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邻烷氧芳基-1,2,3-三唑衍生物及合成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244114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1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结构式如式Ⅰ或式Ⅱ所示的4‑邻烷氧芳基‑1,2,3‑三唑衍生物:

4-o-alkoxyaryl-1,2,3-triazole derivatives and their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4-邻烷氧芳基-1,2,3-三唑衍生物及合成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4-邻烷氧芳基-1,2,3-三唑衍生物及合成方法和应用,属于农药及有机合成

技术介绍
三氮唑类化合物在医药、农药及材料等领域已广泛应用,一直以来备受化学家们的重视。尤其在Sharpless发现有机叠氮与末端炔的点击反应之后,1,2,3-三氮唑类化合物的该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应用发展尤为迅速,并已广泛应用于抗菌、抗流感、抗癫痫、免疫及治疗肿瘤、关节炎、软骨病等方面(KanthetiS.,NarayanR.,RajuK.V.S.N.RSCAdv.,2015,5,3687;SchulzeB.,SchubertU.S.Chem.Soc.Rev.,2014,43,2522.)。三七作为名贵栽培药用植物,随着社会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三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病害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三七生产的主要障碍;由于三七的经济部位是根系,所以根部腐烂成为直接影响三七产量、品质及商品价值的最严重病害,因而三七根腐病的防治工作以及新型抗菌剂的研发尤为重要。功能化三氮唑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类途径:方法一是通过炔与叠氮类化合物发生环加成反应,在亚铜催化下可选择性得到1,4-二取代-1,2,3-三氮唑衍生物,而在钌或季胺碱催化下得则到1,5-二取代-1,2,3-三氮唑衍生物(Luciani,L.,etal.GreenChem.,2018,20,183;Liu,P.,etal.J.Org.Chem.,2018,83,5092.);方法二是使用有机叠氮化合物和烯烃作为底物,发生有机催化环加成反应(Rohilla,S.,etal.Eur.J.Org.Chem.,2016,847;Li,W.,etal.RSCAdv.,2015,5,88816.);方法三是直接对1,2,3-三氮唑衍生物进行修饰(Ma,X.;etal.Synthesis,2018,50,2567;ZhaoF.,etal.Org.Chem.Front.,2017,4,1112;ZhaoS.,etal.Org.Lett.,2015,17,2828.),包括烯基化、酰氧基化、烷氧基化、芳基化等过程,得到功能化1,2,3-三氮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4-邻烷氧芳基-1,2,3-三唑衍生物,其化学结构式如下:,其中R1选自H、Me、OMe、OH、CH2OH、F、Cl、Br;R2选自H、Me、OMe、F、Cl、Br;R3选自H、Me、OMe、OEt、nPrO、F、Cl、Br;R4选自Me、Et、nPr、iPr、Cy。上述4-邻烷氧芳基-1,2,3-三唑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如下:(1)按1,4-二取代-1,2,3-三氮唑、催化剂、氧化剂、溶剂的摩尔比为1:(0.01~0.3):(2~7):(20~80)的比例,依次将1,4-二取代-1,2,3-三氮唑、催化剂、氧化剂、溶剂加入到反应器中,在70℃-150℃下反应6~24小时;(2)反应产物水稀释后用乙酸乙酯多次萃取,收集合并萃取液,洗涤干燥后,减压蒸馏得粗产品,再分离提纯,即得4-邻烷氧芳基-1,2,3-三唑衍生物。所述催化剂为醋酸钯、二氯化钯、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双二亚苄基丙酮钯、四三苯基膦钯中的一种。所述氧化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硫酸钠、过硫酸氢钾、过氧化二叔丁醇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以易得的1,4-二取代-1,2,3-三氮唑为起始原料,将4号位芳基邻位C-H键直接转变为烷氧基,从而选择性地获得4-邻烷氧芳基-1,2,3-三唑衍生物,所合成的化合物同时含有1,2,3-三唑环及烷氧基官能团结构单元,对三七根腐病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亦可为功能分子的合成与修饰提供一种新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内容。