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增压器动力传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920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9:45
一种涡轮增压器动力传输结构,涉及涡轮增压器技术领域,其包括轴承座以及穿设于轴承座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左、右两端从轴承座的轴孔中伸出并分别安装有叶轮和涡轮,所述轴承座上开设有连通轴孔的进油道,所述传动轴上套设有浮动轴承,所述浮动轴承的侧壁面上环形设置有油槽,所述油槽的槽底部开设有多个连通浮动轴承内腔的油孔,所述传动轴横截面的轮廓呈多边形或异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增大浮动轴承与传动轴之间的润滑油的油量,避免润滑油轻易被烧结,并减少二者之间的接触面,降低摩擦,从而大幅减小运行过程的能量消耗,维持发动机性能。

A power transmission structure of turbocharg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ower transmission structure of a turbocharger,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turbocharger, comprising a bearing seat and a transmission shaft passing through the bearing seat.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extend from the shaft holes of the bearing seat and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with an impeller and a turbine. The bear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n oil inlet passage connecting the shaft holes, and the transmission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floating bearing, and the floating bearing An oil groove is arranged circularly on the side wall surface of, and a plurality of oil holes ar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to connect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floating bearing, and the profile of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is polygonal or heteromorphic. The invention can increase the oil quantity of the lubricating oil between the floating bearing and the transmission shaft, prevent the lubricating oil from being easily sintered, reduce the contact surface between the two, reduce the friction, thus greatly reduc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 and maintaining the engine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轮增压器动力传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涡轮增压器
,尤其指一种涡轮增压器动力传输结构。
技术介绍
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经过数十年的不断改进和开发。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发动机小型化、轻量化后对汽车低速性能和瞬态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涡轮增压器的动力传输结构及其轴承系统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涡轮增压器通常包括涡轮、叶轮、连接二者的传动轴以及支撑传动轴的浮动轴承,工作时浮动轴承的内圆柱面和外圆柱面均形成动态的油膜,从而提供给传动轴弹性支承,又提供阻尼以及起到减震作用。在工作状态中,润滑油通过油道进入轴承座内壁与浮动轴承之间,并可从浮动轴承侧壁的油孔进入到浮动轴承内壁与传动轴之间,传动轴则通过油膜悬浮并高速旋转,使油膜承载了轴承系统的负荷,但如果油量不足,或者润滑油进入浮动轴承内腔的速度较慢,则很容易导致润滑油因温度过高而烧结,或者因润滑不足而导致传动轴与浮动轴承内壁面之间形成干摩擦,消耗过多的能量,从而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发动机的低速性能和加速效果,严重起来甚至会导致涡轮增压器损坏,即便一些进口的轴承润滑油的最高温度可达120度以上,仍难以胜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动力传输结构,可增大浮动轴承与传动轴之间的润滑油的油量,避免润滑油轻易被烧结,并减少二者之间的接触面,降低摩擦,从而大幅减小运行过程的能量消耗,维持发动机性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涡轮增压器动力传输结构,包括轴承座以及穿设于轴承座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左、右两端从轴承座的轴孔中伸出并分别安装有叶轮和涡轮,所述轴承座上开设有连通轴孔的进油道,所述传动轴上套设有浮动轴承,所述浮动轴承的侧壁面上环形设置有油槽,所述油槽的槽底部开设有多个连通浮动轴承内腔的油孔,所述传动轴横截面的轮廓呈多边形或异形。