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种车射手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814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种车射手座椅,涉及特种车座椅领域,用于解决目前车内结构固定的座椅限制了可堆放物资空间的问题。包括靠背、坐垫和脚撑,脚撑安装于坐垫底部并与坐垫通过螺栓连接,靠背下端与坐垫靠近靠背侧设置有固定板,靠背与坐垫通过固定板连接,靠背两侧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内侧与靠背固定连接,外侧与固定板连接,第一连接板与固定板连接处在由外向内插入扁头螺栓,扁头螺栓尾部位置开有通孔,通孔内插入开口销。本技术方案通过在靠背与坐垫连接处设置固定板,所述靠背两侧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固定板旋转连接,通过上下扳动靠背实现靠背的可折叠,车内空间明显增大。

A shooter seat for special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种车射手座椅
本技术涉及特种车座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种车射手座椅。
技术介绍
所谓特种车是指用于执行特别任务的专用车辆,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有的特种车在进行作业时,需要运送大量的物资,此时车内结构固定的座椅限制了可堆放物资的空间,因此需要结构合理的座椅,在特种车运送物资时提供足够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特种车射手座椅,在靠背下端与坐垫靠近靠背一侧设置有固定板,靠背与坐垫通过固定板连接,靠背两侧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固定板旋转连接,可通过上下扳动靠背可实现靠背的可折叠,车内空间明显增大。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特种车射手座椅,包括靠背、坐垫和脚撑,所述脚撑安装于坐垫底部并与坐垫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靠背下端与坐垫靠近靠背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靠背与坐垫通过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贴于靠背和坐垫外侧,所述靠背两侧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内侧与靠背固定连接,外侧与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固定板连接处在由外向内插入扁头螺栓,所述扁头螺栓尾部位置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入开口销。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所述靠背下端与坐垫靠近靠背一侧设置有固定板,并且靠背与坐垫通过固定板连接,固定板贴于靠背和坐垫外侧,靠背与坐垫通过固定板连接起来,组成座椅的基本结构,在靠背两侧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内侧与靠背固定连接,外侧与固定板连接,第一连接板与固定板连接处在由外向内插入扁头螺栓,所述扁头螺栓尾部位置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入开口销,向下扳动靠背,靠背以扁头螺栓杆部为中心轴向下翻折至坐垫,实现靠背的可折叠功能。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板内侧设置有第一拉簧,所述第一拉簧一端安装在第一连接板上,另一端安装在固定板上,第一拉簧在靠背折叠过程中起缓冲作用,避免靠背向下翻折碰撞坐垫,保护人身安全并且防止座椅被损坏。进一步限定,所述坐垫靠近靠背一侧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下端与坐垫固定连接,上端与固定板旋转连接,坐垫可实现上下翻折,座椅功能越多,驾乘人员在作业时更灵活。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板内侧设置有第二拉簧,所述第二拉簧一端安装在第二连接板上,另一端安装在固定板上,第二拉簧在坐垫折叠过程中起缓冲作用,避免坐垫上下翻折时产生碰撞,保护人身安全并且防止座椅被损坏。进一步限定,所述靠背上设置有安全带,所述安全带可伸缩且端部与靠背固定连接,可以使用斜拉式或双背式,这样在作业过程中,防止驾乘人员因车体摇晃而被甩下座椅,排除安全隐患。进一步限定,所述靠背上部设有头枕,所述头枕下端插入靠背上端,头枕能在特种车摇晃时对人体头部起到缓冲作用,驾乘人员的头部得以保护。进一步限定,所述脚撑呈U形管状且向外倾斜设置,所述脚撑上部两侧分别设有支脚齿板和支脚板,所述支脚齿板和支脚板上端通过螺栓与坐垫下端连接,下端与脚撑端部旋转连接,所述支脚齿板与脚撑之间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一端与支脚齿板卡接,一端与脚撑贴合,脚撑前后移动时,带动活动杆伸缩,驾乘人员可根据自身情况来调整脚撑位置,提高座椅的舒适度。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靠背与坐垫连接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在靠背两侧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固定板连接处在由外向内插入扁头螺栓,扁头螺栓尾部位置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入开口销,向下扳动靠背,靠背以扁头螺栓杆部中心轴向下翻折至坐垫,实现靠背的可折叠功能,靠背可折叠之后,车内空间明显增大,在执行任务时车内能放下更多物资。