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邢毅栋专利>正文

一种闸阀的双阀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6589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阀门装置上的闸阀的双阀杆机构,其结构是在支架上部接有驱动装置,螺杆上部穿接在驱动装置中,所改进之处是将螺杆与阀杆相分离,连接件旋接在螺杆上,连接同一闸板用的两根阀杆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件的两边。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螺杆只旋转、不升降,而阀杆则是通过连接件的带动,实现升降动作。由于连接阀杆的连接件始终是处于支架的架构范围之内,所以不会出现占用上部空间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闸板运行平稳,避免因晃动和磕碰对密封胶圈造成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阀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闸阀的双阀杆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闸阀,根据阀杆是否外露,可分为明杆闸阀和暗杆闸阀两大类。目前在大口径输送煤气管道上使用的闸阀多是明杆闸阀。这是由于明杆闸阀可以通过阀杆所处的位置,从外部直观地看出阀体内闸板的启闭情况和开启高度,并且由于明杆闸阀中的阀杆梯形螺纹部和阀杆螺母均是在闸阀上的阀体和阀盖外部,因而这些部分可以不受管道介质的腐蚀,也不会产生介质中的粉尘和污垢的堆积。另外,明杆闸阀还具有能够润滑、易维护保养和使用安全可靠等暗杆闸阀所不具备的诸多优点。明杆闸阀的基本结构是在阀体的上部连接阀盖,闸板位于阀体和阀盖的空腔中,在阀盖上部连接有支架,支架顶部安装驱动装置,在支架的中心孔和阀盖上的填料函中装有一根竖直的阀杆,阀杆的下段为光杆,其底部连接闸板;阀杆的上段为带螺纹的螺杆,旋接在支架顶部的驱动装置中。上述的阀杆、支架和驱动装置等部分,构成了明杆闸阀的单阀杆升降机构。明杆闸阀虽有许多使用上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明杆闸阀的外形尺寸大,闸阀的阀杆升降机构占用较高的空间,且当阀门开启后,阀杆顶端还要至少上升一个阀体通径尺寸的高度。因此这种较大的空间占用,直接影响到了工厂内输气管道的排布。所以,占用空间大这一缺陷,给明杆闸阀的应用带来一些不便,使用受到一定的局限,由此影响到了明杆闸阀在冶金和焦化等行业中更多场合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闸阀的双阀杆机构,以有效地克服明杆闸阀空间占用大这一缺陷,使明杆闸阀能够应用在冶金和焦化等行业的更多场合。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闸阀的双阀杆机构是在支架上部接有驱动装置,螺杆上部穿接在驱动装置中,所改进之处是将螺杆与阀杆相分离,连接件旋接在螺杆上,连接同一闸板用的两根阀杆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件的两边。本专利技术的设计要点,是将阀杆机构中起连接作用的阀杆光杆段与起升降作用的阀杆螺杆段相分离,分解成为相互独立的阀杆和螺杆;由驱动装置带动的螺杆在支架内只旋转、不升降,而阀杆则是通过在螺杆上旋接并可随螺杆旋转而升降的连接件的带动,实现升降动作。由于连接件只能运行于支架内的螺杆上,这样,无论闸阀内的闸板是处于何种状态,高度如何,连接阀杆顶端的连接件均是处于支架的架构范围之内,因此不会出现因提升闸板而使阀杆上端穿出、占用上部空间的现象,由此即可减少明杆闸阀相应的空间占用。由于闸板是通过连接阀杆随连接件的升降而上下运动的,为了保持闸板在升降过程中的平衡和稳定,所以在本专利技术的阀杆机构中必须设置两个阀杆,并分置于连接件的两边。由此构成了专门适用于明杆闸阀的双阀杆升降机构。本专利技术的使用,使明杆闸阀在保持其全部优点的基础上,扬长避短,空间占用可最少降低一个阀门公称通径尺寸的高度。另外,阀杆机构中双阀杆的设置,还使得闸板在升降过程中的运行更加平稳,避免了原有明杆闸阀因存在升降晃动造成闸板磕碰而对密封胶圈的损坏,由此还可提高明杆闸阀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与阀体和阀盖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在阀体2的上部连接阀盖3,闸板1装在阀体2中。本双阀杆机构是在阀盖3的顶端接有一个框架结构的支架9,支架中部装有螺杆8,螺杆的上端穿过支架9,旋接在固定于支架上部的驱动装置10中。驱动装置10既可以是电机带动的电驱动装置,也可以是包含手轮的手动驱动装置。连接件6为平板状,在中部的中心孔中连接有螺母7,螺母7与螺杆8旋接配合。在连接件6的两边分别固定连接一根阀杆5的顶端,两阀杆5应保持平行,以便于带动闸板顺利升降。阀杆下端与闸板按常规方式相接。图1中,在阀盖3上端设有供阀杆5穿过的两个轴孔,轴孔上接有常规的由填料函、填料和填料压盖等组成的密封件,以对轴孔和升降运动的阀杆进行密封,防止管道中的气体从阀盖顶部顺阀杆外泄。在本双阀杆机构中,螺杆8的下端可以是不与阀盖顶部相接触的自由端,这样可以使两阀杆在轴孔中顺利升降。如果可以保证较好的加工精度,螺杆8的下端可以套接在与阀盖顶端相连接的一个环座中,使螺杆的旋转以及连接件和阀杆的升降更加平稳。如果在环座中再加装一个轴承,支撑在螺杆8的下端,则会使螺杆的旋转更加稳定。权利要求1.一种闸阀的双阀杆机构,在支架(9)上部接有驱动装置(10),螺杆(8)上部穿接在驱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螺杆(8)与阀杆相分离,连接件(6)旋接在螺杆(8)上,连接同一闸板用的两根阀杆(5)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件(6)的两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阀的双阀杆机构,其特征在于螺杆(8)的下端为无接触的自由端。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闸阀的双阀杆机构,其特征在于螺杆(8)的下端套接在与阀盖顶端相连接的环座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闸阀的双阀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环座中装有轴承。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阀门装置上的闸阀的双阀杆机构,其结构是在支架上部接有驱动装置,螺杆上部穿接在驱动装置中,所改进之处是将螺杆与阀杆相分离,连接件旋接在螺杆上,连接同一闸板用的两根阀杆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件的两边。本专利技术中的螺杆只旋转、不升降,而阀杆则是通过连接件的带动,实现升降动作。由于连接阀杆的连接件始终是处于支架的架构范围之内,所以不会出现占用上部空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可使闸板运行平稳,避免因晃动和磕碰对密封胶圈造成的损坏。文档编号F16K3/00GK1743710SQ20051009580公开日2006年3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6日专利技术者邢毅栋 申请人:邢毅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闸阀的双阀杆机构,在支架(9)上部接有驱动装置(10),螺杆(8)上部穿接在驱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螺杆(8)与阀杆相分离,连接件(6)旋接在螺杆(8)上,连接同一闸板用的两根阀杆(5)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件(6)的两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毅栋
申请(专利权)人:邢毅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