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翻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733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翻炒装置,包括温控箱体,温控箱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填充有保温层,并内置有加热元件,温控箱体内设置有罐体,罐体的左侧壁底部设有可封闭的出料口,罐体的右侧壁上设有可封闭的进料口,罐体右侧壁的中心处固定有转轴,温控箱体的右侧设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减速箱及第一电机,罐体内沿轴向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上均匀交错设有若干搅拌桨,温控箱体的左侧设有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的第二电机,温控箱体左侧底部连接有排料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温控箱体保证翻炒温度恒定,通过罐体转动和搅拌轴转动间歇工作,使翻炒更均匀,可一次性炒制大量茶叶,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茶叶的翻炒效果和加工效率。

A tea stir fr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翻炒装置
本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翻炒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由于茶叶具有很多的保健作用,因此,茶叶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饮品。然而,刚采摘下来的茶叶是不能直接用来泡饮的,在茶叶制作的几道工序中,翻炒的步骤是极其关键的,茶叶的翻炒效果很大程度地决定了茶叶的质量。目前,传统茶叶的翻炒是采用人工进行翻炒,这种翻炒方式不仅很容易使得茶叶翻炒不均匀,而且因为不好控制火候而很容易将茶叶炒糊,并且翻炒的不是很均匀。相对于传统的灶台烘炒,有些茶叶加工采用机械化加工设备,虽解决了烘炒时的温度调控,但机械化加工设备一次性炒制的量有限,因为量多又会造成受热不均匀,炒制效果不稳定,从而致使茶叶加工效率低,无法大规模、大量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翻炒装置,翻炒均匀且效率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茶叶翻炒装置,包括筒状的温控箱体,且温控箱体的左、右两端敞口,所述温控箱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填充有保温层,并内置有加热元件;温控箱体内设置有圆柱形的罐体,且罐体的轴向中心线与温控箱体的轴向中心线重合,罐体的左侧壁底部设有可封闭的出料口,罐体的右侧壁上设有可封闭的进料口;罐体右侧壁的中心处固定有转轴,温控箱体的右侧设有减速箱,所述减速箱的输出端与转轴耦合连接,减速箱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一电机;罐体内沿轴向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左端穿过并伸出罐体的左侧壁,搅拌轴的右端延伸至罐体的右侧壁,且搅拌轴的右端与罐体的右侧壁转动连接,搅拌轴上均匀交错设有若干呈L形的搅拌桨,温控箱体的左侧设有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的第二电机;温控箱体左侧底部连接有排料斗。优选地,罐体的右侧壁上设有可封闭的通风口。优选地,罐体的左侧壁上设有观察窗。优选地,温控箱体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温控箱体的支脚。优选地,所述排料斗的纵截面呈直角梯形,且排料斗的进口大于排料斗的出口。本技术结构紧凑,采用温控箱体保证翻炒温度恒定,通过罐体转动和搅拌轴转动间歇工作,使翻炒更均匀,可一次性炒制大量茶叶,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茶叶的翻炒效果和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茶叶翻炒装置,包括筒状的温控箱体1,且温控箱体1的左、右两端敞口,所述温控箱体1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填充有保温层2,并内置有加热元件3,温控箱体1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温控箱体1的支脚14。温控箱体1内设置有圆柱形的罐体4,且罐体4的轴向中心线与温控箱体1的轴向中心线重合,罐体4的左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处安装有用于封闭出料口的第一盖板7,罐体4的左侧壁的上部设有观察窗8,罐体4右侧壁的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安装有用于封闭进料口的第二盖板5,罐体4的右侧壁的下部设有可封闭的通风口6。罐体4右侧壁的中心处固定有转轴11,转轴11的轴向中心线与罐体4的轴向中心线重合,温控箱体1的右侧设有减速箱12,所述减速箱12的输出端与转轴11耦合连接,减速箱12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一电机13。罐体4内沿轴向设有搅拌轴9,所述搅拌轴9的左端穿过并伸出罐体4的左侧壁,且搅拌轴9与罐体4的左侧壁是转动连接,温控箱体1的左侧安装固定有用于驱动搅拌轴9转动的第二电机16;搅拌轴9的右端延伸至罐体4的右侧壁,且搅拌轴9的右端与罐体4的右侧壁转动连接;搅拌轴9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呈L形的搅拌桨10,且所述搅拌桨10呈上下交错设置。温控箱体1左侧底部连接有排料斗15,所述排料斗15的纵截面呈直角梯形,且排料斗15的进口大于排料斗15的出口。上述翻炒装置使用时,先打开第二盖板5,关闭第一盖板7,从进料口倒入一定量的茶叶(最好不超过罐体4体积的1/2),然后调节温控箱体1对罐体4进行加热,间歇打开第一电机13、第二电机16,使罐体4和搅拌轴9间歇转动,这样茶叶搅拌更均匀,期间,可根据情况打开通风口6排气。罐体4的转动结合L形搅拌桨10的搅动,不会损伤茶叶,使罐体4内的茶叶得到充分地搅拌翻炒。翻炒完成后,使罐体4转动至出料口位于罐体4左侧壁底部,打开第一盖板7及通风口6,将通风口6连接风机管道,通过向罐体4内吹气,将罐体4内的茶叶吹至排料斗15,在排料斗15的出口收集即可。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的温控箱体,且温控箱体的左、右两端敞口,所述温控箱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填充有保温层,并内置有加热元件;温控箱体内设置有圆柱形的罐体,且罐体的轴向中心线与温控箱体的轴向中心线重合,罐体的左侧壁底部设有可封闭的出料口,罐体的右侧壁上设有可封闭的进料口;罐体右侧壁的中心处固定有转轴,温控箱体的右侧设有减速箱,所述减速箱的输出端与转轴耦合连接,减速箱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一电机;罐体内沿轴向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左端穿过并伸出罐体的左侧壁,搅拌轴的右端延伸至罐体的右侧壁,且搅拌轴的右端与罐体的右侧壁转动连接,搅拌轴上均匀交错设有若干呈L形的搅拌桨,温控箱体的左侧设有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的第二电机;温控箱体左侧底部连接有排料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的温控箱体,且温控箱体的左、右两端敞口,所述温控箱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填充有保温层,并内置有加热元件;温控箱体内设置有圆柱形的罐体,且罐体的轴向中心线与温控箱体的轴向中心线重合,罐体的左侧壁底部设有可封闭的出料口,罐体的右侧壁上设有可封闭的进料口;罐体右侧壁的中心处固定有转轴,温控箱体的右侧设有减速箱,所述减速箱的输出端与转轴耦合连接,减速箱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一电机;罐体内沿轴向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左端穿过并伸出罐体的左侧壁,搅拌轴的右端延伸至罐体的右侧壁,且搅拌轴的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王飞刘素敏王倩王喜萍陈雅琪高娟梁永华高健梅雷宋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金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