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国云专利>正文

学生防近视坐姿矫正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8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学生防近视坐姿矫正椅,包括椅身(7)和椅腿(8),其特征在于:椅身(7)底部固定安装有导轨机构,导轨机构上安装有可以前后移动的连接套(2),且连接套(2)上端插装有可上下移动的挡胸板(1),挡胸板(1)通过定位螺钉(3)与连接套(2)固定。(*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椅,具体地说,是一种学生防近视坐姿矫正椅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学生中近视率高达90%,而且有呈年龄减少趋势。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坐姿不正确,习惯性的趴在书桌上,眼睛离书本太近,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近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人们设计了各种坐姿矫正椅,如中国专利CN2285084Y公开的一种学生坐姿矫正椅,它虽然能有效矫正学生读写时不良坐姿,但该矫正椅仍存在以下缺点结构复杂、制造麻烦,特别是难以适应学生的高矮、胖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而且能适应学生高矮、胖瘦的学生防近视坐姿矫正椅。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学生防近视坐姿矫正椅,包括椅身和椅腿,椅身底部固定安装有导轨机构,导轨机构上安装有可以前后移动的连接套,且连接套上端插装有可上下移动的挡胸板,挡胸板通过定位螺钉与连接套固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椅身底部固定安装有导轨机构,导轨机构上安装有可以前后移动的连接套,且连接套上端插装有可上下移动的挡胸板,挡胸板通过定位螺钉与连接套固定,不仅所需的零件较少,结构简单,而且安装、制造也比较方便,通过调节定位螺钉,使挡胸板上下移动即可适应学生的高矮,通过连接套的前后移动即可适应学生的胖瘦,同时也可适应由于季节原因导致的衣服厚薄。通过挡胸板可以防止学生的胸部向桌面靠拢,使学生的眼睛与书本保持足够的距离,从而矫正学生的坐姿,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B-B剖视放大图;图3为图1中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向视图;图5为图1中挡胸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6所示,一种学生防近视坐姿矫正椅,包括椅身7和椅腿8,椅身7底部固定安装有导轨机构,导轨机构上安装有可以前后移动的连接套2,且连接套2上端插装有可上下移动的挡胸板1,挡胸板1的连接杆1-1通过定位螺钉3与连接套2固定。松开定位螺钉3即可使挡胸板1上下移动,以适应不同高矮的学生。调节到合适位置后,将定位螺钉3拧紧即可。如图1~4所示,导轨机构由支架6和导向套4组成,支架6与导向套4固定连接,连接套2的下端与导向套4插接,连接套2与导向套4连接处的壁上开有腰圆孔9,导向套4上旋有调节螺钉5,调节螺钉5穿过腰圆孔9,且其头部抵在连接套2的内壁上。需要使连接套2前后移动时,只要松开调节螺钉5,当连接套2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再将调节螺钉5拧紧即可,操作十分方便。使座椅能方便地适应不同胖瘦的学生。调节螺钉5还可以防止连接套2旋转。导轨机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如将导向套4改成带导向槽的导轨,而将连接套2的下端根据导轨的结构作相应的改动,只要保证连接套2能前后移动即可。这种结构也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椅腿8的上端与支架6固定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更便于安装。同时,在椅腿8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使矫正椅能旋转。权利要求1.一种学生防近视坐姿矫正椅,包括椅身(7)和椅腿(8),其特征在于椅身(7)底部固定安装有导轨机构,导轨机构上安装有可以前后移动的连接套(2),且连接套(2)上端插装有可上下移动的挡胸板(1),挡胸板(1)通过定位螺钉(3)与连接套(2)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生防近视坐姿矫正椅,其特征在于导轨机构由支架(6)和导向套(4)组成,支架(6)与导向套(4)固定连接,连接套(2)的下端与导向套(4)插接,连接套(2)与导向套(4)连接处的壁上开有腰圆孔(9),导向套(4)上旋有调节螺钉(5),调节螺钉(5)穿过腰圆孔(9),且其头部抵在连接套(2)的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学生防近视坐姿矫正椅,其特征在于椅腿(8)的上端与支架(6)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学生防近视坐姿矫正椅,包括椅身(7)和椅腿(8),椅身(7)底部固定安装有导轨机构,导轨机构上安装有可以前后移动的连接套(2),且连接套(2)上端插装有可上下移动的挡胸板(1),挡胸板(1)通过定位螺钉(3)与连接套(2)固定。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而且能适应学生的高矮、胖瘦,能很好的矫正学生的坐姿,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从而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文档编号A47B39/00GK2638526SQ0325978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2日专利技术者陈国云 申请人:陈国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云
申请(专利权)人:陈国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