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装配式抗震扶壁挡土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6122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装配式抗震扶壁挡土墙,包括有底板、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的立壁和扶壁,立壁是由竖直设置的后侧立壁板、橡胶板和前侧立壁板顺次连接而成,扶壁紧靠立壁竖直后侧面且与立壁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立壁中的橡胶板通过变形运动消耗掉大部分地震能量,减轻扶壁挡土墙结构所受到的惯性地震作用,有效地减小地震波对扶壁挡土墙的破坏,有效降低地震引起的结构加速度反应,减小墙体剪应力及相应的剪切变形,从而起到吸收消减地震能量的作用。

A new type of assembled anti-seismic buttress retaining wal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assembled anti-seismic buttress retaining wall, which comprises a base plate, a vertical wall and a buttress which are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base plate. The vertical wall is made up of a back vertical wall plate, a rubber plate and a front vertical wall plate which are arranged vertically and connected in sequence. The buttress wall is close to the vertical back side of the vertical wall and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vertical wall. The rubber plate in the vertical wall of the invention consumes most of the seismic energy through the deformation movement, reduces the inertial seismic effect on the buttress retaining wall structure,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damage of the seismic wave to the buttress retaining wall,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structural acceleration response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 reduces the wall shear stres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hear deformation, thus plays the role of absorbing and reducing the seismic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装配式抗震扶壁挡土墙
本专利技术涉及挡土墙
,具体是一种新型装配式抗震扶壁挡土墙。
技术介绍
扶壁式挡土墙是一种钢筋混凝土薄壁式挡土墙,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墙体截面面积小、自身重量较轻等特点,适用于缺乏石料地区和承载力较低的地基,一般用于较高的边坡支护,墙后回填的土体可有效抵抗倾覆和滑移,立壁和扶壁共同承受土压力在墙身产生的弯矩和剪力,相对于传统重力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节省空间、美化环境、工期较短,常用于城市公路工程。扶壁式挡土墙有整体浇注和拼装两种方式,拼装式扶壁挡土墙的运输和安装更加便捷,但根据现有经验,传统拼装式扶壁挡土墙抗震性能较差,不宜用于地震烈度较大的强震地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装配式抗震扶壁挡土墙,减轻了扶壁挡土墙结构所受到的惯性地震作用,有效地减小地震波对扶壁挡土墙的破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装配式抗震扶壁挡土墙,包括有底板、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的立壁和扶壁,所述的立壁是由竖直设置的后侧立壁板、橡胶板和前侧立壁板顺次连接而成,所述的前侧立壁板的竖直前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水平安装板,所述的水平安装板的下表面紧贴底板的上表面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后侧立壁板、橡胶板和前侧立壁板的底端均支撑于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的扶壁包括有L形支撑板和直角三角形结构的支撑扶板,所述的支撑扶板的水平直角边紧贴L形支撑板水平部分的上表面,支撑扶板的竖直直角边紧贴L形支撑板的竖直部分,且所述的支撑扶板和L形支撑板为一体成型的连接结构,所述的L形支撑板水平部分紧贴底板的上表面且通过螺栓与底板固定连接,L形支撑板竖直部分紧贴后侧立壁板的竖直后侧面且通过螺栓与立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后侧立壁板、橡胶板和前侧立壁板均设置有多个泄水孔,且后侧立壁板上的任一泄水孔与橡胶板、前侧立壁板上对应的泄水孔相互连通,且相互连通组成的连通泄水孔由后侧立壁板向前侧立壁板向下倾斜。所述的后侧立壁板的竖直后侧面上固定有反滤层。所述的底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立壁卡槽和扶壁卡槽,所述的立壁的后侧立壁板、橡胶板和前侧立壁板的底部均卡入到立壁卡槽内,所述的扶壁的L形支撑板水平部分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L形支撑板一体连接的竖直定位板,所述的竖直定位板卡入到扶壁卡槽内。所述的立壁的后侧立壁板、橡胶板和前侧立壁板三者之间通过多个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的L形支撑板的竖直部分、后侧立壁板、橡胶板和前侧立壁板四者之间通过多个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的立壁的后侧立壁板、橡胶板和前侧立壁板的顶端、底端、左右侧面均包覆有聚氨酯密封胶。