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文彬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合模开模脱模的混凝土圆柱体试块用连体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5959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合模开模脱模的混凝土圆柱体试块用连体模具,其结构包括动模板、双面定模板、底座,底座的中心纵向沿轴上固定有双面定模板,双面定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底座滑动连接的动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次可制作六个及以上偶数个试样的模具,摒弃螺杆与螺纹孔配合实现合模、开模的方式,故无须人工去一根根拧动螺杆,缩短了合模、开模的时间,提高了制样效率,省时省力,且开模时,能够保证动模板水平远离双面定模板,使得试块不受触碰且破损,有助于提高试块的完整性及质量。

A kind of conjoined mold for concrete cylinder test block, which is easy to be closed and demoul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合模开模脱模的混凝土圆柱体试块用连体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合模开模脱模的混凝土圆柱体试块用连体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的混凝土圆柱体试样的使用量较为广泛,故需要较多的试样,而混凝土圆柱体试样用的模具大多为单个模具,故需要较多模具,导致制样效率低,故急需一种能够一次制样较多试样的模具。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910275167.1的一种便于合模开模脱模的混凝土圆柱体试块用连体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带半圆柱形凹槽模板,第二带半圆柱形凹槽模板,螺杆;在所述第一带半圆柱形凹槽模板上放置好所述第二带半圆柱形凹槽模板;然后通过所述螺杆将所述第一带半圆柱形凹槽模板和所述第二带半圆柱形凹槽模板固定在一起,完成模具组装;拆模时按照组装方式反序拆卸模具。本专利技术人发现该连体模具具有以下缺陷待以改进:第一带半圆柱形凹槽模板与第二带半圆柱形凹槽模板的合模需要人工采用四根螺杆分别与四个相对螺纹孔进行拧紧方才实现合模,一根一根去拧紧,且拧动中螺杆外凸长度越短,则需要借助扳手等工具使用一定的力气方才可拧紧,开模时也需一根根去拧动螺杆,颇为繁琐,费时费力,且开工开模难以保证第二带半圆柱形凹槽模板为水平远离第一带半圆柱形凹槽模板,易导致第二带半圆柱形凹槽模板触碰到试块而导致试块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合模开模脱模的混凝土圆柱体试块用连体模具。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合模开模脱模的混凝土圆柱体试块用连体模具,其结构包括动模板、双面定模板、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心纵向沿轴上固定有双面定模板,所述双面定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底座滑动连接的动模板。作为优化,所述动模板包括有第一半圆槽、定位凸条、动板基体,所述动板基体上开设有呈等距式设置的第一半圆槽四个及以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半圆槽之间设有与动板基体为一体化结构的定位凸条,所述第一半圆槽的开口朝向双面定模板,所述动板基体连接于底座。作为优化,所述双面定模板包括有第二半圆槽、定位凹槽、定板基体,所述定板基体的两侧面均开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第二半圆槽,相邻两个第二半圆槽之间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与定板基体为一体化结构设置,所述定位凹槽与定位凸条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半圆槽与第二半圆槽的位置正相对,所述定板基体与底座的顶面垂直连接。作为优化,所述底座包括有横向导向条、限位伸缩组、纵向导向板、合模动力组、基座、侧护板,所述基座顶面四个方位均固定有横向导向条,所述基座两侧均设有侧护板,所述侧护板内设限位伸缩组,所述限位伸缩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纵向导向板,所述纵向导向板与动板基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伸缩组均与合模动力组连接。作为优化,所述限位伸缩组包括有中空板、伸缩杆、弹簧、铰链板、滑块,所述中空板设置有两块且两者中心活动连接呈X型结构设置,所述中空板两末端均通过伸缩杆、弹簧与铰链板连接,所述铰链板远离弹簧的一端均铰接于滑块,所述滑块与纵向导向板滑动连接,所述中空板连接于合模动力组。作为优化,所述中空板包括有活动口、轴通道、板体、限位块,所述板体居中内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轴通道,所述轴通道与板体内侧中心相通,所述板体的两末端均开设有活动口,所述活动口与伸缩杆相配合,所述板体的末端面均与弹簧连接。