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路板的减震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7998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电路板的减震缓冲结构,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包括底盖、顶盖,所述底盖与顶盖之间配合安装,所述底盖与顶盖内侧对称设置有结构相同的上抗压层、下抗压层,所述上抗压层与下抗压层之间通过减震机构安装有电路板本体,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下优力胶柱、上优力胶柱,所述下优力胶柱与下抗压层连接,所述上优力胶柱与上抗压层连接,所述下优力胶柱顶部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表面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连接套筒一端连接,且连接套筒另一端套接有上优力胶柱,所述连接套筒贯穿电路板本体上的限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电路板的减震缓冲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电路板的减震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是指有自身装备的动力装置驱动,一般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不依靠轨道或架线而在陆地行驶的车辆。汽车通常被用作载运客、货和牵引客、货挂车,也有为完成特定运输任务或作业任务而将其改装或经装配了专用设备成为专用车辆,但不包括专供农业使用的机械。全挂车和半挂车并无自带动力装置,他们与牵引汽车组成汽车列车时才属于汽车范畴。有些进行特种作业的轮式机械以及农田作业用的轮式拖拉机等,在少数国家被列入专用汽车,而在我国则分别被列入工程机械和农用机械之中。汽车内部元器件较多,一般集中安装在汽车内的电路板上,电子产品的工作依赖于电路板的性能,汽车内的电子产品使用时,往往会出现晃动甚至连续震动的情况,导致电路板跟随震动,严重影响电路板的工作性能。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汽车电路板的减震缓冲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汽车电路板容易晃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汽车电路板的减震缓冲结构,具有缓冲效果强,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电路板的减震缓冲结构,包括底盖、顶盖,所述底盖与顶盖之间配合安装,所述底盖与顶盖内侧对称设置有结构相同的上抗压层、下抗压层,所述上抗压层与下抗压层之间通过减震机构安装有电路板本体,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下优力胶柱、上优力胶柱,所述下优力胶柱与下抗压层连接,所述上优力胶柱与上抗压层连接,所述下优力胶柱顶部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表面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连接套筒一端连接,且连接套筒另一端套接有上优力胶柱,所述连接套筒贯穿电路板本体上的限位孔。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减震机构设置有两个,且减震机构对称设置在电路板本体两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抗压层包括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两端分别设置有吸能层与固定板。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能层是一种由气凝胶制成的层状结构,可以充分吸收撞击的能量,并且吸收的能量不会被重新释放出来,撞击承受能力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套筒内部设置有活动板,且活动板底部设置设置有第一弹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抗压层上的第二弹簧设置有若干个,且第二弹簧均匀分布在顶盖底部。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优点:1、本技术的电路板本体通过减震机构固定在顶盖与底盖之间,汽车产生震动时,上优力胶柱与下优力胶柱发生形变,对震动进行吸收,保持电路板本体的稳定,防止电路板出现损坏情况,保护力度高。2、本技术的减震机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抗压层与下抗压层,与减震机构配合使用,有利于实现多级减震,便于电路板本体的稳定使用,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3、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套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板本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减震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上抗压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盖,2-顶盖,3-电路板本体,301-限位孔,4-减震机构,5-连接套筒,6-活动板,7-第一弹簧,8-橡胶垫,9-限位板,10-下优力胶柱,11-上优力胶柱,12-上抗压层,1201-固定板,1202-第二弹簧,1203-吸能层,13-下抗压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5所示,一种汽车电路板的减震缓冲结构,包括底盖1、顶盖2,所述底盖1与顶盖2之间配合安装,所述底盖1与顶盖2内侧对称设置有结构相同的上抗压层12、下抗压层13,所述上抗压层12与下抗压层13之间通过减震机构4安装有电路板本体3,所述减震机构4包括下优力胶柱10、上优力胶柱11,所述下优力胶柱10与下抗压层13连接,所述上优力胶柱11与上抗压层12连接,所述下优力胶柱10顶部设置有限位板9,且限位板9表面设置有橡胶垫8,所述橡胶垫8与连接套筒5一端连接,且连接套筒5另一端套接有上优力胶柱11,所述连接套筒5贯穿电路板本体3上的限位孔301。所述减震机构4设置有两个,且减震机构4对称设置在电路板本体3两端,提高装置结构的稳定性,便于电路板本体3的稳定使用。所述上抗压层12包括第二弹簧1202,且第二弹簧1202两端分别设置有吸能层1203与固定板1201,提高减震效果,有利于对电路板本体1的防护。所述吸能层是一种由气凝胶制成的层状结构,可以充分吸收撞击的能量,并且吸收的能量不会被重新释放出来,撞击承受能力强。所述连接套筒5内部设置有活动板6,且活动板6底部设置设置有第一弹簧7,有利于上优力胶柱11的连接以及提高减震效果。所述上抗压层12上的第二弹簧1202设置有若干个,且第二弹簧1202均匀分布在顶盖2底部,提高装置结构合理性,提高缓冲效果。本技术在使用时,当汽车行驶中,发生上下颠婆与碰撞时,顶盖2与底盖1内侧的上抗压层12、下抗压层13起到一级减震作用,第二弹簧1202起到缓冲作用,且第二弹簧1202一端的吸能层1203对第二弹簧1202的弹力进行吸收,撞击承受能力强,若震动强烈,上抗压层12与下抗压层13失效,减震机构4上的下优力胶柱10与上优力胶柱11发生形变,对震动进行吸收,保持电路板本体的稳定,实现二级减震,对电路板本体3进行有效的防护,保持电路板本体1的稳定工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电路板的减震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盖(1)、顶盖(2),所述底盖(1)与顶盖(2)之间配合安装,所述底盖(1)与顶盖(2)内侧对称设置有结构相同的上抗压层(12)、下抗压层(13),所述上抗压层(12)与下抗压层(13)之间通过减震机构(4)安装有电路板本体(3),所述减震机构(4)包括下优力胶柱(10)、上优力胶柱(11),所述下优力胶柱(10)与下抗压层(13)连接,所述上优力胶柱(11)与上抗压层(12)连接,所述下优力胶柱(10)顶部设置有限位板(9),且限位板(9)表面设置有橡胶垫(8),所述橡胶垫(8)与连接套筒(5)一端连接,且连接套筒(5)另一端套接有上优力胶柱(11),所述连接套筒(5)贯穿电路板本体(3)上的限位孔(3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路板的减震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盖(1)、顶盖(2),所述底盖(1)与顶盖(2)之间配合安装,所述底盖(1)与顶盖(2)内侧对称设置有结构相同的上抗压层(12)、下抗压层(13),所述上抗压层(12)与下抗压层(13)之间通过减震机构(4)安装有电路板本体(3),所述减震机构(4)包括下优力胶柱(10)、上优力胶柱(11),所述下优力胶柱(10)与下抗压层(13)连接,所述上优力胶柱(11)与上抗压层(12)连接,所述下优力胶柱(10)顶部设置有限位板(9),且限位板(9)表面设置有橡胶垫(8),所述橡胶垫(8)与连接套筒(5)一端连接,且连接套筒(5)另一端套接有上优力胶柱(11),所述连接套筒(5)贯穿电路板本体(3)上的限位孔(3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路板的减震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鹏张书塘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环瑞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