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邢毅栋专利>正文

大口径输气管道用双插板隔断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682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口径输气管道用双插板隔断阀,其结构是在机架上固定有阀座相对的定阀体和动阀体,定阀体的中部外凸,凸起部的上部连通阀箱。在阀箱上部通过支架支撑连接的暗板升降机构与阀箱内可封堵定阀体的暗插板通过阀杆相接。在动阀体的中部连接有波纹管,在动阀体的外部机架上接有控制动阀体的夹紧松开机构。在机架上部连接的明板升降机构通过连接件与可插接在两阀体阀座之间的明插板相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取代原有大口径输气管道上的蝶阀和眼镜阀的配合结构,使得操作程序简化,控制时间缩短,开关速度提高,阀门综合成本降低,操作平台的铺设长度可减少一半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平密封面的阀门阀,具体地说是一种大口径输气管道用双插板隔断阀
技术介绍
在钢铁、冶金、焦化等行业的大口径煤气输送管道上用于隔断煤气的阀门通常是有两个前边一个蝶阀,后面一个眼镜阀。使用时,是先关闭蝶阀,使管道中的煤气大量被截断;然后再关闭眼镜阀,使管道中的煤气被完全阻断。这种双阀门设置的缺点,一是现场所建的操作平台大,造价高。因为操作平台既要建在两个阀门的下部,而且还要建在二者的中间部分。这就使操作平台一般要有10米左右的长度。二是阀门成本高。两个阀门各自独立,自成一个整体,且各有一套防爆控制系统(手动除外),综合成本高。三是阀门启闭用时长。因为两个阀门的启闭需分别控制和操作,因而占用时间较长。特别是在有管道残留煤气外溢的情况下,操作时间的加长,无疑直接增加了阀门操作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构成事故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大口径输气管道用双插板隔断阀,以克服现有双阀门配合形式存在的缺陷,实现安全、快捷、方便的使用需要。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大口径输气管道用双插板隔断阀是在机架上固定有阀座相对的定阀体和动阀体,定阀体的中部外凸,凸起部的上部连通阀箱。在阀箱上部通过支架支撑连接的暗板升降机构与阀箱内可封堵定阀体的暗插板通过阀杆相接。在动阀体的中部连接有波纹管,在动阀体的外部机架上接有控制动阀体的夹紧松开机构。在机架上部连接的明板升降机构通过连接件与可插接在两阀体阀座之间的明插板相接。本专利技术双插板隔断阀中的定阀体上的凸起部,使得在定阀体内部产生一个变径段,与暗插板相对的变径平面即构成定阀体的内阀座密封面。当暗插板在暗板升降机构控制下从阀箱下降到定阀体内时,暗插板与内阀座相贴合,封住定阀体,从而可使管道中的大量煤气基本被截断。当暗插板被提升到上部阀箱内时,定阀体即为开通状态。由于定阀体、阀箱等组成了一个封闭的壳体,因而暗插板在开启或关闭的升、降过程中,管道中的煤气均不会对外泄漏。本专利技术双插板隔断阀中的动阀体,由于中部连接波纹管而使阀座端在夹紧松开机构控制下,可有适量的伸缩。当动阀体的阀座与定阀体的阀座直接压紧贴合时,为动阀体的开通状态。当动阀体在夹紧松开机构控制下,回缩一定距离,明插板在明板升降机构控制下,插入定阀体与动阀体之间,夹紧松开机构再反向工作,将明插板压紧贴合在两阀座之间时,为动阀体的关断闭合状态。可将管道中的煤气完全隔断,无外漏。本专利技术的设计要点是在一个阀门上设置了一明一暗两个插板,通过暗插板与定阀体中的内阀座的配合,将管道中的煤气基本截断;通过明插板与动、定两阀体间的阀座的配合,将管道中的煤气完全隔断。这样就通过一个阀门实现了原来蝶阀和眼镜阀两个阀门的两项功能。其优点在于一是暗插板提升后进入上部阀箱内,不在定阀体内,而且定阀体的内阀座密封面背向介质流动方向,故很少被管道中的介质冲刷磨损,因而可使该部分的密封性能保持长久,提高了本双插板隔断阀的使用寿命。二是由于实现了阀门的合二为一,因而只需配置一套防爆控制系统(手动除外),并节省了两阀门的相应重复部件的使用,简化了结构,使得阀门综合制造成本降低。三是本阀门的启闭转换过程是由一套控制系统控制两个插板的动作实现的,相对于原有两个阀门的分别控制,操作程序简化,控制时间缩短,开关速度明显提高,减少了不安全因素,有利于安全生产,实现了安全、快捷、方便的使用需要。