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受弹性系统轴向约束的辊的轧机机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4688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6:13
一种用于轧制杆状体,尤其是管状体的轧机机架,所述机架包括至少三个辊(10),所述辊(10)相互布置成界定所述杆状体和/或管状体的轧制通过线,其中所述三个辊(10)中的至少一个刚性地安装在辊保持轴(20)上,辊保持轴(20)又通过分别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辊(10)的相对的侧上的第一中空支撑件(40)和第二中空支撑件(30)以旋转方式自由地固定到所述机架,其中,所述辊保持轴(20)的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分别容纳在所述第一中空支撑件(40)和所述第二中空支撑件(30)中,其中至少所述第一中空支撑件和辊保持轴的所述第一部分(21)之间的约束是弹性类型的。

Mill stand with rollers constrained by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elastic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受弹性系统轴向约束的辊的轧机机架本专利技术的
本专利技术落入轧制杆状元件的领域内。特别地,本专利技术落入轧制管,特别是无缝管的领域。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轧制杆状元件,特别是无缝管的轧机机架。再次更详细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前述类型的轧机机架,其装备有受以弹性方式轴向地约束的多个辊。
技术介绍
借助于轧机轧制杆状元件,特别是管状元件从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轧机包括沿预定方向顺序布置的多个轧机机架,其中每个轧机机架包括多个辊,例如惰辊,但也包括机动辊,并且根据需要和/或环境,数量可变(例如三个),这些辊相互地布置以界定待轧制的杆状元件和/或管的强制通过线(forcedpassline);因此,每根管的轧制是通过插入管本身中的主轴将管强制插入连续机架的通过线中来实现的。特别地,每个辊被成形为使得辊在每个机架中的相互布置允许界定大体上圆形的通过线。此外,在该领域的操作者中已知,需要周期性地对辊的外表面进行整形,以补偿辊自身的磨损和/或补偿由于轧制过程中所涉及的力的增加而导致的变形;为此,根据基于辊的类型的不同工艺,辊周期性地经受再生,特别是例如经由通过车削去除材料的类型的辊。事实上,已知两种辊,以刚性方式轴向约束到各自的机架的辊(其中,因此使得辊到机架的约束排除了平行于辊的纵向对称轴线方向上的任何平移),以及被约束到各自的机架上以在平行于辊的纵向轴线上平移的辊,可能在定义为间隙的给定距离内平移。这两种类型的辊都具有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或至少最小化的缺点。事实上,第一种类型的辊-以刚性方式轴向地约束到机架上-允许在机架上直接车削,并且因此不需要从机架本身移除,除了刚性轴向约束不允许由于工艺特性和/或偶然的错位而导致的可能的撞击或推力过大(thrustexcesses)得到充分补偿,在这种情况下,辊或机架的其他部件因此遭受更大的断裂和/或损坏风险。专利申请DE102004054861中示出并描述了这种辊的示例。另一方面,第二种类型的辊-轴向可移动的辊-具有补偿可能的错位的优点,并因此降低了断裂、失效和/或损坏的风险,但是它们要从机架上移除以经受车削;事实上,当被车刀接合时,轴向可移动的辊经受不可避免的移动,其中辊可能没有获得期望的形状。此外,辊的移除和重新安装操作是冗长和复杂的,并因此操作成本高,还考虑到整个轧机将要经受的机器停机时间或可用于确保生产连续性的替换机架的数量。此外,精确地说,由于第二种类型的辊被单独地重新成形,因此在轧制过程中,第二种类型的辊受到更大的移动,因为其各自轮廓的结合将更偏离定义的形状以均等地分配由于被轧制材料的变形而产生的载荷。这种移动的增加的频率和实体(entity)也可能是过程液体(例如,辊的冷却水)泄漏到机架或其部分中的原因,随后会损坏其部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克服或至少最小化上述总结的和在根据现有技术的两种类型的辊中检测到的问题,即在具有刚性轴向约束的辊中和在轴向可移动的辊中检测到的问题。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将辊约束到机架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允许以下两者:移动(辊的重新对准),例如当它们被进入的管接合时,以及辊直接在机架上车削,并且因此不需要预先从机架上移除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其允许减少对机架内部部件造成损坏的撞击和推力。提供一种前述类型的解决方案也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该解决方案可以以低成本和通过降低的复杂性和/或包含同等复杂性的操作来实现和/或安装。最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前述类型的解决方案,其适用于不同的轧机机架,特别是用于轧制大致上杆状元件和管(尤其是无缝管)两者。专利技术描述本专利技术基于这样的一般考虑,即在根据现有技术的辊中遇到的并在上面简要总结的缺点可以通过弹性型约束解决方案(elastictypeconstraintsolution)来克服,其中辊通过预定强度的弹性力保持在机架中的适当位置,并且特别是,该弹性力大于车刀产生的轴向推力但小于例如在连续机架的辊错位和/或同一机架的辊定位不正确和/或构造不均匀的情况下由进入机架的管产生的轴向力。因此,在车削过程中事实上防止了辊的轴向移动(因此这可以在不需要将辊从机架移除的情况下进行),此外,在轧制过程中(以及例如,由于上述错位和/或不均匀性)可能介入的轴向力具有比车刀产生的强度大得多的强度的情况下,允许轴向移动。考虑到上述以及在根据现有技术的轧机机架和/或轧制辊中遇到的缺点,本专利技术在其一个实施例中涉及一种用于轧制杆状体、尤其是管状体的轧机机架,所述机架包括至少三个辊,该至少三个辊相互布置成界定所述杆状体和/或管状体的轧制通过线,其中所述三个辊中的至少一个刚性地安装在辊保持轴上,该辊保持轴又通过分别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辊的相对的侧上的第一中空支撑件和第二中空支撑件以旋转方式自由地固定到所述机架,其中所述辊保持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容纳在所述第一中空支撑件和所述第二中空支撑件中;其中所述机架包括弹性装置,该弹性装置置于辊保持轴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中空支撑件之间,以在所述辊保持轴和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界定弹性类型的轴向约束,并且其中所述辊保持轴沿着平行于其对称轴线的平移方向的平移转化为所述弹性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压缩或延伸,并因此与所述弹性装置的至少所述一部分施加的阻力形成对比。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辊保持轴沿着平行于其对称轴线的平移方向的平移也导致所述弹性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膨胀。