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炳霖专利>正文

燃烧气体源用压力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913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烧气体源用压力阀,阀本体(10)的外筒(11)为细长的有底筒,将具有导入口(13)和输出口(14)的阀顶(12)固定在外筒(11)的敞开端上,在外筒(11)内设置有与导入口(13)相连的入侧压力保持阀(15),该入侧压力保持阀(15)在导入口(13)侧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开启,在输出口(14)侧压力比导入口(13)侧压力大时,该入侧压力保持阀(15)关闭,在外筒(11)内设置有内筒(25),在压力保持阀(15)和输出口(14)之间形成了长的折返迂回路径。由此,在燃烧气体源和燃烧装置之间,在压力升高或下降、产生回火、向心爆缩等异常情况时,将燃烧气体源和燃烧装置之间安全迅速地阻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烧气体源用压力阀,特别提供一种改进后的燃 料气体源用压力阀,其被设置在将燃烧气体从氢气等燃烧气体源引导 至燃烧装置的引导管路中,在异常压力产生时,能够安全地阻断燃烧 气体源和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将来自燃烧气体源的氢气或烃系燃烧气体输出到燃烧装置内,并 在各种作业中使用的系统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也可以用作气 体焊接机、融雪装置、乙烯树脂壳体的保温及养殖设施中的控温装置 或输送装置中的车载动力源。近年来,这种燃烧气体源应用在各种装置中,例如本申请人在特愿2006—187245号的申请中,提出了一种利用新的电解产生燃烧气体 的装置。但是在这种装置中,屡屡出现的问题为在从燃烧气体源至燃烧装 置的引导管路中产生大的压力变动时,怎样阻断燃烧气体源和燃烧装 置。这种压力变动在例如利用上述电解的燃烧气体产生装置中,产生 气体的压力急剧增加,从而,燃烧装置的作用极其不稳定。相反在供给氢气时,出现在系统的某个位置产生所谓的向心爆縮 现象,从而局部压力急剧下降的情形。在此场合下,为了所述向心爆 縮不波及整个系统,必须对管路进行阻断。例如在燃烧装置中,屡屡 发生回火现象的场合下,存在燃烧装置的火苗通过管路抵达燃烧气体 源的危险,在现有技术中,没有能够可靠地防止这种回火的装置。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多个与此有关的压力阀或压力安全阀的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披露了一种组装在点火内燃机自身的压力管路内的压力阀。专利文献1:特表2006—5074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现有压力阀中,主要考虑因压力变化而使高压释放到外部, 没有考虑例如在产生上述向心爆縮等时,对压力阀进行有效地压力补 偿,例如从外部迅速地将压力弓1导到通路内的问题。鉴于上述问题,提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气 体源用压力阀,其包括阀本体、入侧压力保持阀、内筒,该阀本体具 有接收从燃烧气体源供给的燃烧气体的导入口以及将所述燃烧气体输 出的输出口,该入侧压力保持阀与所述导入口相连,在燃烧气体的输 入侧压力超过规定值时开启,所述内筒与该入侧压力保持阀的输出侧 相连,与阀本体同轴地延伸,并在入侧压力保持阀和输出口之间形成 折返迂回路径。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经改进的燃料气体源用压力阀,能够有效地阻断在 燃烧气体通路内的回火等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气体燃烧源用阀本体的最佳第一实施例的截 面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图2中安全阀的具体结构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图2中补偿阀32的具体结构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图2中补偿阀33的具体结构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图1中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气体燃烧源用阀本体的最佳第一实施例。 阀本体10插入连接到燃烧气体源(图中未示)和燃烧装置之间进行连接 的引导通路内。本专利技术中的阀本体10包含细长的圆筒状外筒11,该外 筒ll一端由底部lla封闭,另一端为具有螺纹部llb的敞开端。