四是在大口径煤气管道的生产现场安装本单一的通断控制阀门后,操作平台的铺设长度可相应减少一半以上,既减少了平台占用面积,又降低了平台造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明插板与两阀体阀座配合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双插板隔断阀的机架4为立式的立方框架结构,其下部左侧固定定阀体6,右侧固定动阀体16。定阀体6的中部有外凸的凸起部,在凸起部的内部左侧变径处形成内阀座10,嵌有密封胶圈。在该凸起部的上部密封连接有阀箱5,阀箱5上部接有支架13,支架上端安装暗板升降机构3。位于阀箱5内的圆形暗插板8的上端接阀杆11。阀杆11的上部穿出阀箱5的上口,与暗板升降机构3相连接。在阀箱5的上口封接有填料机构14,以密封阀箱5的上口。暗板升降机构3通过阀杆11带动暗插板8在封闭的阀箱5和定阀体6内上下移动。如图1、图2所示,在动阀体6中部连接波纹管17,夹紧松开机构1装在动阀体外围的机架4上,以控制动阀体6阀座端的适量伸缩。在机架4上部安装有明板升降机构12,下部挂接明插板2。明插板2位于两阀座对接处的上部。当动阀体16受控回缩,与定阀体6的阀座之间闪开一条缝隙后,明插板即可被控下降,插入两阀座7、18之间。为保证明插板2与两阀座7、18间在压紧贴合后的可靠密封,在明插板2的两面分别设有直径大于阀体内径的密封胶圈19(图4)。这样可以实现明插板与两阀座间的可靠密封,保证阀门关断后的零泄漏。而明插板上的密封胶圈的更换,则可在其提升出阀体之后进行。如图4、5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双插板插板阀中,定阀体6和动阀体16上两相对阀座的外径大于明插板2的外径,在其中一个阀座的密封面上布设有直径大于明插板外径的密封胶圈20。由于在阀体的阀座密封面上嵌有了密封胶圈20,因而可以保证两阀座密封面的间隙在压紧贴合后的可靠密封。另外,由于两阀座7、18的外径大于明插板2的外径,因此当明插板夹在两阀座之间后,就会形成一条环形凹槽,并将在阀座密封面上嵌入的直径大于明插板外径的密封胶圈20全部暴露了出来。只要预先在明插板2的外圈套上一个备用更换的密封胶圈20′,就可以对阀座密封面上的密封胶圈20在需要时进行更换。因为此时两阀体的阀座与盲孔阀板均保持压紧密封状态,没有煤气泄漏,所以可以十分安全、方便地进行更换密封胶圈的操作。由此实现了插板阀在关断截止状态下对开通时所用密封胶圈的及时更换。在这种特定情况下,也就因此可以省去普通眼镜阀中必须配置的通孔阀板。由于通孔阀板的省去,使得配置通孔阀板和盲孔阀板这种双阀板结构的传统眼镜阀的结构得以简化,并且也因此可以将其应用到本隔断阀中,形成双插板、两功能的隔断阀,使得用一个隔断阀取代碟阀、插板阀两个阀门的设想成为可能。本专利技术双插板隔断阀中的明插板2可以是一圆形板体,顶部焊接可与明板升降机构12连接的连接杆或连接板。明插板2的另一种结构是在环形阀圈2a内侧封接芯板2b,阀圈上部接连接板(或连接板)2c,连接板的上部与明板升降机构12相接。在芯板2b上还可焊接几块加强筋板,以提高明插板的抗挠度。这样,明插板的整体重量就可显著下降,节省钢材用量。在上述各种双插板隔断阀的结构基础上,如图1所示,在机架4上相对明插板2两边沿的升降位置处设置有导向机构15。这样就可以使明插板2沿导向机构15上下移动,避免因偏移或晃动等原因而与阀座的触碰,使明插板2两面的密封胶圈19避免磕碰损坏。本专利技术中的夹紧松开机构1、暗板升降机构3、明板升降机构12、填料机构14以及导向机构15等,均可采用现有的敞开式眼镜阀以及封闭式插板阀上对应的结构部件组成;也可采用CN01219859.5号“立式眼镜阀”专利中的相应的结构部件制成。为提高暗插板8对定阀体6的隔断密封性,如图1所示,在暗插板8的右面边沿和定阀体6的凸起部的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口径输气管道用双插板隔断阀,其特征在于在于在机架(4)上固定有阀座相对的定阀体(6)和动阀体(16),定阀体(6)的中部外凸,凸起部的上部连通阀箱(5);在阀箱(5)上部通过支架(13)支撑连接的暗板升降机构(3)与阀箱内可封堵定阀体的暗插板(8)通过阀杆(11)相接;在动阀体(16)中部连接波纹管(17),外部机架上接有控制动阀体的夹紧松开机构(1);在机架(4)上部连接的明板升降机构(12)通过连接件与可插接在两阀体阀座之间的明插板(2)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毅栋
申请(专利权)人:邢毅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