实施例1:4-(2,6-二甲氧基苯基)-1-(对甲苯基)-1H-1,2,3-三唑(2a)的合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按1-对甲苯基-4-苯基-1,2,3-三氮唑(1a)、醋酸钯、过硫酸钾、甲醇溶剂的摩尔比为1:0.05:7:80的比例,依次将1mmol1-对甲苯基-4-苯基-1,2,3-三氮唑、0.05mmol醋酸钯、7mmol过硫酸钾、80mmol甲醇溶剂加入到反应器中,在150℃反应24h;(2)所得反应产物用40mL水稀释,再用120mL乙酸乙酯萃取反应产物3次,收集合并萃取液,水洗涤干燥后,减压蒸馏去溶剂得粗产品,再用乙酸乙酯-石油醚混合液(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体积比1:6)为淋洗液进行柱层析(400目硅胶)提纯即得245mg产品4-(2,6-二甲氧基苯基)-1-(对甲苯基)-1H-1,2,3-三唑2a,收率为83%,反应方程式如下:;产物核磁共振谱表征数据如下:1HNMR(400MHz,CDCl3)δ=8.07(s,1H),7.67(d,J=8.4Hz,2H),7.30(dd,J=8.3,2.0Hz,3H),6.66(d,J=8.4Hz,2H),3.82(s,6H),2.41(s,3H).13CNMR(100MHz,CDCl3)δ=158.4,140.3,138.2,134.9,129.9,129.8,122.2,120.3,108.4,104.1,55.9,20.9。实施例2:1-苯基-4-(2,6-二甲氧苯基)-1H-1,2,3-三唑(2b)的合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按1-苯基-4-苯基-1H-1,2,3-三唑(1b)、氯化钯、过硫酸铵、甲醇溶剂的摩尔比为1:0.01:6:70的比例,依次将1mmol1-苯基-4-苯基-1H-1,2,3-三唑、0.01mmol氯化钯、6mmol过硫酸铵、70mmol甲醇溶剂加入到反应器中,在140℃反应22h;(2)所得反应产物用40mL水稀释,再用乙酸乙酯160mL萃取反应产物4次,收集合并萃取液,水洗涤干燥后,减压蒸馏去溶剂得粗产品,再以乙酸乙酯-石油醚混合液(体积比1:2)为淋洗液进行柱层析(400目硅胶)提纯即得225mg产品1-苯基-4-(2,6-二甲氧苯基)-1H-1,2,3-三唑2b,收率为80%,反应方程式如下:产物核磁共振谱表征数据如下:1HNMR(600MHz,CDCl3)δ=8.12(s,1H),7.81(dd,J=8.5,1.0Hz,2H),7.56–7.49(m,2H),7.42(dd,J=10.7,4.2Hz,1H),7.33(t,J=8.4Hz,1H),6.68(d,J=8.4Hz,2H),3.84(s,6H).13CNMR(150MHz,CDCl3)δ=158.4,140.6,137.3,129.9,129.6,128.3,122.3,120.5,108.3,104.1,56.0。实施例3:1-邻甲基苯基-4-(2,6-二甲氧苯基)-1H-1,2,3-三唑(2c)的合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按1-邻甲基苯基-4-苯基-1H-1,2,3-三唑(1c)、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过硫酸钠、甲醇溶剂的摩尔比为1:0.10:4:40的比例,依次将1mmol1-邻甲基苯基-4-苯基-1H-1,2,3-三唑、0.10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4mmol过硫酸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结构式如式Ⅰ或式Ⅱ所示的4‑邻烷氧芳基‑1,2,3‑三唑衍生物:

【技术特征摘要】
1.结构式如式Ⅰ或式Ⅱ所示的4-邻烷氧芳基-1,2,3-三唑衍生物:,其中R1选自H、Me、OMe、OH、CH2OH、F、Cl、Br;R2选自H、Me、OMe、F、Cl、Br;R3选自H、Me、OMe、OEt、nPrO、F、Cl、Br;R4选自Me、Et、nPr、iPr、Cy。2.权利要求1所述的4-邻烷氧芳基-1,2,3-三唑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按1,4-二取代-1,2,3-三氮唑、催化剂、氧化剂、溶剂的摩尔比为1:(0.01~0.3):(2~7):(20~80)的比例,依次将1,4-二取代-1,2,3-三氮唑、催化剂、氧化剂、溶剂加入到反应器中,在70℃~150℃下反应6~24h;反应产物水稀释后用乙酸乙酯多次萃取,收集合并萃取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玉波董鲜杨健华肖铁波刘耀文任永生陈俊宇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