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用胀拉装置及胀拉焊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590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4:0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焊接用胀拉装置及胀拉焊接方法,包括位于待焊产品两侧的固定件、设置在待焊产品两侧的辅助件以及连接在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辅助件之间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将所述待焊产品拉紧以便焊接。本申请所提供的焊接用胀拉装置,通过借助固定件,配合使用被待焊产品上的辅助件,在焊接时使用固定件通过辅助件的强大拉力,与待焊产品焊接时产生的横向和纵向收缩相抗衡,从而使被待焊产品抵抗焊接收缩、变形,达到良好的外观质量。

An expanding and drawing device for welding and expanding and drawing weld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接用胀拉装置及胀拉焊接方法
本申请涉及焊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焊接用胀拉装置及胀拉焊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所有钣金,包括轨道交通部件在内的行业,都存在着焊接变形难以控制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钣金焊接领域大部分采用的焊接防止变形的方法有:1、提前放量(任其收缩);2、机械紧固(减少收缩);3、工装保证(保证安装尺寸)等方法。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方案,均不能完全控制焊接过程中的变形,难以满足客户对产品的精确装配要求。因此,如何降低钣金焊接变形程度,提高产品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申请内容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焊接用胀拉装置及胀拉焊接方法,用于控制产品在焊接过程中的变形,从而使产品安装尺寸、外观均达到很好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焊接用胀拉装置,包括位于待焊产品两侧的固定件、设置在待焊产品两侧的辅助件以及连接在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辅助件之间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将所述待焊产品拉紧以便焊接。优选的,所述待焊产品为轨道车辆用不锈钢箱体。优选的,所述待焊产品的左右两侧和/或上下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辅助件,所述固定件以及所述连接件的个数与所述辅助件的个数相同,并且一一对应。优选的,所述待焊产品竖直放置,所述固定件为设置在所述待焊产品左右两侧和/或上下两侧的沿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延伸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可固设在地面上。优选的,所述辅助件为固设在所述待焊产品上的辅助边或者辅助环。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连接主体和连接钩,所述连接主体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钩连接,所述连接钩可挂设在所述辅助件上。优选的,所述连接主体为链条状;所述连接主体靠近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设有圆环,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圆环连接部,所述连接主体的圆环与所述固定件的圆环连接部铰接。优选的,所述辅助件焊接连接于所述待焊产品上。一种胀拉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待焊产品的周部设置辅助件;步骤S2:安装固定件;步骤S3:通过连接件将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辅助件连接,以使位于所述待焊产品两侧的所述连接件将所述待焊产品拉紧在所述固定件上;步骤S4:对所述待焊产品进行焊接。优选的,所述步骤S3还包括:将所述连接件上的连接钩挂设在所述辅助件上。本申请所提供的焊接用胀拉装置,包括位于待焊产品两侧的固定件、设置在待焊产品两侧的辅助件以及连接在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辅助件之间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将所述待焊产品拉紧以便焊接。本申请所提供的焊接用胀拉装置,通过借助固定件,配合使用被待焊产品上的辅助件,在焊接时使用固定件通过辅助件的强大拉力,与待焊产品焊接时产生的横向和纵向收缩相抗衡,从而使被待焊产品抵抗焊接收缩、变形,达到良好的外观质量。本申请所提供的胀拉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待焊产品的周部设置辅助件;步骤S2:安装固定件;步骤S3:通过连接件将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辅助件连接,以使位于所述待焊产品两侧的所述连接件将所述待焊产品拉紧在所述固定件上;步骤S4:对所述待焊产品进行焊接。本申请所提供的胀拉焊接方法,通过连接件张紧后,对待焊产品施焊,在强大的拉力下,抵消焊接本身对待焊产品的拉力,使其焊后回复原状;该方法对空间上可以实施该方法的焊接产品,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部分产品焊接后均无需调校或减少调校工作量一半以上,从而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焊接用胀拉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焊接用胀拉装置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胀拉焊接方法的流程图;其中:待焊产品(1)、辅助件(2)、固定件(3)、连接件(4)。