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气气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6490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9:01
本申请公开一种板式气气冷却器,包括主框架、内循环风机组、外循环风机组以及板式换热核芯。板式换热核芯包括多个单体板式换热模块。多个单体板式换热模块堆放且固定于主框架内,多个单体板式换热模块的热流层相互连通形成热流通道,多个单体板式换热模块的冷流层相互连通形成冷流通道,冷流通道的两端形成板式换热核芯的冷流进口和热流出口,热流通道的两端形成板式换热核芯的热流进口和冷流出口。内循环风机组固定于主框架,且与热流进口连通。外循环风机组固定于主框架,且与冷流进口连通。本申请提供的板式气气冷却器结构简单,易于维护,能够有效地冷却风力发电机,使得风力发电机稳定运行。

A plate air coo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式气气冷却器
本申请涉及换热冷却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板式气气冷却器。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能源节约已经成为必然和社会共识。而风力发电所产生的电能更好地服务社会,节约能源,但是风力发电机长期运行,必然会有发热严重的问题,所以必须有一款冷却装置可以满足对发电机或发电机舱的冷却。现有技术冷却方案有很多种,我们通常会使用空调装置(中央空调、特种空调等,主要由四大部件构成)来给发热元件或热负荷大的空间冷却,一般能效相对比较高,冷却效果好。然而,风力发电装置一般都处于高海拔(1000-4000m)的地方,环境恶劣,空调在恶劣环境下的不易维护,难以保证风力发电机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板式气气冷却器,该板式气气冷却器结构简单,易于维护,能够有效地冷却风力发电机,使得风力发电机稳定运行。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板式气气冷却器,包括主框架、内循环风机组、外循环风机组以及板式换热核芯。板式换热核芯包括多个单体板式换热模块。多个单体板式换热模块堆放且固定于主框架内,多个单体板式换热模块的热流层相互连通形成热流通道,多个单体板式换热模块的冷流层相互连通形成冷流通道,冷流通道的两端形成板式换热核芯的冷流进口和热流出口,热流通道的两端形成板式换热核芯的热流进口和冷流出口。内循环风机组固定于主框架,且与热流进口连通。外循环风机组固定于主框架,且与冷流进口连通。上述方案中,提供一种板式气气冷却器,板式气气冷却器的耗能元件为内循环风机组和外循环风机组,在一般情况下,仅维护内循环风机组和外循环风机组即可保证板式气气冷却器的正常工作。其中,内循环风机组以及冷流出口可设于风力发电装置内,通过内循环风机组将风力发电装置内的热空气抽出,由热流进口排入板式换热核芯的热流通道中,外循环风机组设于外部环境,由于风力发电装置一般都处于高海拔(1000-4000m)的地方,故外部环境的空气温度均远低于风力发电装置的温度,外循环风机组将低温的空气通过冷流进口抽入板式换热核芯的冷流通道中。在板式换热核芯中,冷流通道与热流通道会发生导热,故风力发电装置内的热空气的能量在热流通道内会传递给处于冷流通道内的冷空气,此时,处于热流通道内的空气会被冷却,被冷却的空气会通过冷流出口排入风力发电装置内,从而冷却了风力发电装置内的电器元件,处于冷流通道内的空气的温度会升高,温度升高的空气会通过热流出口排入外界。由于热流通道和冷流通道互不干涉,避免了外部空气中的杂质进入风力发电装置内,对风力发电装置内的电器元件造成影响,同时由于板式换热核芯的换热冷却,使得风力发电装置内的电器元件得到冷却,从而保证了风力发电装置内的稳定运行。同时,板式换热核芯包括多个单体板式换热模块,且多个单体板式换热模块是堆放固定在主框架内的,其呈模块化的拼装,使得板式换热核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板式换热核芯被外部杂质或外部打击的风险分散至每一个单体板式换热模块中,有效降低板式换热核芯由于某处被破坏,导致板式换热核芯不能工作的风险。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框架包括底板、顶板以及多个支撑柱,支撑柱垂直设置于底板和顶板之间。单体板式换热模块支撑于底板的表面,且位于多个支撑柱之间,多个支撑柱分别与单体板式换热模块的棱边抵靠。上述方案中,提供了单体板式换热模块能够稳定堆放于主框架内的设计,其中,主框架通过底板和顶板的封底和封顶使得全部的单体板式换热模块能够处于密闭的环境中,避免了热空气和冷空气在换热时,空气向外泄漏的情况发生。同时,主框架通过支撑柱能够将每一个单体板式换热模块牢固地进行固定。在板式气气冷却器受到外部打击或者外部冲击时,单体板式换热模块受到的力能够有效地分散至与其棱边抵靠的多个支撑柱上,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单体板式换热模块的使用寿命。同时,支撑柱的设计,能够保证一个单体板式换热模块和与其相邻的单体板式换热模块的热流层和冷流层能互不干涉,避免出现串流的情况发生。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单体板式换热模块的棱边形成有凹槽。支撑柱包括柱体以及配合体,柱体固定于底板的表面,配合体固定在柱体的侧面且与凹槽卡合。上述方案中,通过配合体使得支撑柱能够有效地支撑单体板式换热模块,同时亦保证了支撑柱对相邻两个单体板式换热模块之间的密封效果。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凹槽的横截面呈梯形;配合体形成有直角凸块,直角凸块的顶角抵靠于凹槽的上底,直角凸块的侧壁与凹槽的侧壁抵靠。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板式换热核芯包括九个单体板式换热模块,九个单体板式换热模块呈矩形阵列分布。