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用特种车射手座椅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特种车射手座椅的右视图;图4为本实用特种车射手座椅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特种车射手座椅的拉簧连接方式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靠背;2、坐垫;3、脚撑;4、固定板;5、第一连接板;6、扁头螺栓;7、通孔;8、开口销;9、第一拉簧;10、第二连接板;11、第二拉簧;12、安全带;13、头枕;14、支脚齿板;15、支脚板;16、活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2、3、4、5所示,一种特种车射手座椅,包括靠背1、坐垫2和脚撑3,所述脚撑3安装于坐垫2底部并与坐垫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靠背1下端与坐垫2靠近靠背1一侧设置有固定板4,所述靠背1与坐垫2通过固定板4连接,所述固定板4贴于靠背1和坐垫2外侧,所述靠背1两侧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5,所述第一连接板5内侧与靠背1固定连接,外侧与固定板4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5与固定板4连接处在由外向内插入扁头螺栓6,所述扁头螺栓6尾部位置开有通孔7,所述通孔7内插入开口销8;所述固定板4内侧设置有第一拉簧9,所述第一拉簧9一端安装在第一连接板5上,另一端安装在固定板4上;所述坐垫2靠近靠背1一侧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0,所述第二连接板10下端与坐垫2固定连接,上端与固定板4旋转连接;所述固定板4内侧设置有第二拉簧11,所述第二拉簧11一端安装在第二连接板10上,另一端安装在固定板4上;所述靠背1上设置有安全带12,所述安全带12可伸缩且端部与靠背1固定连接;所述靠背1上部设有头枕13,所述头枕13下端插入靠背1上端;所述脚撑3呈U形管状且向外倾斜设置,所述脚撑3上部两侧分别设有支脚齿板14和支脚板15,所述支脚齿板14和支脚板15上端通过螺栓与坐垫2下端连接,下端与脚撑3端部旋转连接,所述支脚齿板14与脚撑3之间设有活动杆16,所述活动杆16一端与支脚齿板14卡接,一端与脚撑3贴合。本实施例中,脚撑3安装于坐垫2底部并与坐垫2通过螺栓连接,靠背1与坐垫2连接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4,形成基本的座椅结构;固定板4贴于靠背1和坐垫2外侧,靠背1两侧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5,第一连接板5内侧与靠背1固定连接,外侧与固定板4连接,第一连接板5与固定板4连接处在由外向内插入扁头螺栓6,扁头螺栓6尾部位置开有通孔7,通孔7内插入开口销8,开口销8防止扁头螺栓6滑落,向下扳动靠背1,靠背1以扁头螺栓6杆部为中心轴向下翻折至坐垫2,实现靠背1的可折叠功能;固定板4内侧设置有第一拉簧9,所述第一拉簧9一端安装在第一连接板5上,另一端安装在固定板4上,第一拉簧9在靠背1折叠过程中起缓冲作用,避免靠背1向下翻折碰撞坐垫2,保护人身安全并且防止座椅被损坏;所述坐垫2靠近靠背1一侧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0,所述第二连接板10下端与坐垫2固定连接,上端与固定板4旋转连接,连接方式也可与第一连接板5和固定架4的连接方式相同,坐垫2可实现上下翻折,座椅功能越多,驾乘人员在作业时更灵活;所述固定板4内侧设置有第二拉簧11,所述第二拉簧11一端安装在第二连接板10上,另一端安装在固定板4上,第二拉簧11在坐垫2折叠过程中起缓冲作用,避免坐垫2上下翻折时产生碰撞,保护人身安全并且防止座椅被损坏;所述靠背1上设置有安全带12,所述安全带12可伸缩且端部与靠背1固定连接,可以使用斜拉式或双背式,这样在作业过程中,防止驾乘人员因车体摇晃而被甩下座椅,排除安全隐患;所述靠背1上部设有头枕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种车射手座椅,包括靠背(1)、坐垫(2)和脚撑(3),所述脚撑(3)安装于坐垫(2)底部并与坐垫(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靠背(1)下端与坐垫(2)靠近靠背(1)一侧设置有固定板(4),所述靠背(1)与坐垫(2)通过固定板(4)连接,所述固定板(4)贴于靠背(1)和坐垫(2)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两侧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5),所述第一连接板(5)内侧与靠背(1)固定连接,外侧与固定板(4)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5)与固定板(4)连接处在由外向内插入扁头螺栓(6),所述扁头螺栓(6)尾部位置开有通孔(7),所述通孔(7)内插入开口销(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种车射手座椅,包括靠背(1)、坐垫(2)和脚撑(3),所述脚撑(3)安装于坐垫(2)底部并与坐垫(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靠背(1)下端与坐垫(2)靠近靠背(1)一侧设置有固定板(4),所述靠背(1)与坐垫(2)通过固定板(4)连接,所述固定板(4)贴于靠背(1)和坐垫(2)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两侧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5),所述第一连接板(5)内侧与靠背(1)固定连接,外侧与固定板(4)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5)与固定板(4)连接处在由外向内插入扁头螺栓(6),所述扁头螺栓(6)尾部位置开有通孔(7),所述通孔(7)内插入开口销(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车射手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内侧设置有第一拉簧(9),所述第一拉簧(9)一端安装在第一连接板(5)上,另一端安装在固定板(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车射手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2)靠近靠背(1)一侧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0),所述第二连接板(10)下端与坐垫(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宏清段勇刚甘怀明张自涛尧宗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世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