修本技术提供的双密封旋塞阀拆下阀门下盖,调换下盖密封垫等示意图;图9为调整检修本技术提供的双密封旋塞阀的调整或更换轴封,调换上密封垫,检修传动机构和延伸散热装置的示意图;图1示出的是体现本技术提供的双密封旋塞阀结构的总成。该双密封旋塞阀的螺杆螺母传动副装置1和阀体3之间配置有延伸散热装置2,螺杆螺母传动副装置1,延伸散热装置2和阀体3通过各自法兰彼此呈常规连接成一体。延伸散热装置2内设有连接杆7,该连接杆7的一端与螺杆螺母传动副装置传动副的螺母连接并用上柱销8固定,另一端与阀体成金属面锥形配装的阀芯旋塞的上耳轴6连接并用下柱销5固定。图1中所示的自动泄放装置4与该双密封旋塞阀的阀腔呈联通连接,如下面将要叙述的图6、图7所示那样。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双密封旋塞阀的螺杆螺母传动副装置1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该螺杆螺母传动副装置1包括以其法兰与延伸散热装置2配装一体的本体9和本体9内与其呈共轴心线配置的成传动副关系的螺杆10及螺母11。螺母11下端部通过上柱销8与连接杆7连接固定。螺母11的外表面配置有园柱凸轮式导向限位机构,该导向限位机构包括导向槽12和限位螺钉13,该限位螺钉13一端的凸出部形状与尺度与所述的导向槽12相适应,并通过六角螺母14与本体9锁紧。所述螺母11的上部配置有能容纳并使钢性球体15与螺杆10表面凹部相接合的通孔16。本体9还配置有注油嘴17,用于传动副的保养。所述的传动副螺杆10配置有阀位指示杆18,该阀位指示杆18一端与阀位指示器19相连,通过盖形螺母20销紧并用轴封31与螺杆10密封,阀位指示杆18的另一端与对靠螺母定位面的端盖21固定连接,所述的端盖21通过支头螺钉22与传动副螺母11固定。通过滚动轴承23,轴套24,轴承盖25将所述传动副螺杆11与本体9构成滚动传动。所述轴承盖25通过螺钉26与本体9固定,轴承盖25和轴套24之间配置有O型密封圈27。所述传动副螺杆10的上部配置有手轮28,该手轮28压靠在轴套24上,通过平键29与螺杆10连接并由螺母30锁紧,以构成由手轮操作螺杆螺母传动副装置的操作机构。图2所示的螺杆螺母传动副装置为下面将要叙述的阀芯旋塞的开启状态。当手轮28顺时针转动时,手轮28带动传动副螺杆10转动,螺杆10的转动导致钢性球体15带动传动副的螺母11转动的同时受限位螺钉制约导向槽12也随着转动,当螺母11转至本体9上部与螺母11之间的半槽32时,钢性球体脱离螺杆10表面凹部,钢性球体进入螺母11和本体9上部之间的半槽32内,继续转动手轮28,传动副螺母11只作向下运动,从而带动连接杆7向下运动,而连接杆7通过与阀芯旋塞上耳轴的连接,使阀芯旋塞向下运动,导致阀芯旋塞与阀体成金属面锥形密封闭合。当手轮28逆时针转动时,传动副螺杆10带动螺母11,通过连接杆7带动阀芯旋塞向上运动与阀体脱离,继续向上运动至传动副螺杆10的限位机构33时,螺母11不再向上运动而转变成随手轮28转动,直至钢性球体进入螺母11的通孔16,并与螺杆凹部接触为止。图3是体现本技术提供的双密封旋塞阀的螺杆螺母传动副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截面图。传动副螺杆10的下部通过上柱销8与连接杆7连接固定。螺杆10的中部配置有导向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包括配置在螺杆中部的导向槽34和限位螺钉13,该限位螺钉13通过六角螺母14与本体9紧固,限位螺钉13的凸出部的形状和尺度与所述导向槽34相适应。阀位指示杆18一端通过盖形螺母20与阀位指示器19固定连接,另一端直接与所述螺杆10的上端部连接。传动副的螺母11与滚动轴承23、轴套24和轴承盖25配装并通过螺钉26将轴承盖25与本体9成固定连接。所述的轴承盖25设有与轴套24密封的O形密封圈27。手轮28通过平键29与所述传动副螺母11配装并借助销紧螺母30锁紧。所述阀位指示杆采用带有外套的轴封31与所述传动副螺母11配装一体。另外,与上述的第一个实施例相类似,传动副的螺杆10设置有与本体9起密封作用的O形密封圈35,本体9配置有与本体内的传动副相通的注油嘴17,图中所示的螺杆螺母传动副装置是下面将会叙述的阀芯旋塞与阀体呈锥形金属面配装的闭合状态。若阀芯旋塞呈开状态,将手轮28逆时针方向转动,手轮带动螺母和螺杆转动,导向限位机构的限位螺钉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密封旋塞阀,特别适用于双密封中温旋塞阀,该旋塞阀包括阀体、阀芯旋塞和开闭阀芯旋塞的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阀体与传动机构之间配置有延伸散热装置,所述的传动机构为螺杆螺母传动副装置,阀芯旋塞和阀体呈锥形金属面密封配装,阀芯旋塞设置有与其共轴心线的上下耳轴,所述的上耳轴为柔性石墨圈轴封,下耳轴配置有内螺孔,阀腔与外接自动泄放装置联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仕如
申请(专利权)人:刘仕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