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理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332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理条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有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理条锅,理条锅底部设有加热系统,理条锅包括若干U型槽,U型槽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侧板及后侧板,前侧板与后侧板之间沿前后方向设有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前侧板、第一横杆、后侧板及第二横杆顺次连接形成安装框,底座上设有用于支撑安装框的支撑架,每个U型槽内均沿前后方向设有理条辊,所述理条辊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侧板及后侧板转动连接,理条锅的前侧设有收集槽,收集槽的左端连接有排料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理条锅的传动机构结构紧凑、加速快、运动平稳,理条辊的设置使茶叶具有更多撞击机会,提高了茶叶的理条效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A tea slit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理条机
本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理条机。
技术介绍
茶叶理条作为茶叶制作的一道工序,对茶叶品质优劣起着重要的作用。茶叶是由许多化学成分组成的有机体,包括水分、灰分、多酚类化合物、蛋白质、酶、氨基酸等,理条时茶叶在热辐射作用下均匀受热并散失水分,软化组织,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型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茶叶中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使茶叶香气得到改善,理条过程中适当散发部分水分和低沸点的青臭气,并使内含物发生一系列热解转化,从而基本上形成茶叶的色、香、味品质特征。可见,理条既可以获得所需的茶叶品质,又可以为下一道工序的加工创造条件,茶叶的品种很多,无论是哪种茶叶的初制,理条工序都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人们对茶叶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理条机也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创新,目前为止已经开发出多款的理条机械,而且种类越来越丰富,可供选择的范围比较大,而理条机的研制基本是集中在供热和结构的创新上。我国茶叶机械化的起步较晚,与其它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目前常见的理条机主要有锅式理条机、滚筒式理条机和振动式理条机等。锅式理条机采取往复运动措施,槽锅内茶叶在热辐射作用下均匀受热并散失水分,挥发青草气味,软化组织,同时由于惯性力的作用,茶叶沿着锅体轨迹被摩擦挤压,翻滚成条。但是,由于茶叶质量较轻,现有的茶叶理条机使用时,茶叶与槽壁的接触概率有限,使理条性能降低,茶叶加工后的品质、色香存在不足,同时也造成能耗上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理条机,使茶叶具有更多机会撞击锅槽侧壁,从而提高茶叶的理条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茶叶理条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有水平的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可左右往返运动的理条锅,所述理条锅包括若干沿前后方向布置的U型槽,理条锅底部设有加热系统;所述U型槽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侧板及后侧板,前侧板与后侧板之间沿前后方向设有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且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分别位于理条锅的左、右两侧,前侧板、第一横杆、后侧板及第二横杆顺次连接形成安装框,底座上设有用于支撑安装框的支撑架;每个U型槽内均沿前后方向设有理条辊,所述理条辊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侧板及后侧板转动连接,机架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链轮链条传动机构驱动理条辊转动;理条锅的前侧设有收集槽,收集槽的左端延伸至底座的左端并连接有排料斗。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第一架体及两个第二架体,两个第一架体分别位于第一横杆的前、后两端,且第一横杆压于第一架体的顶部,两个第二架体分别位于第二横杆的前、后两端,且第二横杆与第二架体转动连接。进一步,底座后侧安装有油缸,所述油缸向左上方倾斜,且油缸的活塞杆上端与后侧板铰接,油缸的缸体底部与底座铰接。优选地,所述理条锅由非圆齿轮-连杆传动机构实现左右往返运动。