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志伟专利>正文

差压变送器程序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979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实现差压变送器投运、停运、充灌封液的程序阀。其特点是阀体内有一气缸,气缸壁上五个环形槽、六个密封环与活塞柱构成的五个导通环室分别与五个对外接孔相通,一导通环室又与压力表相通。由于环形槽与密封环宽度,活塞柱内两通孔长度及相互位置有着确定关系,使活塞柱在不同位置时,五个对外接孔具有不同的通断关系。活塞柱在左(或右)端位置时,差压变送器停运,一导压管(或另一导压管)充灌封液;活塞柱在中间位置时,差压变送器处于运行状态。(*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化工自动化工程中一种能够实现差压变送器投运、停运、充灌封液的程序阀。在化工自动化系统中,流量、料位、密度等工艺参数的检测一般是利用差压信号实现的,差压信号是通过正负导压管和三阀组引入差压变送器的。三阀组中有两只为正负压阀,串接于正负导压管与差压变送器正负压室之间,用来实现变送器的投运(接通导压管)或停运(切断导压管),另一只是在投运和停运操作过程中为防止变送器单向受压而设置的连通其正负压室的平衡阀。其操作按以下顺序进行,投运打开平衡阀-打开正负压阀-关闭平衡阀;停运打开平衡阀-关闭正负压阀。若在有封液的场合,每次充灌封液的操作按下述顺序进行;打开平衡阀-关闭正负压阀-打开正封液阀-关闭正封液阀-打开负封液阀-关闭负封液阀-打开正负压阀-关闭平衡阀。显然这样的操作十分繁琐复杂,特别是在有封液的场合,频繁的充灌封液操作不但工作量大,且易出现误操作。三阀组的生产厂家较多,如镇江市阀门厂生产的1151-150-1/2型,OFF3型,江苏省阜宁县电动仪表阀门厂生产的1151-150型等。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差压变送器程序阀,它不但结构简单,操作、安装方便,而且能安全有效地实现差压变速器的投运、停运与封液充灌。本技术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在阀体的中部有一气缸,气缸内设一个中间有2个通孔的活塞柱,活塞柱与气缸壁上的五个环形槽和六个密封环构成五个相互封闭的导通环室,五个导通环室分别与阀体上的五个对外接孔(二个差压变送器正负压室接孔,二个正负导压管接孔,一个封液管接孔)相通,其中封液管接孔又与设在阀体正面的压力表相通。由于环形槽宽度,密封环宽度和活塞柱上两个通孔长度及其相互间位置有着确定的关系,使活塞柱在不同位置时,五个对外接孔(通过五个导通环室和活塞柱上的2个通孔)具有不同的通断关系。活塞柱的移动是通过阀体一侧的驱动装置完成的。由于这种通断关系的改变是伴随活塞柱移动而同时进行的,所以不存在误操作和变送器单向受压的可能性。另外,通过压力表显示封液压力变化,可以随时观察封液充灌情况和判断导压管是否有堵塞现象。在没有封液的场合中(封液管接孔封死不用),当活塞柱在中间位置时,变送器正负压室接孔通过活塞柱上的两个通孔与正负导压管接孔对应相通,变送器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投运)。当活塞柱在左(或右)端位置时,变送器正负压室接孔、正负导压管接孔均被封闭,变送器停运;在有封液的场合中,当活塞柱在中间位置时,封液管接孔被封闭,压力表指示封液压力,变送器正负压室接孔通过活塞柱上的两个通孔与正负导压管接孔对应相通,变送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需要充灌封液时,将活塞柱移向一端,变送器正负压室接孔和一导压管接孔被封闭(变送器停运,正负压室保持原压力),封液管接孔与另一导压管接孔相通,压力表指示迅速回落(否则说明此导压管有堵塞现象),此导压管充灌封液开始,当活塞柱移至另一端位置,则另外一个导压管充灌封液,情况与上类同。当充灌封液结束后,将活塞柱移至中间位置,变送器恢复正常运行状态(投运),压力表指示封液压力。