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空调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431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和旁通阀,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串联的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所述旁通阀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并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空调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实现室内换热器的容量和输出可适应于复杂负荷变化进行调节,提高室内环境舒适性。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method,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空调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空调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空调器的舒适性需求不断提高,对空调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适应室内环境的不同需求,目前的空调系统通过室内设置多个串联的换热器,在换热器之间设置节流部件对各换热器的制热或制冷进行控制,以实现对室内空气进行多功能调节。然而,换热器面积固定,各换热器的容量固定,盘管的热量输出得不到控制调节,难以适应复杂的负荷变化需求,容易导致室内机的出风温度与设定值相差较远,影响室内环境舒适性。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旨在实现室内换热器的容量和输出可适应于复杂负荷变化进行调节,提高室内环境舒适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串联的第二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旁通阀,所述旁通阀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并联设置。可选地,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一冷媒接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媒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连接,所述旁通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之间的冷媒流路连接,所述旁通阀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冷媒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第二冷媒接口,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媒接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连接;第二节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冷媒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可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三冷媒接口和第四冷媒接口;第三节流装置,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冷媒接口连接,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媒接口连接;四通阀,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四冷媒接口连接,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二冷媒接口连接。可选地,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冷媒接口和所述第二冷媒接口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还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二壳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一换热器靠近所述第一通风口设置,所述第二换热器靠近所述第二通风口设置;流向切换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以使进入所述第一壳体的空气在第一流向与第二流向之间切换,所述第一流向为空气依次流经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流向为空气依次流经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内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的第一风道,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通过所述流向切换装置隔离成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所述第一子风道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子风道具有第三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一子风道的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子风道的第三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流量切换装置构造成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流量切换装置封闭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之间的通道,且所述流量切换装置封闭所述第三进风口和所述第一通风口之间的通道,以使进入所述第一壳体的空气以所述第一流向流动;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流量切换装置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之间的通道,且所述流量切换装置打开所述第三进风口和所述第一通风口之间的通道,以使进入所述第一壳体的空气以所述第二流向流动。可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通风口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所述第二通风口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可选地,所述流量切换装置包括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所述第一风阀包括第一转动部和与所述第一转动部连接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转动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边缘,所述第一挡板远离所述第一转动部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通风口内;所述第二风阀包括第二转动部和与所述第二转动部连接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边缘,所述第二挡板远离所述第二转动部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通风口内;所述第一挡板限位于所述第一通风口靠近所述第一转动部的边缘时,且所述第二挡板限位于所述第二通风口靠近所述第二转动部的边缘时,形成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挡板限位于所述第一通风口远离所述第一转动部的边缘时,且所述第二挡板限位于所述第二通风口远离所述第二转动部的边缘时,形成所述第二位置。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基于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所述空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第一换热器热负荷需求的第一特征参数;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参数控制旁通阀运行。可选地,在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第二节流装置时,所述空调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空调系统当前的运行模式:当所述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时,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热负荷需求的第二特征参数;判断所述第二特征参数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若是,则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关闭;若否,则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开启。可选地,在所述空调系统包括流向切换装置时,所述获取空调系统当前的运行模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运行模式确定室内机内的空气的目标流向;根据所述目标流向控制所述流向切换装置运行。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运行模式确定室内机内的空气的目标流向的步骤包括:当所述运行模式为第一模式时,确定所述目标流向为第一流向;当所述运行模式为第二模式时,确定所述目标流向为第二流向。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空调控制装置,所述空调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控制程序,所述空调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步骤。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控制程序,所述空调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的室内机包括串联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在两个换热器之间设置第一节流装置,进入室内机的空气可在第一节流装置的调节下,先后经过两个换热器进行换热,以实现空调系统可以多样的运行模式对室内空气进行调节,其中,设置旁通阀与第一换热器并联,旁通阀的旁路作用可对第一换热器内的冷媒流量进行调节,室内换热器的容量和输出可以不受到固定换热面积的限制,可以通过旁通阀适应于第一换热器的负荷需求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室内换热器的容量和输出可适应于复杂负荷变化进行调节,提高室内环境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空调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空调系统内空气的第一流向及流向切换装置所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空调系统内空气的第二流向及流向切换装置所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空调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串联的第二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旁通阀,所述旁通阀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并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串联的第二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旁通阀,所述旁通阀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并联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一冷媒接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媒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连接,所述旁通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之间的冷媒流路连接,所述旁通阀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冷媒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第二冷媒接口,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媒接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连接;第二节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冷媒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三冷媒接口和第四冷媒接口;第三节流装置,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冷媒接口连接,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媒接口连接;四通阀,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四冷媒接口连接,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二冷媒接口连接。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冷媒接口和所述第二冷媒接口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还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二壳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均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一换热器靠近所述第一通风口设置,所述第二换热器靠近所述第二通风口设置;流向切换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以使进入所述第一壳体的空气在第一流向与第二流向之间切换,所述第一流向为空气依次流经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流向为空气依次流经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的第一风道,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通过所述流向切换装置隔离成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所述第一子风道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子风道具有第三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一子风道的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子风道的第三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流量切换装置构造成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流量切换装置封闭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之间的通道,且所述流量切换装置封闭所述第三进风口和所述第一通风口之间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春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