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应用的新型连杆及其缸套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871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应用的新型连杆及其缸套保护结构,包括保护头段和具有弹性的连接段,所述保护头段为半圆球结构,所述连接段从保护头段的平面插入至保护头段内,并且连接段与保护头段可拆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保护头段用于对缸套的内壁接触,由于保护头段采用半圆球结构,使得保护头段的球面能够与缸筒的内壁接触,即缸筒的内壁与保护头段的曲面接触,进而使得保护头段在缸套内壁上滑动时,不易对缸套的内部造成刮损,从而能够对缸套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设置的连接段与保护头段采用可拆式连接,使得保护头段长时间使用磨损之后,能够及时对其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应用的新型连杆及其缸套保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连杆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应用的新型连杆及其缸套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汽油发动机等)、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发动机最早诞生在英国,所以发动机的概念也源于英语,它的本义是指那种“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发动机连杆是连接活塞和曲轴的连接件,并将活塞所受作用力传给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目前,如图1所示,V型发动机的缸筒处于倾斜状态,在对其内部的连杆进行装卸时,连杆上的凸起段在装卸的过程中,容易与缸筒的内壁发生刮碰,造成缸筒内壁划伤及破坏其密封性和润滑效果,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加同时缸筒及活塞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应用的新型连杆及其缸套保护结构,在连杆进行装卸时,能够对缸套的内壁起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连接杆的凸起段对缸套内壁造成损伤,延长了缸筒、活塞和活塞环的寿命,也有效减小了发动机功率下降条件。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缸套保护结构,包括保护头段和具有弹性的连接段,所述保护头段为半圆球结构,所述连接段从保护头段的平面插入至保护头段内,并且连接段与保护头段可拆式连接。本技术设置的保护头段用于对缸套的内壁接触,由于保护头段采用半圆球结构,使得保护头段的球面能够与缸筒的内壁接触,即缸筒的内壁与保护头段的曲面接触,进而使得保护头段在缸套内壁上滑动时,不易对缸套的内部造成刮损,从而能够对缸套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设置的连接段与保护头段采用可拆式连接,使得保护头段长时间使用磨损之后,能够及时对其进行跟换。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段包括第一杆段、第一弹性件、第二杆段,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可拆式连接,所述第二杆段与保护头段连接。将第一弹性件设置在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之间,使得整体的连接段具有一定的弹性,当第一杆段或第二杆段受到轴向方向的作用力时,均能够压缩第一弹性件,从而使得保护头在与缸套内壁发生碰撞时,利用设置的第一弹性件能够对保护头段起一定的减震效果,同时使得保护头段能够朝着连接段反向移动,间隙保护头段与缸套之间的挤压力,更利于保护头段在缸套内壁上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相对的端面上均设有放置槽,并且放置槽均与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的侧壁连通,所述放置槽内均设有连接板,连接板能够水平插入至放置槽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连接。所述放置槽的内壁两侧导向槽,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均设有与导向槽匹配的导向块,导向块位于导向槽内,并且导向块能够沿着导向槽方向移动。利用设置的连接板能够将第一弹性件固定在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之间,安装时,先将第一弹性件一端的连接板插入至第一杆段的放置槽内,连接板在插入至放置槽的过程中时,利用设置的导向块与导向槽能够保证连接板顺利插入至放置槽内,同时限制连接板朝着第一杆段的轴向方向移动,最后将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上的连接板插入至第二杆段内,从而快速实现了对第一弹性件与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的连接,同时采用该结构便于快速将第一弹性从第一杆段和第二杆上拆卸下来。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头段的平面上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内壁两侧均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二弹性件一端与盲孔内壁连接,另一端上均设有连接球;所述第二杆段朝向保护头段方向的末端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能够伸入至盲孔内,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上还设有两个与连接球匹配的连接槽,连接球能够插入至连接槽内。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为锥形结构。