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消能流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1534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消能流道,包括设置有流道面的流道体,流道体相对高程高的一端作为流道入口,流道体相对高程低的一端作为流道出口,以流道入口为起点,以流道出口为终点,流道面在流道体纵向截面上的投影依次分为缓坡段、陡槽段和圆弧段,陡槽段由至少2级结构相同的台阶自上而下相接构成。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泄洪水流进入流道面以后,经过较长缓坡段降低沿程流速,再通过陡槽段使水流集中加速,陡槽上的各种台阶对水流产生阻力并充分充气,使下泄水流在台阶之间形成水平轴旋滚,加剧紊动,增加水流掺气,消耗了水流中的能量,提升了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能,达到在流速骤增的过程中同步消耗部分能量,降低流道流速的目的。

An efficient energy dissipation chann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fficient energy dissipation flow passage, which comprises a flow passage body with a flow passage surface, one end with a high relative elevation of the flow passage body as the flow passage inlet, and the other end with a low relative elevation of the flow passage body as the flow passage outlet. The projection of the flow passage surface on the longitudinal section of the flow passage body is successively divided into gentle slope section, steep groove section and arc section, steep The groove section is composed of at least two steps with the same structure from top to bottom.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adopted. After the flood discharge water enters the channel surface, the flow velocity along the channel will be reduced through a long gentle slope section, and then the flow will be centralized and accelerated through the steep groove section. Various steps on the steep groove will produce resistance to the flow and fully inflate the air, so that the flow will form a horizontal axis between the steps, intensify the turbulence, increase the air entrainment of the flow, consume the energy in the flow, and improve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s achieved, which can simultaneously consume part of the energy and reduce the flow velocity in the flow cha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消能流道
本技术具体涉及水利水电工程中流道泄洪消能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消能流道。
技术介绍
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所设置的流道,除应满足泄洪能力以外,还应保证在运行期间泄洪建筑物的安全,与原河道水流良好衔接以及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消能效果,以避免下泄水流对下游河床和岸坡造成冲刷破坏。阶梯流道是将光滑溢流面设计为台阶状,一方面可增加过水壁面的粗糙程度,另一方面因形成的跌坎可对水流进行大量的掺气,以使水流下泄过程中沿程能力损失增大,减小下游消能压力,同时还对流道壁面进行掺气减蚀保护,减免空蚀破坏,保证泄水建筑物的安全运行。目前阶梯流道已被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现有的消能流道的设计思路一般为,水流流经缓流段,经过陡槽段段加速后,通过消能工消能,这种传统的消能方式,水流加速过程较长,可能引起空蚀破话的部分较长,对工程安全不利,同时泄槽底板为光面,无消能措施,下泄水流能量较大,仅靠消能工消能,对消能工相关设施的设计施工要求高,结构材料力学性能要求高,工程投资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消能流道。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消能流道,包括设置有流道面的流道体,所述流道体相对高程高的一端作为流道入口,所述流道体相对高程低的一端作为流道出口,以所述流道入口为起点,以所述流道出口为终点,所述流道面在所述流道体纵向截面上的投影依次分为缓坡段、陡槽段和圆弧段,所述陡槽段由至少2级结构相同的台阶自上而下相接构成。所述流道面在所述流道体横向截面上的投影是非封闭曲线或折线、封闭的曲线或折线中的一种。所述流道面在所述流道体横向截面上的投影是明渠断面、城门洞形断面、圆形、马蹄形中的一种。所述流道面在所述流道体纵向截面上的投影还包括过渡段,过渡段连接于所述缓坡段与陡槽段之间。所述台阶是连续设置或间断设置的。所述台阶中部还设置有凸台A,凸台A在所述流道体俯视投影中是梯形、三角形或舌形。所述台阶两侧还设置有凸台B,凸台B与所述台阶围绕形成凹槽,凹槽在所述流道体俯视投影中是梯形、三角形或舌形。所述台阶在所述流道体纵向截面上的投影是由竖线段与横线段彼此交错地首尾相连构成,任意相邻两条竖线段与横线段之间的夹角为0°至180°。