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捍东专利>正文

锅炉自动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413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使用流体燃料的锅炉自动控制阀,主要由上接头、活塞机构、定压弹簧、阀芯复位弹簧、导压孔、可调的直通孔、阀体等组成,其特征是阀体底部设有直孔调节机构,阀芯底部装有密封圈,活塞与活塞筒之间装有密封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对锅炉进行自动控制,同时由于有用了底部直孔调节机构,可以控制锅炉底火,保持炉压,从而减少阀的动作频率,提高阀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自动控制阀,特别是锅炉压力与流体燃料量成正比的锅炉自动控制阀。中国专利ZL 94214379.5提出了一种“水套炉自动控制阀”,该技术是将一个三通的一端与气体燃料管路连接,对应的一端与水套炉燃烧喷嘴连接,另一端安装活塞机构并密封后与水套内高温水蒸汽连通,特别是在活塞控制燃料流量的作用部位设计有消除因燃料气体上顶压力产生活塞不能正常工作因素的压力引导结构。该“水套炉自动控制阀”虽然也可以实现锅炉的炉压自动控制,但其结构不够完善,存在不能对底火进行控制,以及由于其阀座和阀芯采用的是面密封,使阀芯在接近定压值时不停地跳动,从而影响阀的寿命等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锅炉底火进行控制,同时消除阀芯跳动的锅炉自动控制阀。本技术主要由上接头1、活接压帽2、活塞3、活塞筒4、主弹簧6、活塞杆7、调节帽8、内压帽9、内密封圈11、阀芯复位弹簧15、阀芯16、导压孔17、直通孔22、阀体23等组成,其特点是在阀体23底部设有直通孔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由调节螺栓24、外压帽25和锁紧帽26组成,调节螺栓24上部为漏斗状天窗,中部开有调节直孔27,并与漏斗状天窗相通。阀芯16底部装有密封圈19,活塞3与活塞筒4之间装有密封环31。如上所述的锅炉自动控制阀,其特点还在于连接压帽12底部装有“”型橡胶头14;进口21处装有滤网22。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当锅炉系统压力低于定压值时,控制阀的活塞机构在主弹簧6的作用下不移动,阀芯中心孔18呈导通状态,使压强室30的压力与阀出口29处相等,阀芯16在供料压力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15的阻力上移,阀开启,大量流体燃料进入锅炉,使锅炉压力逐渐上升,当压力达到定压值时,活塞机构克服主弹簧6的阻力下移,带动活塞杆7下移,使活塞杆7下端堵死阀芯16的中心孔18,导致压强室30的压力在导压孔17的作用下,与阀进口处的压力相等,在复位弹簧15及活塞机构的推力的作用下,阀芯16下移,阀被关闭,中断流体燃料进入锅炉。周而复始,从而达到自动定压的目的。本技术的优点是1、改善了阀体结构,使阀芯与阀座的接触呈“O”型,并在阀芯与阀座的接触面上镶有密封圈,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密封效果;2,在活塞上增加了密封环,提高了工程效率;3、增设了调节装置,可依据锅炉控制参数设定火量,维持炉压,有效减少主阀的动作频率,从而延长控制阀的使用寿命;4、在阀的进口增设了滤网后,还可有效地防止流体中的杂质进入阀体。附图为本技术半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下本技术主要包括上接头1、活接压帽2、活塞3、活塞筒4、主弹簧6、活塞杆7、调节帽8、内压帽9、内密封圈11、连接压帽12、阻挡销13、“”型橡胶头14、阀芯复位弹簧15、阀芯16、导压孔17、进口滤网20、直通孔22、阀体23及直通孔调节机构等零部件。本技术在装配时,先在连接压帽12上依次装入密封圈11、压片10、内压帽9、活塞杆7,及活塞杆7下端的“”型橡胶头14和阻挡销13,然后和装有直通孔调节螺栓24、阀芯16、阀芯复位弹簧15的阀体23连接。旋紧内压帽9使活塞杆7与阀体23间形成动密封,在活塞杆7上依次装入调节帽8、主弹6、活塞3及连接销钉5后,装上活塞筒4,最后装上上接头1和活接压帽2,即构成本技术。本技术的活塞3顶面中心有“一”字型开槽,活塞杆7的中上段均匀有四道条状凸台,并与调节帽8的“+”型孔相配合,其作用是通过旋转活塞3可带动调节帽8上、下移动,改变主弹簧的压缩程度,从而达到调整定压值的目的。直通孔及调节机构的作用是当主阀关闭后,适量的燃料经直通孔进入锅炉,可使锅炉保持燃烧并维持一定的炉压(最低炉压)。直通孔的调节机构主要由调节螺栓24、压帽25和锁定螺帽26等构成。圆头状调节螺栓24的头部中心设有漏斗状天窗并与腰部一直通孔27相通,漏斗状天窗上部与主通孔(28)相通,调节螺栓24尾端开有“一”型槽。调节时,旋松锁定螺帽26,旋动调节螺栓24尾端即可。使用前应根据控制参数选择适宜的主弹簧6。作为锅炉的自动控制阀时,将上接头1与锅炉气压表相接,进口21与燃料供应线相接,出口29与锅炉火嘴相连即可。本技术还可以作为贮液罐的液位控制阀,此时,应先在贮液罐底部开设一导压接口,并与本技术的上接头1相连,然后将进口21与供液管线相连,出口29用导管直接接在贮液罐进液口上,旋动调节螺24,使直通孔22关闭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使用流体燃料的锅炉自动控制阀,主要由上接头(1)、活接压帽(2)、活塞(3)、活塞筒(4)、主弹簧(6)、活塞杆(7)、调节帽(8)、内压帽(9)、内密封圈(11)、阀芯复位弹簧(15)、阀芯(16)、导压孔(17)、直通孔(22)、阀体(23)等组成,其特征是阀体(23)底部设有直孔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由调节螺栓(24)、外压帽(25)和锁紧帽(26)组成,调节螺栓(24)上部开有漏斗状天窗,中部开有调节直孔(27),阀芯(16)底部装有密封圈(19),活塞(3)与活塞筒(4)之间装有密封环(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自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连接压帽(12)底部装有“”型橡胶头(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自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进口(21)处装有滤网(22)。专利摘要一种用于使用流体燃料的锅炉自动控制阀,主要由上接头、活塞机构、定压弹簧、阀芯复位弹簧、导压孔、可调的直通孔、阀体等组成,其特征是阀体底部设有直孔调节机构,阀芯底部装有密封圈,活塞与活塞筒之间装有密封环。本技术不仅能够对锅炉进行自动控制,同时由于有用了底部直孔调节机构,可以控制锅炉底火,保持炉压,从而减少阀的动作频率,提高阀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16K31/124GK2299974SQ9721165公开日1998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21日专利技术者胡捍东 申请人:胡捍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使用流体燃料的锅炉自动控制阀,主要由上接头(1)、活接压帽(2)、活塞(3)、活塞筒(4)、主弹簧(6)、活塞杆(7)、调节帽(8)、内压帽(9)、内密封圈(11)、阀芯复位弹簧(15)、阀芯(16)、导压孔(17)、直通孔(22)、阀体(23)等组成,其特征是阀体(23)底部设有直孔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由调节螺栓(24)、外压帽(25)和锁紧帽(26)组成,调节螺栓(24)上部开有漏斗状天窗,中部开有调节直孔(27),阀芯(16)底部装有密封圈(19),活塞(3)与活塞筒(4)之间装有密封环(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捍东
申请(专利权)人:胡捍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