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跃专利>正文

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0360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向阀,具体是指带导向的刚性阀元件的止回阀。它主要由阀体(1)、入口管(2)、出口管(3)、阀门(6)组成,其特征在于入口管(2)向阀体(1)一端内延伸,延伸的入口管(2)的管口与阀门(6)斜面相贴,出口管(3)下底底壁与阀体(1)底面同高,主要安装在冷温水机稀溶液输出管(7)与高压发生器(9)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止回效果好,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向阀,具体是指带导向的刚性阀元件的止回阀。目前的液压单向阀其结构复杂,生产工艺及组装难度大,成本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止回效果好的止回阀。本技术的设计方案是,它主要由阀体、入口管、出口管、阀门组成,其特征在于入口管向阀体一端内延伸,延伸的入口管的管口与阀门斜面相贴,出口管下底底壁与阀体底面同高。主要安装在冷温水机稀溶液输出管与高压发生器之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加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应用示意图。上述图中,1-阀体 2-入口管3-出口管4-铰链座5-铰链 6-阀门 7-稀溶液输出管 8-止回阀9-高压发生器 10-入口端实施例参见图1,本技术主要由阀体(1)、入口管(2)、出口管(3)、阀门(6)组成,其特征在于入口管(2)向阀体(1)一端内延伸,延伸的入口管(2)的管口与阀门(6)斜面相贴,出口管(3)下底底壁与阀体(1)底面同高,阀门(6)上端固接一铰链(5)环,铰链(5)环跨挂于铰链座(4)的孔中,铰链座(4)与阀体(1)的一端内壁固接。参见图2,稀溶液输出管(7)连通止回阀(8)的入口管(2),止回阀(8)的出口管(3)连通高压发生器(9)的入口端。本技术在运行时,溶液由稀溶液输出管(7)进入止回阀(8)的入口管(2),冲开阀门(6)的A状态,如液压逐步增大,阀门(6)可处于B状态或C状态,溶液经由出口管(3)进入高压发生器(9)的入口端(10),若溶液流量小时或停止流入,阀门(6)由于自重可从C状态回落到B状态,直至回到A状态,由于出口管(3)低于入口管(2),以及阀门(6)处于A状态,避免了溶液的回流。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止回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权利要求1.一种止回阀,它主要由阀体(1)、入口管(2)、出口管(3)、阀门(6)组成,其特征在于入口管(2)向阀体(1)一端内延伸,延伸的入口管(2)的管口与阀门(6)斜面相贴,出口管(3)下底底壁与阀体(1)底面同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稀溶液输出管(7)连通止回阀(8)的入口管(2),止回阀(8)的出口管(3)连通高压发生器(9)的入口端(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阀门(6)上端固接一铰链(5)环,铰链(5)环跨挂于铰链座(4)的孔中,铰链座(4)与阀体(1)的一端内壁固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单向阀,具体是指带导向的刚性阀元件的止回阀。它主要由阀体(1)、入口管(2)、出口管(3)、阀门(6)组成,其特征在于入口管(2)向阀体(1)一端内延伸,延伸的入口管(2)的管口与阀门(6)斜面相贴,出口管(3)下底底壁与阀体(1)底面同高,主要安装在冷温水机稀溶液输出管(7)与高压发生器(9)之间,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止回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文档编号F16K15/03GK2339816SQ9823118公开日1999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11日专利技术者张跃, 张剑 申请人:张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止回阀,它主要由阀体(1)、入口管(2)、出口管(3)、阀门(6)组成,其特征在于入口管(2)向阀体(1)一端内延伸,延伸的入口管(2)的管口与阀门(6)斜面相贴,出口管(3)下底底壁与阀体(1)底面同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张剑
申请(专利权)人:张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