优选地,所述传动轴横截面的轮廓呈正六边形。或者优选地,所述传动轴横截面的轮廓呈带有一缺口的圆形。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设有轴肩,所述传动轴上套设有止推套和密封套,所述止推套的右端抵住轴肩、左端抵接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左端抵接于叶轮,所述止推套内壁横截面的轮廓和密封套内壁横截面的轮廓均与传动轴横截面的轮廓相匹配。优选地,多个油孔呈环形均匀间隔设置在油槽的槽底部。更优选地,所述浮动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浮动轴承间隔设置在传动轴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传统的横截面轮廓为圆形的传动轴而言,本结构中的传动轴横截面的轮廓呈多边形或异形,该设计可增大浮动轴承内壁面与传动轴外壁面之间的空间大小,从而加大该空间内的润滑油的体积,足够的油量则能够避免润滑油轻易被烧结;不仅如此,该传动轴在转动的过程中与浮动轴承内壁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也减小了,从而有效降低了摩擦,大幅减小了运行过程的能量消耗,能够较好地维持发动机的性能;另外,该传动轴在转动的过程中,若其某一平面状的外壁面转动到油孔处时,会使该油孔的出口端的空间瞬间加大,从而能够快速进入更多的润滑油,促进润滑油的流动性,进一步降低被烧结的风险,为传动轴提供更好的润滑保障,以提高涡轮增压器动力传输结构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传动轴外壁面轮廓呈异形时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止推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轴承座1a——轴孔1b——进油道2——传动轴3——叶轮4——涡轮5——浮动轴承5a——油槽5b——油孔6——止推套7——密封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4所示,一种涡轮增压器动力传输结构,包括轴承座1以及穿设于轴承座1的传动轴2,传动轴2的左、右两端从轴承座1的轴孔1a中伸出并分别安装有叶轮3和涡轮4,轴承座1上开设有连通轴孔1a的进油道1b,传动轴2上套设有浮动轴承5,浮动轴承5的侧壁面上环形设置有油槽5a,油槽5a的槽底部开设有多个连通浮动轴承5内腔的油孔5b,传动轴2横截面的轮廓呈多边形或异形。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涡轮增压器动力传输结构相比于传统的横截面轮廓为圆形的传动轴而言,本结构中的传动轴2横截面的轮廓呈多边形或异形,该设计可增大浮动轴承5内壁面与传动轴2外壁面之间的空间大小,从而加大该空间内的润滑油的体积,足够的油量则能够避免润滑油轻易被烧结;不仅如此,该传动轴2在转动的过程中与浮动轴承5内壁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也减小了,从而有效降低了摩擦,大幅减小了运行过程的能量消耗,能够较好地维持发动机的性能;另外,该传动轴2在转动的过程中,若其某一平面状的外壁面转动到油孔5b处时,会使该油孔5b的出口端的空间瞬间加大,从而能够快速进入更多的润滑油,促进润滑油的流动性,进一步降低被烧结的风险,为传动轴提供更好的润滑保障,以提高涡轮增压器动力传输结构的可靠性。作为优选地,如图3所示,传动轴2横截面的轮廓呈正六边形,或者如图4所示,传动轴2横截面的轮廓呈异形,具体的,可以是圆形并带有一缺口的异形形状,结合上述分析可知,该异形横截面的传动轴2的缺口面与浮动轴承5内壁面之间的空间得到增大,使其可以进入更多的润滑油,那么该传动轴2在工作中转动时,该缺口面只要一转到油孔5b出口的位置,就能加大油孔5b出口端的空间,使对应的油孔5b能够增大瞬时进油量,这样不断转动的过程中,各个油孔5b能够轮流产生瞬时的大油量吸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轮增压器动力传输结构,包括轴承座(1)以及穿设于轴承座(1)的传动轴(2),所述传动轴(2)的左、右两端从轴承座(1)的轴孔(1a)中伸出并分别安装有叶轮(3)和涡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1)上开设有连通轴孔(1a)的进油道(1b),所述传动轴(2)上套设有浮动轴承(5),所述浮动轴承(5)的侧壁面上环形设置有油槽(5a),所述油槽(5a)的槽底部开设有多个连通浮动轴承(5)内腔的油孔(5b),所述传动轴(2)横截面的轮廓呈多边形或异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增压器动力传输结构,包括轴承座(1)以及穿设于轴承座(1)的传动轴(2),所述传动轴(2)的左、右两端从轴承座(1)的轴孔(1a)中伸出并分别安装有叶轮(3)和涡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1)上开设有连通轴孔(1a)的进油道(1b),所述传动轴(2)上套设有浮动轴承(5),所述浮动轴承(5)的侧壁面上环形设置有油槽(5a),所述油槽(5a)的槽底部开设有多个连通浮动轴承(5)内腔的油孔(5b),所述传动轴(2)横截面的轮廓呈多边形或异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动力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横截面的轮廓呈正六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动力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涵钦冯滔朱光前刘妮斯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