在该外筒11的上部敞开端通过螺纹啮合阀顶12而被封闭。虽然图中未详 细示出,但是对接触面进行抛光并压接或将适合的密封环等设置在外筒11和阀顶12之间,来实现外筒11和阀顶12之间的封闭。在阀顶12上设置有接收从燃烧气体源供给的燃烧气体的导入口13和将燃烧气体排出的输出口 14。导入口 13和输出口 14通过设置在阀顶12内的通路与上述外筒11相通。在本实施例中,在外筒11内设置有入侧压力保持阀15,该压力保持陶15与导入口 13相连,燃烧气体的入侧压力超过规定数值时,能够进行开启操作。具体地说,入侧压力保持阀15包含阀筒16和阀栓17,开闭阀18沿图中上下方向可自由移动地插入到阀筒16的内部。阀栓17与阀筒16的上端螺纹啮合,阀栓17自身螺纹固定在上述阀顶12上。阀栓17和阀顶12之间夹持了 O型环19,保持气体密封。在阀栓17的中央部上设置有导口 20,该导口 20将燃烧气体从导入口 13朝向压力保持阀15进行引导。阻挡栓21螺纹啮合在阀筒16在图1中的下端上,插入阀筒16内 的压力调整弹簧22以压縮状态定位在开闭阀18和阻挡栓21之间。从 而,借由压力调整弹簧22朝向上方的压力,将开闭阀18向阀栓17的 下面推压。通过对该推压面进行抛光,阀栓18进行关闭操作。不言而 喻,该抛光加工部上能够设置普通的O形环等。在开闭阀18上设置有 贯穿其中心部的通路23,对开闭阀18的上下进行连通。同样,在上述 阻挡栓21上在其中心部也设置有导路24,阻挡栓21将压力保持阀15 的内外端连通。在入侧压力保持阀如上构成,当燃烧气体没有供给到导入口 13内 的状态下,借由压力调整弹簧22的推压力,开闭阀18对阀栓17进行 关闭操作。另一方面,如果将燃烧气体供给到导入口 13内, 一旦此时 的燃烧气压超过规定数值,则借由该压力,向图中下方推压开闭阀18, 能够开启入侧压力保持阀15。从而,利用该入侧压力保持阀15,在燃 烧气体源的压力达到规定数值之前,不将燃烧气体从输出口 14供给到 燃烧装置侧,能够将压力阀10保持在关闭状态。而且,即使在将燃烧气体以超过规定的压力供给到导入口 13内的场合下,通过产生回火等,在从燃烧装置侧向入侧压力保持阀15输出侧施加很大的压力时,向图的上方向推压开闭阀18,能够实施使与阀 栓17密接的压力保持阀15关闭的操作。从而,在产生回火等反压时, 能够可靠地阻断燃烧气体源和燃烧装置。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设置有与上述压力保持阀15的输出侧相连 的内筒25,该内筒25与阀本体同轴地伸长,在入侧压力保持阀15和 输出口 14之间形成折返回路。所述内筒25为圆筒形,其直径比外筒 ll的直径小。从而借由内筒25对外筒11的内部进行二等分,将气体 导出路划分为从内筒25的内部朝向图中下方的通路,以及通过内筒25 和外筒ll之间且朝向图中上方的通路,借由该折返路,能够显著地增 大从入侧压力保持阀15至输出口 14的通路长度。在该实施例中,内 筒25借由螺纹固定在压力保持阀15的阀筒16下部上。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在压力阀的导入口 13侦IJ,燃 烧气体受到入侧压力保持阀15的压力控制作用,在规定压力以下时, 切断气体供给,而且在输出口 14侧的压力增高时,导入口 13侧的入 侧压力保持阀15立刻进行关闭操作,能够可靠地防止回火等向燃烧气 体源延伸燃烧,而且防止输出侧的高压波及到燃烧气体源。而且,根据本实施例,借由设置在外筒ll内的内筒25,在压力保 持阀15和输出口 14之间形成长的折返回路,从而在产生回火时,将 输出口 14至导入口 13的通路设定得很长,延迟回火的抵达时间,在 其期间,能够可靠地进行关闭压力保持阀15的操作等所希望的阻断操 作。图2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气体燃烧源用阀本体的第二实施例,使用相 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并省略说明。第二实施例的特征是在第一实施例的压力阀上设置有使高压向外 部逸失的安全阀,而且还设置有在内部变为低压时从外部获取外部气 压的补偿阀。也就是在阀顶12的导入口 13附近设置有安全阀31,在燃烧气体变为高压时,将该高压释放到大气中而逸失。而且在燃烧气体源侧产生因向心爆縮而引起的急剧低压时,设置 有与上述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烧气体源用压力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本体、入侧压力保持阀、内筒,该阀本体具有接收从燃烧气体源供给的燃烧气体的导入口以及将所述燃烧气体输出的输出口,该入侧压力保持阀与所述导入口相连,在燃烧气体的输入侧压力超过规定值时开启,所述内筒与该入侧压力保持阀的输出侧相连,与阀本体同轴地延伸,并在入侧压力保持阀和输出口之间形成折返迂回路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炳霖
申请(专利权)人:杨炳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