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装置是圆锥形的,并且被安装在所述辊保持轴的所述第一部分上。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机架包括第一支撑装置,该第一支撑装置刚性地键接到所述辊保持轴的所述第一部分上,并适于促进所述第一辊保持轴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旋转,其中所述弹性装置包括沿所述辊保持轴的所述第一部分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装置的相对的侧上的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机架包括第一支撑装置,该第一支撑装置刚性地键接到所述辊保持轴的所述第一部分上,并且适于促进所述第一辊保持轴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旋转,其中所述弹性装置沿着所述辊保持轴的所述第一部分布置在由所述第一支撑装置界定的内部空间中。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装置界定第一接合肩部和第二接合肩部,其中所述第一中空支撑件界定第三接合肩部和第四接合肩部,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弹性装置接合所述第一接合肩部和所述第三接合肩部,而所述第二弹性装置接合所述第二接合肩部和所述第四接合肩部。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装置界定第一接合肩部和第二接合肩部,其中所述弹性装置接合所述第一接合肩部和所述第二接合肩部。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第一球轴承和第二球轴承。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机架还包括切换锁定装置,该切换锁定装置可以交替地被激活和禁用,其中所述锁定装置的激活导致所述辊保持轴和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的轴向约束从弹性切换到刚性。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机架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和所述第二弹性装置的预载的装置。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机架还包括用于调节辊在其纵向对称轴线的方向上的位置的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轧机,特别用于轧制管,特别是无缝管,所述轧机包括沿预定方向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轧机机架,所述轧机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个的至少一个轧机机架。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可能的实施例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机机架(100),其用于轧制杆状体,特别是管状体,所述机架(100)包括至少三个辊(10),所述辊(10)相互布置成界定所述杆状体和/或管状体的轧制通过线(P),其中,所述三个辊(10)中的至少一个集成在辊保持轴(20)上,所述辊保持轴(20)又通过分别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辊(10)的相对的侧上的第一中空支撑件(40)和第二中空支撑件(30)以旋转方式自由地固定到所述机架(100),其中,所述辊保持轴(20)的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分别容纳在所述第一中空支撑件(40)和所述第二中空支撑件(30)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0)包括弹性装置(51、52、5x),所述弹性装置(51、52、5x)置于辊保持轴(20)的所述第一部分(21)和所述第一中空支撑件(40)之间,以在所述辊保持轴(20)和所述第一支撑件(40)之间界定弹性类型的轴向约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1.27 IT 1020170000089751.一种轧机机架(100),其用于轧制杆状体,特别是管状体,所述机架(100)包括至少三个辊(10),所述辊(10)相互布置成界定所述杆状体和/或管状体的轧制通过线(P),其中,所述三个辊(10)中的至少一个集成在辊保持轴(20)上,所述辊保持轴(20)又通过分别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辊(10)的相对的侧上的第一中空支撑件(40)和第二中空支撑件(30)以旋转方式自由地固定到所述机架(100),其中,所述辊保持轴(20)的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分别容纳在所述第一中空支撑件(40)和所述第二中空支撑件(30)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0)包括弹性装置(51、52、5x),所述弹性装置(51、52、5x)置于辊保持轴(20)的所述第一部分(21)和所述第一中空支撑件(40)之间,以在所述辊保持轴(20)和所述第一支撑件(40)之间界定弹性类型的轴向约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保持轴(20)沿平行于其对称轴线(X)的平移方向的平移转化为所述弹性装置(51、52、5x)的至少一部分的压缩,并因此与由所述弹性装置(51,52、5x)的至少所述一部分施加的阻力形成对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保持轴(20)沿着平行于其对称轴线(X)的平移方向的平移还转化为所述弹性装置(51、52、5x)的至少一部分的膨胀。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51、52、5x)是圆锥形的,并被安装在所述辊保持轴(20)的所述第一部分(21)上。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0)包括第一支撑装置(60),所述第一支撑装置(60)刚性地键接到所述辊保持轴(20)的所述第一部分(21)上,并且所述第一支撑装置(60)适于促进所述第一辊保持轴(20)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件(40)的旋转,并且所述弹性装置包括沿着所述辊保持轴(20)的所述第一部分(21)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装置(60)的相对的侧上的第一弹性装置(51)和第二弹性装置(52)。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尼巴莱·布奇切萨雷·拉维奥萨乔治·索拉罗利迪布里欧纳A·达历山德罗埃托雷·赛努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丹尼尔和科菲森梅克尼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