上述方案中,九个单体板式换热模块呈横三纵三的阵列排列,即在内循环风机组的排风方向和外循环风机组的排风方向可分别看作具有三列单体板式换热模块(每列单体板式换热模块的数量为三),即,若其中某一列单体板式换热模块被破坏,剩余两列亦可正常工作。同时,在三列单体板式换热模块正常情况下,能够保证内循环风机组的排入的热空气和外循环风机组的冷空气能够有效地进行换热。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内循环风机组包括两台内循环离心风机和两个第一进风罩。内循环离心风机与第一进风罩一一对应。两个第一进风罩固定于主框架的侧面且共同连通热流进口,内循环离心风机的排风口与第一进风罩连接。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内循环离心风机的抽风口朝向相反的方向布置。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循环风机组包括两台外循环轴流风机和两个第二进风罩;外循环轴流风机与第二进风罩一一对应;两个第二进风罩固定于主框架的侧面且共同连通冷流进口,外循环轴流风机的排风口与第二进风罩连接。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板式气气冷却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多个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冷流进口、热流出口、热流进口以及冷流出口。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板式气气冷却器还包括排气百叶窗,排气百叶窗固定于主框架且对应热流出口布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板式气气冷却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板式气气冷却器的隐藏部分结构后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单体板式换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框架与单体板式换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Ⅵ处的放大图。图标:10-板式气气冷却器;11-主框架;12-内循环风机组;13-外循环风机组;14-板式换热核芯;15-温度传感器;16-排气百叶窗;17-出风罩;90-热流出口;91-冷流出口;110-底板;111-顶板;112-支撑柱;112a-柱体;112b-配合体;120-内循环离心风机;121-第一进风罩;122-支架;130-外循环轴流风机;131-第二进风罩;140-单体板式换热模块;140a-凹槽;141-热流层;142-冷流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式气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内循环风机组、外循环风机组以及板式换热核芯;所述板式换热核芯包括多个单体板式换热模块;多个所述单体板式换热模块堆放且固定于所述主框架内,多个所述单体板式换热模块的热流层相互连通形成热流通道,所述多个所述单体板式换热模块的冷流层相互连通形成冷流通道,所述冷流通道的两端形成所述板式换热核芯的冷流进口和热流出口,所述热流通道的两端形成所述板式换热核芯的热流进口和冷流出口;所述内循环风机组固定于所述主框架,且与所述热流进口连通;所述外循环风机组固定于所述主框架,且与所述冷流进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气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内循环风机组、外循环风机组以及板式换热核芯;所述板式换热核芯包括多个单体板式换热模块;多个所述单体板式换热模块堆放且固定于所述主框架内,多个所述单体板式换热模块的热流层相互连通形成热流通道,所述多个所述单体板式换热模块的冷流层相互连通形成冷流通道,所述冷流通道的两端形成所述板式换热核芯的冷流进口和热流出口,所述热流通道的两端形成所述板式换热核芯的热流进口和冷流出口;所述内循环风机组固定于所述主框架,且与所述热流进口连通;所述外循环风机组固定于所述主框架,且与所述冷流进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气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包括底板、顶板以及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所述单体板式换热模块支撑于所述底板的表面,且位于多个所述支撑柱之间,多个所述支撑柱分别与所述单体板式换热模块的棱边抵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气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板式换热模块的棱边形成有凹槽;所述支撑柱包括柱体以及配合体,所述柱体固定于所述底板的表面,所述配合体固定在柱体的侧面且与所述凹槽卡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式气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配合体形成有直角凸块,所述直角凸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彬邓保铜林威朱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雷子克电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