所述的底板、立壁的后侧立壁板和前侧立壁板、扶壁均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扶壁挡土墙在受到地震冲击时,立壁中的橡胶板通过变形运动消耗掉大部分地震能量,减轻扶壁挡土墙结构所受到的惯性地震作用,有效降低地震引起的结构加速度反应,减小墙体剪应力及相应的剪切变形,从而起到吸收消减地震能量的作用;(2)、本专利技术的底板、立壁和扶壁均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利于运输和吊装,立壁、扶壁及底板通过螺栓连接,结构简单,连接便捷,便于安装,施工效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立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扶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见图1-图5,一种新型装配式抗震扶壁挡土墙,包括有底板1、固定连接于底板1上的立壁2和扶壁3,底板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立壁卡槽11和扶壁卡槽12;立壁2是由竖直设置的后侧立壁板21、橡胶板22和前侧立壁板23顺次连接而成,前侧立壁板23的竖直前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水平安装板24,立壁的后侧立壁板21、橡胶板22和前侧立壁板23的底部均卡入到立壁卡槽11内,水平安装板24的下表面紧贴底板1的上表面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中,橡胶板22构成分子为卷曲长链分子,分子间存在较弱的次级力,其弹性是由卷曲分子构象的变化产生的,橡胶分子间相互作用会妨碍分子链的运动,从而表现出黏性阻尼的特点,以致应力与应变往往处于不平衡状态,具有滞后、阻尼的特点,可用于隔离震动和吸收冲击,增强扶壁式挡土墙的抗震性能;扶壁3包括有L形支撑板31和直角三角形结构的支撑扶板32,扶壁的L形支撑板31水平部分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L形支撑板31一体连接的竖直定位板33,竖直定位板33卡入到扶壁卡槽12内,支撑扶板32的水平直角边紧贴L形支撑板31水平部分的上表面,支撑扶板32的竖直直角边紧贴L形支撑板31的竖直部分,且支撑扶板32和L形支撑板31为一体成型的连接结构,L形支撑板31水平部分紧贴底板1的上表面且通过螺栓与底板1固定连接,L形支撑板31竖直部分紧贴后侧立壁板21的竖直后侧面且通过螺栓与立壁固定连接。其中,后侧立壁板21、橡胶板22和前侧立壁板23均设置有多个泄水孔,且后侧立壁板21上的任一泄水孔与橡胶板22、前侧立壁板23上对应的泄水孔25相互连通,且相互连通组成的连通泄水孔由后侧立壁板21向前侧立壁板23向下倾斜,利于地下水的排放,后侧立壁板的竖直后侧面上固定有反滤层26,反滤层26的设置可保护挡土墙及地基中的土壤不流失,防止流土的发生,增加挡土墙的稳定性。立壁的后侧立壁板21、橡胶板22和前侧立壁板23三者之间通过多个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L形支撑板31的竖直部分、后侧立壁板21、橡胶板22和前侧立壁板23四者之间通过多个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底板1、立壁2的后侧立壁板21和前侧立壁板23、扶壁3均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强度高便于运输,立壁2的后侧立壁板21、橡胶板22和前侧立壁板23的顶端、底端、左右侧面均包覆有聚氨酯密封胶,增加立壁2的密封稳定性。新型装配式抗震扶壁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骤为:步骤一、基础开挖、放样:测量定线,定出底板1的中心线,准确定出挡土墙的位置和高程;步骤二、预制立壁2,包括后侧立壁板21、橡胶板22、前侧立壁板23及水平安装板24,预制扶壁3,包括L形支撑板31、支撑扶板32和竖直定位板33;步骤三、安装底板1,拼装立壁2,将后侧立壁板21、橡胶板22、前侧立壁板23通过多个螺栓连接,并拧紧螺帽,立壁2的后侧立壁板21、橡胶板22和前侧立壁板23的顶端、底端、左右侧面均包覆有聚氨酯密封胶;步骤四、安装立壁2:将拼装好的立壁2底部卡入到底板1的立壁卡槽11中,将立壁2的水平安装板24与底板1通过多个螺栓连接固定;步骤五、安装扶壁3:将扶壁竖直定位板33卡入底板1的扶壁卡槽12中,L形支撑板31的水平部分和底板1通过多个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装配式抗震扶壁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的立壁和扶壁,所述的立壁是由竖直设置的后侧立壁板、橡胶板和前侧立壁板顺次连接而成,所述的前侧立壁板的竖直前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水平安装板,所述的水平安装板的下表面紧贴底板的上表面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后侧立壁板、橡胶板和前侧立壁板的底端均支撑于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的扶壁包括有L形支撑板和直角三角形结构的支撑扶板,所述的支撑扶板的水平直角边紧贴L形支撑板水平部分的上表面,支撑扶板的竖直直角边紧贴L形支撑板的竖直部分,且所述的支撑扶板和L形支撑板为一体成型的连接结构,所述的L形支撑板水平部分紧贴底板的上表面且通过螺栓与底板固定连接,L形支撑板竖直部分紧贴后侧立壁板的竖直后侧面且通过螺栓与立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装配式抗震扶壁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的立壁和扶壁,所述的立壁是由竖直设置的后侧立壁板、橡胶板和前侧立壁板顺次连接而成,所述的前侧立壁板的竖直前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水平安装板,所述的水平安装板的下表面紧贴底板的上表面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后侧立壁板、橡胶板和前侧立壁板的底端均支撑于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的扶壁包括有L形支撑板和直角三角形结构的支撑扶板,所述的支撑扶板的水平直角边紧贴L形支撑板水平部分的上表面,支撑扶板的竖直直角边紧贴L形支撑板的竖直部分,且所述的支撑扶板和L形支撑板为一体成型的连接结构,所述的L形支撑板水平部分紧贴底板的上表面且通过螺栓与底板固定连接,L形支撑板竖直部分紧贴后侧立壁板的竖直后侧面且通过螺栓与立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抗震扶壁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侧立壁板、橡胶板和前侧立壁板均设置有多个泄水孔,且后侧立壁板上的任一泄水孔与橡胶板、前侧立壁板上对应的泄水孔相互连通,且相互连通组成的连通泄水孔由后侧立壁板向前侧立壁板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怡韩张墨江莉曹兵黄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