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机动车辆的踏板仿真器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7年3月1日提交的德国专利申请102017104278.4和2017年11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587,067的权益,这些文献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踏板仿真器,并且尤其涉及用于提供反作用力到线控制动系统和包括加速器踏板和离合器踏板的其它应用的踏板的踏板仿真器。
技术介绍
机动车辆能够包括线控制动系统,其中,在制动踏板处电子地确定制动要求。线控制动系统提供了许多优于常规制动系统的优点,包括重量优点和车辆封装(packaging)空间的减少,以及能够容易集成到防抱死制动系统和再生制动系统中。一些线控制动系统提供不同于在常规制动系统中感受到的制动踏板感觉的制动踏板感觉。例如,常规制动系统提供反作用力,除了其它因素之外,由于在制动主缸中的非线性反力,该反作用力通常随着制动踏板被压低而变化。相应地,制动踏板仿真器已经被开发用于线控制动系统,以模拟期望的反作用力和复制常规制动系统的感觉。现有的制动踏板仿真器通常包括弹簧活塞和/或液压活塞,其逐渐地对抗制动踏板的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踏板仿真器,包括:外壳体(22、104),所述外壳体(22、104)限定中心开口;仿真器活塞(28、102),所述仿真器活塞(28、102)延伸通过所述中心开口;阻尼器(46、D1),所述阻尼器(46、D1)操作地联接到所述仿真器活塞(28、102);第一弹簧(34、S1),所述第一弹簧(34、S1)围绕所述阻尼器(46、D1)同心设置;第二弹簧(38、S2),所述第二弹簧(38、S2)围绕所述第一弹簧(34、S1)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弹簧(34、S1)、所述第二弹簧(38、S2)以及所述阻尼器(46、D1)并联连接;第三弹簧(56、S3),所述第三弹簧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01 DE 102017104278.4;2017.11.16 US 62/5870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踏板仿真器,包括:外壳体(22、104),所述外壳体(22、104)限定中心开口;仿真器活塞(28、102),所述仿真器活塞(28、102)延伸通过所述中心开口;阻尼器(46、D1),所述阻尼器(46、D1)操作地联接到所述仿真器活塞(28、102);第一弹簧(34、S1),所述第一弹簧(34、S1)围绕所述阻尼器(46、D1)同心设置;第二弹簧(38、S2),所述第二弹簧(38、S2)围绕所述第一弹簧(34、S1)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弹簧(34、S1)、所述第二弹簧(38、S2)以及所述阻尼器(46、D1)并联连接;第三弹簧(56、S3),所述第三弹簧(56、S3)与所述第一弹簧(34、S1)、所述第二弹簧(38、S2)以及所述阻尼器(46、D1)串联连接,其中,所述踏板仿真器适于在所述仿真器活塞(22、102)的行程的第一部分期间提供第一力响应,在所述仿真器活塞(22、102)的行程的第二部分期间提供第二力响应,以及在所述仿真器活塞(22、102)的行程的第三部分期间提供第三力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仿真器,其中,所述第一弹簧(46、S1)和所述第二弹簧(38、S2)是螺旋弹簧,并且所述第三弹簧(56、S3)是波形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仿真器,还包括与所述阻尼器(46、D1)串联的弹性体弹簧元件(62、S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仿真器,还包括在所述外壳体(22、104)内的非接触位置传感器(72、74),以检测所述仿真器活塞(28、102)的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仿真器,还包括在所述外壳体(22、104)内的非接触力传感器,以检测应用到所述仿真器活塞(28、102)的力输入。6.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踏板仿真器,包括:外壳体(22),所述外壳体(22)用于将所述踏板仿真器安装到车辆结构;控制杆(24),所述控制杆(24)用于将所述踏板仿真器安装到车辆踏板,其中,所述控制杆(24)相对于所述外壳体(22)能够运动;以及在其间的并联线路,所述并联线路包括第一弹簧(34)与第二弹簧(42)串联作为第一串联线路,所述并联线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串联线路并联连接的阻尼器(46)以及滞后产生系统(30、4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踏板仿真器,其中,所述并联线路包括至少两个弹簧(38、44)的第二串联线路,所述第二串联线路与所述第一串联线路、所述阻尼器(46)以及所述滞后产生系统(30、40)并联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踏板仿真器,其中,所述第一串联线路的所述弹簧(34、42)以及所述第二串联线路的所述弹簧(38、44)将所述控制杆(24)偏压在所述踏板仿真器的静止位置中。9.根据权利要求7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踏板仿真器,其中,所述第一串联线路的所述弹簧(34、42)以及所述第二串联线路的所述弹簧(38、44)中的每一个至少部分地具有线性弹簧特性或渐进弹簧特性。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踏板仿真器,其中,所述第一串联线路的每一个弹簧(34、42)以力传递方式布置在两个支承部件(30、32、52)之间,所述两个支承部件(30、32、52)彼此对应,并且所述两个支承部件(30、32、52)引导所述弹簧(32、42)的弹簧行程限制。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踏板仿真器,还包括具有渐进弹簧特性的附加弹簧(92),所述附加弹簧(92)被定位成接合所述支承部件(32)中的一个。12.根据权利要求6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踏板仿真器,其中,所述滞后产生系统(30、40)是摩擦系统,所述摩擦系统具有至少两个摩擦接合的摩擦配合件(30、40),所述摩擦配合件(30、40)形成有相互对应的摩擦表面(64、66)。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踏板仿真器,其中,所述摩擦系统在所述踏板仿真器的所述静止位置中被预张紧,使得所述相互对应的摩擦表面(64、66)彼此压靠。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踏板仿真器,其中,所述摩擦配合件(30、40)的所述相互对应的摩擦表面(64、66)平行于第一串联连接的所述弹簧(34、42)的弹簧力的方向,并且其中,所述对应弹簧力被偏转90°以推动所述摩擦配合件(30、40)紧靠彼此。15.根据权利要求6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踏板仿真器,还包括位移传感器(72、74),以用于检测在所述外壳体(22)和所述控制杆(24)之间的相对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奥斯特梅尔,H伊尔勒,M伊尔甘格,DM伯克,KJ纳德奥,
申请(专利权)人:黑拉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