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平台面曲面凸轮的机械升降及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109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平台面曲面凸轮的机械升降及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机械式停车设备钢结构加工领域,主要针对那些在制作过程中工件长度范围内需要反复移动工件本体的位置到达指定的点与其他的附属零部件焊接或通过其他方式连接在一起的情形,工件本体如果较为轻便,可以通过人工拖行的方式实现,但若工件本体较重,人力的搬移非常吃力,就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以实现工件本体的移动,且只要克服滚动摩擦,极其方便、省时省力地实现工件的往复移动,实现工件的精准定位。

A mechanical lifting and positioning device of curved cam with double flat surfa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chanical lifting and positioning device of a double flat surface curved surface cam, which is mainly used in the field of steel structure processing of mechanical parking equipment, and is mainly used for those situations in which the position of the workpiece body needs to be repeatedly moved within the length range of the workpiece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to reach the designated point to be welded with other auxiliary parts or connected by other ways If the workpiece body is relatively light, it can be realized by manual dragging, but if the workpiece body is heavy and the manual moving is very difficult,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to realize the movement of the workpiece body, and as long as the rolling friction is overcome, it is extremely convenient, time-saving and labor-saving to realize the reciprocating movement of the workpiece and realize the precise positioning of the work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平台面曲面凸轮的机械升降及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停车设备钢结构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平台面曲面凸轮的机械升降及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凸轮的应用基本停留在异径的曲面层次,主要用来实现某一结构的往复运动,最突出的莫过于将机构在旋转运动——直线运动之间相互转换,而单纯的用在钢结构加工中鲜有耳闻。本技术就是基于凸轮的变径特点,结合平面的稳定性,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实现既可以变径的同时也可以固定在某一需要的直径上,达到抬升或降低工件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用创新的方案来解决前面所述的问题,本技术的创新点在于提供了一种双平台面曲面凸轮的机械升降及定位装置,能够实现工件本体的移动,且只要克服滚动摩擦,极其方便、省时省力地实现工件的往复移动,实现工件的精准定位。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平台面曲面凸轮的机械升降及定位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凹槽;凸轮,所述凸轮设置在支架上,所述凸轮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到凸轮底面的距离与通孔到凸轮侧面的距离不相等,所述凸轮的侧面与凸轮的底面以及凸轮的侧面与凸轮的顶面之间均圆滑相接,所述凸轮一侧面为圆弧面;升降轴,所述升降轴的两端分别穿过通孔并与凸轮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轴的两端设置在凹槽上;轴承,所述轴承套设在升降轴两端,所述轴承设置在凸轮内侧;辊筒,所述辊筒套设在轴承外侧,所述辊筒均与所述轴承转动连接;压紧套,所述压紧套套设在升降轴两端,所述压紧套设置在轴承外侧;加力杆,所述加力杆固定在凸轮的顶面上。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轮的底面到通孔的距离大于凸轮的侧面到通孔之间的距离。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为U型槽,所述升降轴的两端仅可以在U型槽内上下移动。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轴与通孔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轴与通孔的固定连接方式为键连接。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轴与通孔的固定连接方式为过盈配合。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轴承内圈与升降轴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外圈与辊筒滚动连接。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设有长杆套,所述长杆套套在加力杆外侧,通过杠杆原理,可以更加省力、方便转动凸轮。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压紧套设置在轴承以及凸轮之间,防止轴承向外偏移,脱离辊筒。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轮的另一侧面以及底面均为平面,通孔到平面侧面的距离与一般工件到达辊筒表面上高度一致,通孔到底面的距离为所需提升工件的常用高度,更加容易固定常用标准高度。