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吡啶类化合物的新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738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吡啶类化合物的新用途,所述化合物为8‑氯‑6,11‑二氢‑11‑(4‑哌啶烯基)‑5H‑苯并[5,6]环庚基[1,2‑b]吡啶,能有效促进转录因子TFEB核转位,能有效促进细胞自噬发生,且这一过程不依赖于mTOR信号通路。可作为一种转录因子TFEB和细胞自噬激活剂及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

New application of a pyridine compoun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new use of pyridine compounds, which are 8 \u2011 chloro \u2011 6,11 \u2011 dihydro \u2011 11 \u2011 (4 \u2011 piperidinyl) \u2011 5h \u2011 benzo [5,6] cycloheptyl [1,2 \u2011 b] pyridine,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FEB nuclear translocation and autophagy, and the process is independent of mTOR signaling pathway. It can be used as a transcription factor TFEB and cell autophagy activator and in the treatment of related disea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吡啶类化合物的新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合物的新应用,尤其是一种吡啶类化合物的新用途。
技术介绍
转录因子EB(TranscriptionFactorEB,TFEB)是第一个鉴定出的MiTF/TFE家族的一种基本螺旋-环-螺旋亮氨酸拉链(basic-helix-loop-helixleucinezipper,bHLH-Zip)类转录因子,在溶酶体的生物发生和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是细胞自噬重要的调控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研究表明,很多构成溶酶体的蛋白表达由转录因子TFEB调控。过表达TFEB增强了与自噬相关的51个基因的表达水平,而敲除TFEB则会下调它们的表达。TFEB对自噬途径的多个关键步骤进行调控,且对自噬的激活具有直接调控作用。细胞自噬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的一种代谢过程,它通过溶酶体降解并回收利用受损细胞器、变性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物质,以缓解细胞代谢压力。细胞自噬的生理功能之一就是清除细胞内错误折叠或者变性的蛋白质、蛋白质聚集体、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以此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态。自噬功能异常会导致人体多种疾病,其中包括神经退行性病变、癌症、病原体感染和老化等。研究表明,TFEB通过调控细胞自噬或溶酶体的生物发生参与细胞内物质清除,它可以作为靶点用于治疗与自噬或溶酶体功能障碍有关的疾病,如溶酶体贮积症(LSDs)、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氏病、亨廷顿舞蹈病、阿尔茨海默氏病)及肿瘤(肾癌、胰管腺癌)等。因此,以TFEB为靶点筛选促进其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对上述疾病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已有一些促进TFEB表达的化合物用于临床试验,但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具有诱导TFEB激活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数量较少,且特异性较差。因此,需要研究开发更多TFEB特异性激活剂,并研究其激活TFEB的分子机制及对细胞自噬、细胞生长的影响,对以TEFB为靶点的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吡啶类化合物的新用途。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吡啶类化合物促进TFEB入核方面的应用,所述化合物可促进TFEB核转位及其靶基因表达,所述拉嗪类化合物为8-氯-6,11-二氢-11-(4-哌啶烯基)-5H-苯并[5,6]环庚基[1,2-b]吡啶,具有式(I)所示结构:上述化合物I购于Selleck官网。上述吡啶类化合物,作为促进TFEB入核的小分子化合物,是利用稳定表达TFEB-GFP的HeLa细胞筛选获得的。优选的,上述吡啶类化合物的应用,所述化合物能明显增加细胞核中TFEB蛋白水平。优选的,上述吡啶类化合物的应用,所述化合物能明显增加细胞中GFP-LC3点状分布。优选的,上述吡啶类化合物的应用,所述化合物能有效的激活细胞自噬。