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客车显示屏固定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8158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可调节的客车显示屏固定支架结构,包括若干内饰支架和一显示屏支架,显示屏支架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固定调节孔,显示屏支架的上部两端都分别设有延展部,延展部上分别配合开设有第二固定调节孔和第三固定调节孔,第二固定调节孔和第三固定调节孔分别通过螺栓与客车骨架上的弧杆及方钢相配合调节固定装设,内饰支架预埋装设于客车的内饰上,该内饰支架用于配合活动嵌挂客车显示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保证车载显示屏安装完后和客车内饰表面的贴合,而且通过显示屏支架固定到骨架上后,又能保证安装得牢固可靠。

An adjustable fixed bracket structure of bus display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客车显示屏固定支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的是客车骨架部件的生产与制作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节的客车显示屏固定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在客车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车内配置有越来越多样化的选择,传统的纸质站节牌已无法满足乘客对站牌信息的需求,车载显示屏能更好的显示站牌信息,也能通过屏幕提升人机交互的体验感。纸质站节牌的重量较轻,可通过背胶直接粘贴到顶内饰上。而不同的车载显示屏重量差别较大,重量大的车载显示屏如果直接固定在顶内饰的支架上,在客车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因车辆上下颠簸扯坏内饰件。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将显示支架直接固定在焊接于客车骨架的支架上,因显示支架存在制作的误差,安装的时候支架平面和客车顶内饰面的距离和角度可能存在偏差,无法保证车载显示屏能紧贴客车顶内饰的表面,导致车载显示屏和客车内饰表面出现间隙或存在缝隙,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可调节的客车显示屏固定支架结构,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节的客车显示屏固定支架结构,包括若干内饰支架和一显示屏支架,所述显示屏支架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固定调节孔,所述显示屏支架的上部两端都分别设有延展部,该延展部上分别配合开设有第二固定调节孔和第三固定调节孔,该第二固定调节孔和第三固定调节孔分别通过螺栓与客车骨架上的弧杆及方钢相配合调节固定装设,所述内饰支架预埋装设于客车的内饰上,该内饰支架用于配合活动嵌挂客车显示屏,所述内饰支架的中部设有向上延展部,该延展部上开设有第四固定调节孔,所述内饰支架通过所述第四固定调节孔与所述显示屏支架相配合固定装设连接,所述第四固定调节孔与第一固定调节孔相配合交汇叠贴设置,且该第四固定调节孔与第一固定调节孔通过螺栓相调节锁紧固定。更进一步,所述第四固定调节孔与所述第一固定调节孔相垂直交汇叠贴设置。更进一步,所述内饰支架有三个,呈并列间隔布设。更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调节孔、第二固定调节孔、第三固定调节孔以及第四固定调节孔分别呈一长条孔状结构。更进一步,所述显示屏支架的截面呈一“Y”字型结构设置。通过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显示屏支架,并将该显示屏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到客车的弧杆预埋的螺母上,显示屏支架上的固定调节孔能调节该支架在车长方向的位置;再通过在客车顶内饰的内表面预埋内饰支架,该内饰支架和显示屏支架上都带有固定调节孔,两个长条孔状的固定调节孔的交汇处通过螺栓固定。内饰支架和显示屏支架间若存在缝隙,或二者的安装平面不平行,可通过固定调节孔的调节来消除误差。两个支架相互锁紧后,再将显示屏固定到内饰支架上。这样,不仅能保证显示屏安装完后和内饰表面贴合,而且通过显示屏支架固定到骨架上后,又能保证安装得牢固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客车车载显视屏的固定结构。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可调节的客车显示屏固定支架结构,包括若干内饰支架1和一显示屏支架2,所述显示屏支架2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固定调节孔21,所述显示屏支架2的上部两端都分别设有延展部,该延展部上分别配合开设有第二固定调节孔22和第三固定调节孔23,该第二固定调节孔22和第三固定调节孔23分别通过螺栓与客车骨架上的弧杆3及方钢4相配合调节固定装设,所述内饰支架1预埋装设于客车的内饰上,该内饰支架1用于配合活动嵌挂客车显示屏,所述内饰支架1的中部设有向上延展部,该延展部上开设有第四固定调节孔11,所述内饰支架1通过所述第四固定调节孔11与所述显示屏支架2相配合固定装设连接,所述第四固定调节孔11与第一固定调节孔21相配合交汇叠贴设置,且该第四固定调节孔11与第一固定调节孔21通过螺栓相调节锁紧固定。更进一步,所述第四固定调节孔11与所述第一固定调节孔21相垂直交汇叠贴设置。更进一步,所述内饰支架1有三个,呈并列间隔布设。更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调节孔21、第二固定调节孔22、第三固定调节孔23以及第四固定调节孔11分别呈一长条孔状结构。更进一步,所述显示屏支架2的截面呈一“Y”字型结构设置。通过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显示屏支架,并将该显示屏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到客车的弧杆预埋的螺母上,显示屏支架上的固定调节孔能调节该支架在车长方向的位置;再通过在客车顶内饰的内表面预埋内饰支架,该内饰支架和显示屏支架上都带有固定调节孔,两个长条孔状的固定调节孔的交汇处通过螺栓固定。内饰支架和显示屏支架间若存在缝隙,或二者的安装平面不平行,可通过固定调节孔的调节来消除误差。两个支架相互锁紧后,再将显示屏固定到内饰支架上。这样,不仅能保证显示屏安装完后和内饰表面贴合,而且通过显示屏支架固定到骨架上后,又能保证安装得牢固可靠。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于此,凡是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地改进,均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客车显示屏固定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内饰支架和一显示屏支架,所述显示屏支架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固定调节孔,所述显示屏支架的上部两端都分别设有延展部,该延展部上分别配合开设有第二固定调节孔和第三固定调节孔,该第二固定调节孔和第三固定调节孔分别通过螺栓与客车骨架上的弧杆及方钢相配合调节固定装设,所述内饰支架预埋装设于客车的内饰上,该内饰支架用于配合活动嵌挂客车显示屏,所述内饰支架的中部设有向上延展部,该延展部上开设有第四固定调节孔,所述内饰支架通过所述第四固定调节孔与所述显示屏支架相配合固定装设连接,所述第四固定调节孔与第一固定调节孔相配合交汇叠贴设置,且该第四固定调节孔与第一固定调节孔通过螺栓相调节锁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客车显示屏固定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内饰支架和一显示屏支架,所述显示屏支架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固定调节孔,所述显示屏支架的上部两端都分别设有延展部,该延展部上分别配合开设有第二固定调节孔和第三固定调节孔,该第二固定调节孔和第三固定调节孔分别通过螺栓与客车骨架上的弧杆及方钢相配合调节固定装设,所述内饰支架预埋装设于客车的内饰上,该内饰支架用于配合活动嵌挂客车显示屏,所述内饰支架的中部设有向上延展部,该延展部上开设有第四固定调节孔,所述内饰支架通过所述第四固定调节孔与所述显示屏支架相配合固定装设连接,所述第四固定调节孔与第一固定调节孔相配合交汇叠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稚君陈立新常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