一种所述的双平台面曲面凸轮的机械升降及定位装置的使用方法,A、采用两个以上的上述双平台面曲面凸轮的机械升降及定位装置,根据加工所需设定通孔到凸轮底面的距离、以及通孔到凸轮平面侧面的距离,通孔到凸轮底面的距离为所需提升工件的常用高度,通孔到凸轮平面侧面的距离为工件到达辊筒上的高度;B、通过加力杆转动凸轮,使凸轮为不是圆弧面的侧面转动到支架的上表面,使通孔到凸轮平面侧面的距离为工件到达辊筒上的高度,将需加工的工件置于辊筒上;C、通过加力杆转动凸轮,使凸轮的底面或圆弧面侧面转动到支架的上表面,提高升降轴的高度,使辊筒上工件的高度符合加工所需;D、若是凸轮的底面转动到支架的上表面,则凸轮可以通过底面固定放置;若是凸轮的圆弧面侧面转动到支架的上表面,调节圆弧面侧面的角度,使辊筒上工件的高度符合加工所需,通过加力杆或其他固定件固定凸轮,使凸轮不再转动;E、通过滚筒转动改变工件的水平位置,使工件的水平位置符合工件的加工所需,将固定架放置在工件底部,再次通过加力杆转动凸轮,使凸轮为不是圆弧面的侧面转动回到支架的上表面,工件落在固定架上,完成工件的定位,所述双平台面曲面凸轮的机械升降及定位装置继续进行下一工件的定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双平台面曲面凸轮的机械升降及定位装置,通过设置加力杆,通过人力或其他外部力量使加力杆摆动从而使凸轮实现旋转运动,使得升降轴在支架的凹槽内上下移动,获得不同的高度需求;凸轮处于支架上表面时,辊筒处于最高位置,即工件本体被顶升置所需的常用高度,可让工件本体随辊筒一道可以滚动,使得工件本体得以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与需要和工件本体连接或焊接在一起的零部件接触贴合,抵达此位置后,在工件底部放入固定架,让凸轮转移平面侧面处于支架上表面,使得工件本体落在固定架上,脱离辊筒,以防止再次移动,方便施工作业。如此往复,可以改变工件的纵向位置以及横向位置,便可完成与多个位置点的接触,完成工件本体与零部件的连接或焊接工作;通过设置通孔到凸轮底面的距离以及通孔到凸轮的平面侧面的距离为常用的高度值,基本可以满足对生产过程中升降标高的绝大部分要求,低碳环保,方便快捷;通过圆弧面侧面,可以根据特定的实际需要调节辊筒的合适高度,满足临时性选用的其他高度,实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双平台面曲面凸轮的机械升降及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双平台面曲面凸轮的机械升降及定位装置的支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双平台面曲面凸轮的机械升降及定位装置的凸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双平台面曲面凸轮的机械升降及定位装置的凸轮转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双平台面曲面凸轮的机械升降及定位装置的工件移动过程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双平台面曲面凸轮的机械升降及定位装置的工件定位完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凸轮;3、升降轴;4、轴承;5、辊筒;6、压紧套;7、加力杆;8、长杆套;9、工件;10、固定架;11、凹槽;2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以及图2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双平台面曲面凸轮2的机械升降及定位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有凹槽11;凸轮2,所述凸轮2设置在支架1上,所述凸轮2上设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到凸轮2底面的距离与通孔21到凸轮2侧面的距离不相等,所述凸轮2的侧面与凸轮2的底面以及凸轮2的侧面与凸轮2的顶面之间均圆滑相接,所述凸轮2一侧面为圆弧面;升降轴3,所述升降轴3的两端分别穿过通孔21并与凸轮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轴3的两端设置在凹槽11上;轴承4,所述轴承4套设在升降轴3两端,所述轴承4设置在凸轮2内侧;辊筒5,所述辊筒5套设在轴承4外侧,所述辊筒5均与所述轴承4转动连接;压紧套6,所述压紧套6套设在升降轴3两端,所述压紧套6设置在轴承4外侧;加力杆7,所述加力杆7固定在凸轮2的顶面上。所述凸轮2的底面到通孔21的距离大于凸轮2的侧面到通孔21之间的距离;所述凹槽11为U型槽,所述升降轴3的两端仅可以在U型槽内上下移动;所述升降轴3与通孔21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键连接或过盈配合,本实施例中升降轴3与通孔21的固定连接方式采用的是焊接方式进行固定;所述轴承4内圈与升降轴3固定连接,所述轴承4外圈与辊筒5滚动连接;设有长杆套8,所述长杆套8套在加力杆7外侧,通过杠杆原理,可以更加省力、方便转动凸轮2;所述压紧套6设置在轴承4以及凸轮2之间,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平台面曲面凸轮的机械升降及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有凹槽(11);凸轮(2),所述凸轮(2)设置在支架(1)上,所述凸轮(2)上设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到凸轮(2)底面的距离与通孔(21)到凸轮(2)侧面的距离不相等,所述凸轮(2)的侧面与凸轮(2)的底面之间以及凸轮(2)的侧面与凸轮(2)的顶面之间均圆滑相接,所述凸轮(2)一侧面为圆弧面;升降轴(3),所述升降轴(3)的两端分别穿过通孔(21)并与凸轮(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轴(3)的两端设置在凹槽(11)上;轴承(4),所述轴承(4)套设在升降轴(3)两端,所述轴承(4)设置在凸轮(2)内侧;辊筒(5),所述辊筒(5)套设在轴承(4)外侧,所述辊筒(5)均与所述轴承(4)转动连接;压紧套(6),所述压紧套(6)套设在升降轴(3)两端,所述压紧套(6)设置在轴承(4)外侧;加力杆(7),所述加力杆(7)固定在凸轮(2)的顶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平台面曲面凸轮的机械升降及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有凹槽(11);凸轮(2),所述凸轮(2)设置在支架(1)上,所述凸轮(2)上设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到凸轮(2)底面的距离与通孔(21)到凸轮(2)侧面的距离不相等,所述凸轮(2)的侧面与凸轮(2)的底面之间以及凸轮(2)的侧面与凸轮(2)的顶面之间均圆滑相接,所述凸轮(2)一侧面为圆弧面;升降轴(3),所述升降轴(3)的两端分别穿过通孔(21)并与凸轮(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轴(3)的两端设置在凹槽(11)上;轴承(4),所述轴承(4)套设在升降轴(3)两端,所述轴承(4)设置在凸轮(2)内侧;辊筒(5),所述辊筒(5)套设在轴承(4)外侧,所述辊筒(5)均与所述轴承(4)转动连接;压紧套(6),所述压紧套(6)套设在升降轴(3)两端,所述压紧套(6)设置在轴承(4)外侧;加力杆(7),所述加力杆(7)固定在凸轮(2)的顶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平台面曲面凸轮的机械升降及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2)的底面到通孔(21)的距离大于凸轮(2)的侧面到通孔(21)之间的距离。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海生钟将忠陈峰李兴宇王存钱丁长生黄江新肖斌张军康峰罗燕平何仁春钟福辉林列干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核力特种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