作为优化,所述合模动力组包括有微电机、锥齿轮、从动齿轮、转轴,所述微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转轴,所述转轴上过度配合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两侧均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设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板体的外侧中心。作为优化,所述中空板的两末端及铰链板远离滑块的一端均开设有凹槽。有益效果通过驱动微电机,使得微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轴顺时针旋转,从而锥齿轮随着顺时针联动,因从动齿轮设置有两个分布于锥齿轮两侧,且锥齿轮与从动齿轮均啮合,故一个从动齿轮随锥齿轮顺时针旋转,另一个从动齿轮则逆时针旋转,与从动齿轮顺时针旋转相接的中空板则顺时针旋转,与从动齿轮逆时针旋转相接的中空板则逆时针旋转,因滑块受到纵向导向板的限制,故同侧两块滑块在纵向导向板的导向作用下相向位移而拉近间距,而伸缩杆向板体及铰链板内缩,且铰链板与板体的间距逐渐变小,同时又对纵向导向板产生向双面定模板方向的拉力,从而使得动板基体在横向导向条的导向作用下向双面定模板方向位移,直至铰链板与板体贴合接触,此时定位凸条与定位凹槽相扣合,第一半圆槽与第二半圆槽形成圆柱型腔,刷上脱模后即可浇筑混凝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动模板、双面定模板、底座的结合设置,一次可制作六个及以上偶数个试样的模具,摒弃螺杆与螺纹孔配合实现合模、开模的方式,故无须人工去一根根拧动螺杆,缩短了合模、开模的时间,提高了制样效率,省时省力,且开模时,能够保证动模板水平远离双面定模板,使得试块不受触碰且破损,有助于提高试块的完整性及质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合模开模脱模的混凝土圆柱体试块用连体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动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定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具的第一种工作状态的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具的第二种工作状态的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中空板、伸缩杆、弹簧结合的第一种工作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中空板、伸缩杆、弹簧结合的第二种工作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动模板-100、双面定模板-200、底座-300、第一半圆槽-1a、定位凸条-1b、动板基体-1c、第二半圆槽-2a、定位凹槽-2b、定板基体-2c、横向导向条-d0、限位伸缩组-d1、纵向导向板-d2、合模动力组-d3、基座-d4、侧护板-d5、中空板-d11、伸缩杆-d12、弹簧-d13、铰链板-d14、滑块-d15、活动口-110、轴通道-111、板体-112、限位块-113、微电机-d30、锥齿轮-d31、从动齿轮-d32、转轴-d3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合模开模脱模的混凝土圆柱体试块用连体模具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动模板100、双面定模板200、底座300,所述底座300的中心纵向沿轴上固定有双面定模板200,所述双面定模板200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底座300滑动连接的动模板100。所述动模板100包括有第一半圆槽1a、定位凸条1b、动板基体1c,所述动板基体1c上开设有呈等距式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合模开模脱模的混凝土圆柱体试块用连体模具,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动模板(100)、双面定模板(200)、底座(300),所述底座(300)居中设有双面定模板(200),两侧均设有动模板(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合模开模脱模的混凝土圆柱体试块用连体模具,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动模板(100)、双面定模板(200)、底座(300),所述底座(300)居中设有双面定模板(200),两侧均设有动模板(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合模开模脱模的混凝土圆柱体试块用连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100)包括有第一半圆槽(1a)、定位凸条(1b)、动板基体(1c),所述动板基体(1c)上开设有第一半圆槽(1a)四个及以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半圆槽(1a)之间设有与动板基体(1c)相连的定位凸条(1b)。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合模开模脱模的混凝土圆柱体试块用连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定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叶文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