本技术选择非圆齿轮-连杆传动机构作为理条锅的传动机构,结构紧凑、加速快、运动平稳,通过在U型槽内加设理条辊,在U型槽相对于底座左右运动时,理条辊相对于底座只发生转动,相当于理条辊相对于U型槽左右运动且转动,这样可使茶叶具有更多撞击机会,从而提高茶叶的理条效果,理条完成后,使用油缸将安装框抬起,将茶叶扫入收集槽,最后从排料斗排出即可,省时省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去掉底座及机架)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安装框及理条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茶叶理条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定有水平的底座2,底座2上设置有可左右往返运动的理条锅3,所述理条锅3由非圆齿轮-连杆传动机构6实现左右往返运动;所述非圆齿轮-连杆传动机构6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非圆齿轮及第二非圆齿轮,第二非圆齿轮上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理条锅3的底部铰接,通过电机驱动第一非圆齿轮转动,第二非圆齿轮随之转动,拉动连接杆,从而牵动理条锅3左右运动;其中,非圆齿轮-连杆传动机构6的安装连接采用机械领域常规手段即可。所述理条锅3包括若干沿前后方向布置的U型槽9,理条锅3底部设有用于给U型槽9加热的加热系统8,所述加热系统8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即可,并非本专利技术创新所在,故不再详细赘述。理条锅3的前侧设有收集槽16,收集槽16的左端延伸至底座2的左端并连接有排料斗5。所述U型槽9的前、后两侧分别靠接有前侧板18及后侧板4,且U型槽9的前、后两端通过前侧板18及后侧板4封闭;前侧板18与后侧板4之间沿前后方向设有第一横杆15及第二横杆12,且第一横杆15及第二横杆12分别位于理条锅3的左、右两侧,且第一横杆15与理条锅3之间的间距、第二横杆12与理条锅3之间的间距均不阻碍理条锅3左右运动,前侧板18、第一横杆15、后侧板4及第二横杆12顺次连接形成安装框。底座2上设有用于支撑安装框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第一架体14及两个第二架体13;所述第一横杆15的前、后两端分别穿过前侧板18及后侧板4,两个第一架体14分别位于第一横杆15的前、后两端,且第一横杆15的前、后两端分别压于前、后两个第一架体14的顶部;所述第二横杆12的前、后两端分别穿过前侧板18及后侧板4,第二横杆12与前侧板18及后侧板4转动连接,两个第二架体13分别位于第二横杆12的前、后两端,且第二横杆12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后两个第二架体13转动连接。底座2后侧安装有油缸7,所述油缸7向左上方倾斜,且油缸7的活塞杆上端与后侧板4铰接,油缸7的缸体底部与底座2铰接。每个U型槽9内均沿前后方向设有理条辊17,所述理条辊17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侧板18及后侧板4转动连接;所述理条辊17的顶部低于U型槽9的上端口,理条辊17的底部与槽底之间的间距不小于U型槽9槽深的1/2,且理条辊17需保证不阻碍理条锅3左右运动。理条辊17的后端穿过并伸出后侧板4,且理条辊17伸出后侧板4的端部安装有链轮10,位于最右侧的链轮10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电机,所有理条辊17后端的链轮10上绕设有链条圈11,从而实现所有理条辊17的同步转动。上述茶叶理条机使用时,理条锅3左右往返运动,理条辊17在U型槽9内转动,U型槽9内的茶叶会在左右往返的惯性下与U型槽9壁、理条辊17碰撞,理条辊17相对于U型槽9左右运动且转动,会使茶叶具有更多撞击机会,提高茶叶的理条效果,又不会破坏茶叶。理条完成后,使用油缸7将安装框抬起,将茶叶扫入收集槽16,最后从排料斗5排出即可。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理条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有水平的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可左右往返运动的理条锅,所述理条锅包括若干沿前后方向布置的U型槽,理条锅底部设有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侧板及后侧板,前侧板与后侧板之间沿前后方向设有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且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分别位于理条锅的左、右两侧,前侧板、第一横杆、后侧板及第二横杆顺次连接形成安装框,底座上设有用于支撑安装框的支撑架;每个U型槽内均沿前后方向设有理条辊,所述理条辊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侧板及后侧板转动连接,机架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链轮链条传动机构驱动理条辊转动;理条锅的前侧设有收集槽,收集槽的左端延伸至底座的左端并连接有排料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理条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有水平的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可左右往返运动的理条锅,所述理条锅包括若干沿前后方向布置的U型槽,理条锅底部设有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侧板及后侧板,前侧板与后侧板之间沿前后方向设有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且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分别位于理条锅的左、右两侧,前侧板、第一横杆、后侧板及第二横杆顺次连接形成安装框,底座上设有用于支撑安装框的支撑架;每个U型槽内均沿前后方向设有理条辊,所述理条辊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侧板及后侧板转动连接,机架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链轮链条传动机构驱动理条辊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雅琪王飞刘素敏王倩王鑫王喜萍高娟梁永华高健梅雷宋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金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