本技术替代了一个操作复杂的三阀组和两只封液阀,它只需“开关”一次即可完成差压变送器的停运,充灌封液,投运的全过程,简化了操作,从根本上消除了误操作和变送器单向受压的可能性,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并可随时撑握封液充灌情况,判断导压管是否有堵塞现象,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于一只三阀组和两只封液阀的造价,并且安装维护简便,减少了设备的投资和安装工作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表明本技术的外形及内部结构。附图2表明附图1中阀体(1)的内部结构。附图3表明附图1中活塞柱(18)的外形及内部结构。参照附图1,图中(1)是本技术的阀体,其内部结构由附图2给出。阀体(1)由45#钢制成,中部有一个气缸(2),气缸(2)壁上有五个环形槽(3)(4)(5)(6)(7)和六个密封环(15)(每个密封环由两个密封槽(8)和两个O型密封圈(14)构成),在气缸(2)内设有一个内部有两个通孔(16)(17)的活塞柱(18),其外形及内部结构由附图3给出,它同气缸(2)壁上的五个环形槽(3)(4)(5)(6)(7)和六个密封环(15)组成五个相互封闭的导通环室(19)(20)(21)(22)(23)。在阀体(1)上下侧有五个分别与导通环室(19)(20)(21)(22)(23)对应相通的对外接孔变送器正压室接孔(9),正导压管接孔(12),封液管接孔(10),负导压管接孔(13),变送器负压室接孔(11),其中封液管接孔(10)通过导通环室(21)又与压力表(28)相通。为了保证各导通环室间的密封性能,气缸(2)内径选φ26(+0.02~0.04)mm表面粗糙度 六对密封槽(8)槽深2.5(±0.01)mm;槽宽3.0mm;六对O型密封圈(14)内径为25.8mm,断面直径为2.65mm,材质选耐水、耐油、耐化学试剂及耐温良好的氟橡胶;活塞柱(18)由2Cr13制成,直径为φ26(±0.01)mm,两通孔(16)(17)的四个通口(24)(25)(26)(27)倒圆R0.5,表面粗糙度 另外,6个密封环(15)的宽度,环形槽(3)(4)(5)(6)(7)的宽度和活塞柱(18)上两个通孔(16)(17)的长度及相互位置按下述关系制做6个密封环(15)等宽;环形槽(4)(5)(6)等宽;环形槽(3)(7)等宽,其宽度为密封环(15)宽度与2倍环形槽(4)宽度之和;两个通孔(16)(17)等长,其通口(24)与(25)、(26)与(27)之中心距均为密封环(15)宽度与环形槽(4)宽度之和,通口(25)与(26)之中心水平距离为2倍密封环(15)宽度与2倍环形槽(4)宽度之和。这样的结构关系使活塞柱(18)在不同位置时,变送器正负压室接孔(9)(11),正负导压管接孔(12)(13)和封液管接孔(10)有如下通断关系当活塞柱(18)在中间位置时,封液管接孔(10)被封闭,通孔(16)使变送器正压室接孔(9)与正导压管接孔(12)相通,通孔(17)使变送器负压室接孔(11)与负导压管接孔(13)相通;当活塞柱(18)在右端位置时,变送器正负压室接孔(9)(11)及负导压管接孔(13)被封闭,通孔(16)通过导通环室(20)(21)使封液管接孔(10)、压力表(28)与正导压管接孔(12)相通;当活塞柱(18)在左端位置时,变送器正负压室接孔(9)(11)以及正导压管接孔(12)被封闭,通孔(17)通过导通环室(21)(22)使封液管接孔(10)、压力表(28)与负导压管接孔(13)相通。另外,在阀体(1)左侧设一护罩(29)用于防尘和活塞柱(18)左端限位。在阀体(1)右侧设一个由驱动架(30)、驱动架面板(31)、拨叉轴(32)、拨叉臂(33)、销钉(34)及阀位指针(35)组成的能使活塞柱(18)左右移动和右端限位(右端面)的驱动装置,利用专用搬手搬动拨叉轴(32),由拨叉臂(33)通过销钉(34)带动活塞柱(18)左右移动,其移动的具体位置由阀位指针(35)通过驱动架面板(31)上的阀位刻度(36)表示出来。权利要求1.一个用于实现差压变送器投运、停运及充灌封液的程序阀,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用于实现差压变送器投运、停运及充灌封液的程序阀,其特征在于阀体(1)上五个对外接孔(9)(10)(11)(12)(13)分别与由气缸(2)内壁上的六个密封坏(15)、五个环形槽(3)(5)(7)(4)(6)同内有二个通孔(16)(17)的活塞柱(18)所构成的五个导通环室(19)(21)(23)(20)(22)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何志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