上述吡啶类化合物作为转录因子TFEB和细胞自噬激活剂在治疗相关疾病方面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吡啶类化合物,是利用稳定表达TFEB-GFP的HeLa细胞筛选体系对小分子化合物库进行筛选所发现的一种小分子化合物,该小分子化合物为能有效的促进转录因子TFEB核转位。荧光筛选实验表明该化合物能明显促进TFEB-GFP入核并能明显增加GFP-LC3点状分布。核质分离实验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处理后,HeLa细胞核中TFEB蛋白水平增多,进一步表明该化合物能有效促进TFEB入核。免疫荧光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处理后,神经源性细胞SH-SY5Y和PC12核中TFEB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免疫印迹实验表明该化合物能有效促进SH-SY5Y和PC12细胞中LC3-II蛋白的积累。上述结果进一步说明了该化合物可以通过激活TFEB启动自噬,可作为一种潜在的自噬激活剂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利用稳定表达TFEB-GFP的HeLa细胞筛选促进TFEB入核的结果,I号药物即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结果说明,I号药物即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是利用稳定表达TFEB-GFP的HeLa细胞筛选得到的有效促进TFEB入核药物。图2为本专利技术利用稳定表达GFP-LC3的HeLa细胞检测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为自噬激活剂的结果。结果说明,I号药物即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能明显增加稳定表达GFP-LC3的HeLa细胞中GFP-LC3点状分布。图3为本专利技术通过核质分离技术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对内源性TFEB细胞定位的影响结果。结果说明,I号药物即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能明显增加HeLa细胞核中TFEB蛋白水平。图4为本专利技术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对细胞自噬影响的结果。结果说明,I号药物即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能明显增加LC3-II蛋白的表达水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促TFEB入核药物的筛选①待6cm培养皿中TFEB-GFP稳定细胞系长至所需密度时即可进行96孔板铺板。收集细胞,血球计数板计数,调整细胞悬液的浓度,每孔加入100μL细胞悬液,铺板使待测细胞密度8000个/孔,96孔板边缘用PBS填充。②5%CO2,37℃孵育24h后加入终浓度为10μM的药物(即化合物I8-氯-6,11-二氢-11-(4-哌啶烯基)-5H-苯并[5,6]环庚基[1,2-b]吡啶)。③加药6h后,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15-20min。④弃去4%多聚甲醛,PBS洗三次,荧光显微镜拍照或4℃保存后续拍照。如图1结果显示,化合物I可以明显增加化合物I可以明显促进稳定表达TFEB-GFPHeLa细胞中TFEB入核。实施例2自噬激活剂的筛选①待6cm培养皿中GFP-LC3稳定细胞系长至所需密度时即可进行96孔板铺板。收集细胞,血球计数板计数,调整细胞悬液的浓度,每孔加入100μL细胞悬液,铺板使待测细胞密度8000个/孔,96孔板边缘用PBS填充。②5%CO2,37℃培养24h后加入终浓度为10μM的药物(即化合物I8-氯-6,11-二氢-11-(4-哌啶烯基)-5H-苯并[5,6]环庚基[1,2-b]吡啶)。③加药6h后,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15-20min。④弃去4%多聚甲醛,PBS洗三次,荧光显微镜拍照或4℃保存后续拍照。如图2结果显示,化合物I可以明显增加HeLa细胞中GFP-LC3点状结构分布。实施例3核质分离技术检测化合物对HeLa细胞中TFEB入核水平的影响通过细胞浆蛋白抽提试剂CERI和CERII,在低渗透压条件下,使细胞充分膨胀,然后破坏细胞膜,释放出细胞浆蛋白,然后通过离心得到细胞核沉淀,沉淀即为细胞核,上清液为胞浆蛋白。①在6孔板接种适量细胞,置于37℃,5%CO2条件下培养过夜。②用小分子化合物处理细胞,置于37℃,5%CO2条件下继续培养。③对于贴壁细胞,用含EDTA的胰酶消化细胞,然后加入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转移至1.5m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吡啶类化合物在促进TFEB核转位和细胞自噬发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为8-氯-6,11-二氢-11-(4-哌啶烯基)-5H-苯并[5,6]环庚基[1,2-b]吡啶。/n

【技术特征摘要】
1.吡啶类化合物在促进TFEB核转位和细胞自噬发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为8-氯-6,11-二氢-11-(4-哌啶烯基)-5H-苯并[5,6]环庚基[1,2-b]吡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吡啶类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爱坡刘振兴蔺洁茹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