当保护头段长期使用磨损对其进行跟换时,旋转保护头段,使得连接杆对连接球产生压力,迫使第二弹性件被压缩,最终使得连接球从连接槽内移出,从而快速将连接杆从保护头段的盲孔内拆下,然后将连接杆插入新的保护头段内,由于连接杆的端部为圆锥结构,圆锥部对连接球产生挤压力,迫使第二弹性件被压缩,当连接杆上的连接球移动至连接球位置处时,第二弹性件将连接球压入至连接槽内,在连接球的作用下,将连接杆固定在盲孔内,从而将保护头段与连接段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头段为橡胶材质。保护头段采用橡胶材质,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保证保护头段在与缸套内壁进行接触时,保护头段不易划伤缸套内壁。一种发动机应用的新型连杆,包括倾斜设置着的缸套、位于缸套内的连杆,所述连杆的凸起段上设有连接孔,缸套保护结构的连接段插入至连接孔内,所述保护头段位于连杆的外侧,并且朝向缸套的内壁。将缸套保护结构的连接段插入至连杆的连接孔内,并且保护头段一小段位于连接孔内,连杆在带动活塞正常移动的过程中,保护头段未与缸套的内壁接触,保护头段与缸套的内壁存在一点的间隙,由于缸套处于倾斜状态,在将连杆从缸套内拆下时,连杆的凸起段容易与缸套内壁发生碰撞,造成缸套的刮伤,而本技术将缸套保护结构设置在连接的凸起段处,使得保护头段能够对缸套内壁起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连杆凸起段直接与缸套内壁发生碰撞。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两侧还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的两侧均设有与滑槽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内。利用设置的滑槽和滑块能够对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起一定的定位作用,保证其能够沿着滑槽插入至连接孔内,同时避免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在连接孔内发生转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发动机应用的新型连杆及其缸套保护结构,在连杆凸起段上设置缸套保护结构,使得连杆在装卸的过程中,保护头段处于连接的外侧,相比于连接杆能够优先与缸套的内壁接触,从而避免了连杆与缸套内壁的接触,从而有效防止了连杆凸起段碰撞损坏缸套内壁,保护了气缸套的气密性能,防止发动机气缸做功效率下降;2、本技术一种发动机应用的新型连杆及其缸套保护结构,设置的保护头段与连接段通过可拆式连接,能够实现对保护头段的快速装卸,便于对磨损之后的保护头段及时进行跟换;3、本技术一种发动机应用的新型连杆及其缸套保护结构,设置的连接段具有弹性,使得连杆在与缸套内壁时能够对保护头段起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迫使一部分的保护头段移动至连杆的连接孔内,减小保护头段对缸套内壁之间的挤压力,从而使得连杆能够顺利从缸筒内拆下。同时提高了拆装连杆活塞组件的效率。4、本技术一种发动机应用的新型连杆及其缸套保护结构,在连杆凸起段上设置缸套保护结构,使得连杆在装卸的过程中,相比于连接杆能够优先与缸套的内壁接触,从而避免了连杆与缸套内壁的接触,保护了发动机内壁润滑效果,消除油耗增加的条件;同时延长了缸筒、活塞及活塞环使用寿命,减少了配件消耗,也降低了维护成本。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连杆与缸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缸套保护结构;图4为本技术第一杆段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杆段与连接板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缸套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头段(5)和具有弹性的连接段(6),所述保护头段(5)为半圆球结构,所述连接段(6)从保护头段(5)的平面插入至保护头段(5)内,并且连接段(6)与保护头段(5)可拆式连接;所述连接段(6)包括第一杆段(7)、第一弹性件(8)、第二杆段(10),所述第一弹性件(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杆段(7)和第二杆段(10)可拆式连接,所述第二杆段(10)与保护头段(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缸套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头段(5)和具有弹性的连接段(6),所述保护头段(5)为半圆球结构,所述连接段(6)从保护头段(5)的平面插入至保护头段(5)内,并且连接段(6)与保护头段(5)可拆式连接;所述连接段(6)包括第一杆段(7)、第一弹性件(8)、第二杆段(10),所述第一弹性件(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杆段(7)和第二杆段(10)可拆式连接,所述第二杆段(10)与保护头段(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套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段(7)和第二杆段(10)相对的端面上均设有放置槽(18),并且放置槽(18)均与第一杆段(7)和第二杆段(10)的侧壁连通,所述放置槽(18)内均设有连接板(9),连接板(9)能够水平插入至放置槽(18)内,所述第一弹性件(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9)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缸套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18)的内壁两侧导向槽(13),所述连接板(9)的两侧均设有与导向槽(13)匹配的导向块(14),导向块(14)位于导向槽(13)内,并且导向块(14)能够沿着导向槽(13)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套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头段(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立波王瑞祺冯思航周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气动力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