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焊接用胀拉装置及胀拉焊接方法,能够降低产品的焊接变形程度,降低调校工作量,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成本。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焊接用胀拉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焊接用胀拉装置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胀拉焊接方法的流程图。在该实施方式中,焊接用胀拉装置包括固定件3、辅助件2和连接件4。其中,固定件3位于待焊产品1两侧,具体可以为左右两侧和/或上下两侧,辅助件2设置在待焊产品1的两侧,辅助件2优选为固设在待焊产品1上,防止脱落,连接件4位于在固定件3与辅助件2之间,连接件4可将待焊产品1拉紧以便焊接,减少焊接引起的变形。本申请所提供的焊接用胀拉装置,通过借助固定件3,配合使用被待焊产品1上的辅助件2,在焊接时使用固定件3通过辅助件2的强大拉力,与待焊产品1焊接时产生的横向和纵向收缩相抗衡,从而使被待焊产品1抵抗焊接收缩、变形,达到良好的外观质量。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待焊产品1为轨道车辆用不锈钢箱体,具体的,例如轨道车辆的主变、辅变柜体,或其他箱体,采用此装置进行焊接,可以有效控制焊接变形,外观提升近60%。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待焊产品1的左右两侧和/或上下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辅助件2,固定件3以及连接件4的个数与辅助件2的个数相同,并且一一对应。上述设置中,使得焊接产品上设置有多个焊接用胀拉装置,沿焊接产品的收缩方向的反方向均匀胀拉,有效防止焊接收缩变形。具体的,待焊产品1的左右两侧设有辅助件2,可以实现对水平方向的胀拉效果,待焊产品1的上下两侧设有辅助件2,可以实现对竖直方向的胀拉效果,优选的,待焊产品1的左右两侧和上下两侧均设置辅助件2,使得对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胀拉效果,保证待焊产品1的整体平整性。当然,也可以根据焊接实际情况,在所需位置设置辅助件2,实现对待焊产品1的局部胀拉。更有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待焊产品1的质量,可以优选在待焊产品1的左右两侧和/或上下两侧各设有两个辅助件2,使得待焊产品1的每一侧具有两处胀拉装置,使得待焊产品1的受力更加均匀,进一步降低焊接变形。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待焊产品1竖直放置,固定件3为设置在待焊产品1左右两侧和/或上下两侧的沿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延伸的固定杆,固定杆可固设在地面上,具体的,固定件3的位置应当足够稳定,优选固设在地面上,当然,也可以设置在其他设备上。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辅助件2为固设在待焊产品1上的辅助边或者辅助环,采用辅助边或者辅助环,可以便于连接件4的安装,辅助件2优选焊接在待焊产品1上,提高稳定性。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连接件4上设有连接主体和连接钩,连接主体的一端与固定件3连接,另一端与连接钩连接,连接钩可挂设在辅助件2上。上述设置,通过连接钩的设置,便于连接件4的拆装,提高效率,并且连接稳定。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连接主体为链条状;连接主体靠近固定件3的一端设有圆环,固定件3上设有圆环连接部,连接主体的圆环与固定件3的圆环连接部铰接,上述设置,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焊接用胀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待焊产品(1)两侧的固定件(3)、设置在待焊产品(1)两侧的辅助件(2)以及连接在所述固定件(3)与所述辅助件(2)之间的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可将所述待焊产品(1)拉紧以便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接用胀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待焊产品(1)两侧的固定件(3)、设置在待焊产品(1)两侧的辅助件(2)以及连接在所述固定件(3)与所述辅助件(2)之间的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可将所述待焊产品(1)拉紧以便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用胀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焊产品(1)为轨道车辆用不锈钢箱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用胀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焊产品(1)的左右两侧和/或上下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辅助件(2),所述固定件(3)以及所述连接件(4)的个数与所述辅助件(2)的个数相同,并且一一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用胀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焊产品(1)竖直放置,所述固定件(3)为设置在所述待焊产品(1)左右两侧和/或上下两侧的沿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延伸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可固设在地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焊接用胀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2)为固设在所述待焊产品(1)上的辅助边或者辅助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用胀拉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俊才陈贵屏龙凤肖徐易江红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