所述任意相邻两条竖线段与横线段连接处还设置有倒圆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流道体重设置多级台阶,并且这些台阶具有不同的外形轮廓以及布置方式,使流入流道体内部的水流加剧了紊动,增加了水流掺气,减缓水流流速,改善陡槽段内水流的水力条件,使水流中的大部分能量被消耗掉,减少了对陡槽段下游的设施的冲击,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施工建设方便,工程造价低等优点,由于缓坡段斜率较小,适当延长缓坡段的长度,使水流加速区域集中在陡槽段以内,便于对水流中的能量进行集中处理和消耗,降低了产生空蚀破坏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流道体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流道体横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第九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第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第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第十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流道体,10-流道面,101-流道入口,102-流道出口,103-缓坡段,104-陡槽段,105-圆弧段,106-过渡段,107-连接段,1041-台阶,1042-凸台A,1043-凸台B,1044-竖线段,1045-横线段,1046-倒圆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本技术的一种高效消能流道,如图1、图2所示,包括设置有流道面10的流道体1,流道体1相对高程高的一端作为流道入口101,流道体1相对高程低的一端作为流道出口102,以流道入口101为起点,以流道出口102为终点,流道面10在流道体1纵向截面上的投影依次分为缓坡段103、陡槽段104和圆弧段105,陡槽段104由至少2级结构相同的台阶1041自上而下相接构成。进一步地,陡槽段104的坡度可根据消力池位置、地质地形条件、水流消能条件进行调整,优选台阶1041采用抗空蚀性能较好的混凝土浇筑而成,台阶宽度和高度可根据工程溢洪道水流特性进行试验调整。这是因为当泄流流量逐渐增大时,流速逐渐增大,由于台阶1041作用,下泄水流在逐级台阶1041之间发生旋滚,并与陡槽段以内的主水流发生掺混,水流紊动不断加剧,迫使大量空气掺入水体之中,减缓了水流流速,消耗了部分水流能量,随着泄流流量逐渐增大,当水流流速增大到极限值时,台阶1041加大了该段水流的下泄阻力,该处容易发生空蚀破坏,因此对台阶1041段混凝土的抗空蚀性能要求较高。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流道体设置多级台阶,并且这些台阶具有不同的外形轮廓以及布置方式,使流入流道体内部的水流加剧了紊动,增加了水流掺气,减缓水流流速,改善陡槽段内水流的水力条件,使水流中的大部分能量被消耗掉,减少了对陡槽段下游的设施的冲击,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施工建设方便,工程造价低等优点,由于缓坡段斜率较小,适当延长缓坡段的长度,使水流加速区域集中在陡槽段以内,便于对水流中的能量进行集中处理和消耗,降低了产生空蚀破坏的概率。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流道面10在流道体1横向截面上的投影是非封闭曲线或折线、封闭的曲线或折线中的一种。流道面10在流道体1横向截面上的投影是明渠断面、城门洞形断面、圆形、马蹄形中的一种。需要注意的是,若流道面10在流道体1横向截面上的投影为封闭的环形曲线或封闭的环形折线时,应修筑相应的交通洞,以便于进行检修作业。进一步地,如图3、图4、图5所示,流道面10在流道体1纵向截面上的投影还包括过渡段106,过渡段106连接于缓坡段103与陡槽段104之间。采用该技术方案,加剧了流入流道体内水流的紊动,从而提升了集中消能的效果,此外,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台阶1041是连续设置或间断设置的。采用该技术方案,加剧了流入流道体内水流的紊动,从而提升了集中消能的效果,此外,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进一步地,如图7、图8、图9所示,台阶1041中部还设置有凸台A1042,凸台A1042在流道体1俯视投影中是梯形、三角形或舌形。采用该技术方案,加剧了流入流道体内水流的紊动,从而提升了集中消能的效果。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台阶1041两侧还设置有凸台B1043,凸台B1043与台阶1041围绕形成凹槽,凹槽在流道体1俯视投影中是梯形、三角形或舌形。采用该技术方案,加剧了流入流道体内水流的紊动,从而提升了集中消能的效果。进一步地,如图11、图12、图13、图14所示,台阶1041在流道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消能流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流道面(10)的流道体(1),所述流道体(1)相对高程高的一端作为流道入口(101),所述流道体(1)相对高程低的一端作为流道出口(102),以所述流道入口(101)为起点,以所述流道出口(102)为终点,所述流道面(10)在所述流道体(1)纵向截面上的投影依次分为缓坡段(103)、陡槽段(104)和圆弧段(105),所述陡槽段(104)由至少2级结构相同的台阶(1041)自上而下相接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消能流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流道面(10)的流道体(1),所述流道体(1)相对高程高的一端作为流道入口(101),所述流道体(1)相对高程低的一端作为流道出口(102),以所述流道入口(101)为起点,以所述流道出口(102)为终点,所述流道面(10)在所述流道体(1)纵向截面上的投影依次分为缓坡段(103)、陡槽段(104)和圆弧段(105),所述陡槽段(104)由至少2级结构相同的台阶(1041)自上而下相接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消能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面(10)在所述流道体(1)横向截面上的投影是非封闭曲线或折线、封闭的曲线或折线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消能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面(10)在所述流道体(1)横向截面上的投影是明渠断面、城门洞形断面、圆形、马蹄形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消能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面(10)在所述流道体(1)纵向截面上的投影还包括过渡段(106),过渡段(106)连接于所述缓坡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修孙卫杜帅群曹学兴王晓刚湛正刚郑雪玉鲍伟别玉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