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S二挡变速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253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箱,特别涉及一种TS二挡变速箱。包括有箱体,体内设有低速传动组件、高速传动组件及双联齿轮组,箱体的一侧设有拨杆,箱体内靠近拨杆的一端设有一端与拨杆联动连接,另一端与双联齿轮组件联动连接的齿条组件,拨杆拨动促使齿条组件推动双联齿轮组件与低速传动组件啮合时为低速挡,拨杆促使齿条组件推动双联齿轮组件与高速传动组件啮合时为高速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调速范围较大场合的TS二挡变速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S二挡变速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速箱,特别涉及一种TS二挡变速箱。
技术介绍
变速箱主要指的是汽车的变速箱,它分为手动、自动两种,手动变速箱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产生变速变钜,主要功能为改变传动比,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使汽车能倒退选择驶,或者利用空挡,中断动力传递,以使发动机能够起动,怠速,并便于变速器换挡或进行动力输出,变速箱根据挡位分为多个挡位变速箱,变速箱的挡位越多,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大小也有关系,一般挡位越多,调速的范围相对也就越大,因此目前的二挡变速箱,只适用于调速范转较小的场合,针对该缺陷,本技术针对二挡变速箱在原有基础上作出了改进,使二挡变速箱也能适用于调速范围较大的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调速范围较大场合的TS二挡变速箱。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TS二挡变速箱,包括有箱体,箱体内设有低速传动组件、高速传动组件及双联齿轮组,箱体的一侧设有拨杆,箱体内靠近拨杆的一端设有一端与拨杆联动连接,另一端与双联齿轮组件联动连接的齿条组件,拨杆拨动促使齿条组件推动双联齿轮组件与低速传动组件啮合时为低速挡,拨杆促使齿条组件推动双联齿轮组件与高速传动组件啮合时为高速挡。优选的,所述的齿条组件包括有第九齿轮、齿条,所述的箱体内靠近拨杆的一端设有齿条杆,齿条杆上设有与齿条适配的齿条槽,所述的拨杆设于箱体外,拨杆的一端上设有转轮,所述的第九齿轮与齿条连接且第九齿轮通过连接轴与转轮连接,所述的齿条底部设有与双联齿轮组件连接的齿条连接轴。优选的,所述的双联齿轮组件包括有与箱体连接的双联齿轮轴及设于双联齿轮轴上的双联齿轮,所述的双联齿轮包括有与低速传动组件啮合的第六齿轮及设于第六齿轮上方与高速传动组件啮合的第八齿轮,所述的第六齿轮与第八齿轮通过连接座连接,所述的齿条连接轴与齿条连接的另一端与连接座连接。优选的,所述的低速传动组件包括有低速齿轮,高速传动组件包括有高速齿轮,所述的箱体内设有调速齿轮轴,所述的高速齿轮设于调速齿轮轴顶部并能与第八齿轮啮合,所述的低速齿轮设于调速齿轮轴底部并能与第六齿轮啮合,所述的箱体内还设有驱动高速齿轮转动的驱动组件。优选的,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一输入轴、传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及第四齿轮,所述的第一输入轴一端设于箱体内与箱体连接,另一端延伸出箱体外与外部系统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设于第一输入轴上,所述的传动轴设于箱体内,第三齿轮设于传动轴上且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的第四齿轮设于第三齿轮下方并设于传动轴上,第四齿轮与高速齿轮啮合。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输入轴、传动轴、调速齿轮轴、双联齿轮轴及齿条杆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的第一输入轴、传动轴、调速齿轮轴及双联齿轮轴分别通过轴承与箱体连接。优选的,所述的齿条杆与箱体通过螺栓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变速箱通过第一输入轴带动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带动第四齿轮,第四齿轮带动高速齿轮,高速齿轮带动低速齿轮,第八齿轮带动高速齿轮。通过转动拨杆,带动第九齿轮旋转,第九齿轮带动齿条滑动,拨叉与齿条连接,推动双联齿轮,当第六齿轮与低速齿轮啮合时为低速档,当第八齿轮和高速齿轮啮合时为高速档,本技术中,由于设置了高速传动组件、低速传动组件及双联齿轮组件,两档位采取了三级传动,可用于调速范围较大的场合,使得二挡变速箱调速范围更广。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产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本技术提供一种TS二挡变速箱,包括有箱体1,箱体1内设有低速传动组件、高速传动组件及双联齿轮组,箱体1的一侧设有拨杆2,箱体1内靠近拨杆2的一端设有一端与拨杆2联动连接,另一端与双联齿轮组件联动连接的齿条组件,拨杆2拨动促使齿条组件推动双联齿轮组件与低速传动组件啮合时为低速挡,拨杆促使齿条组件推动双联齿轮组件与高速传动组件啮合时为高速挡。所述的齿条组件包括有第九齿轮9、齿条10,所述的箱体1内靠近拨杆2的一端设有齿条杆11,齿条杆11上设有与齿条10适配的齿条槽12,所述的拨杆2设于箱体1外,拨杆2的一端上设有转轮13,所述的第九齿轮9与齿条10连接且第九齿轮9通过连接轴14与转轮13连接,所述的齿条10底部设有与双联齿轮组件连接的齿条连接轴15。上述方案中,拨杆2拨动,带动第九齿轮9转动,第九齿轮9带动齿条10沿着齿条杆11上的齿条槽12滑动,齿条10滑动过程中,带动双联齿轮组件转动,双联齿轮组件与高速齿轮啮合时,此时为高速档,当双联齿轮组件与低速齿轮啮合时,此时为低速挡。所述的双联齿轮组件包括有与箱体1连接的双联齿轮轴16及设于双联齿轮轴16上的双联齿轮,所述的双联齿轮包括有与低速传动组件啮合的第六齿轮6及设于第六齿轮6上方与高速传动组件啮合的第八齿轮8,所述的第六齿轮6与第八齿轮8通过连接座17连接,所述的齿条连接轴15与齿条10连接的另一端与连接座连接。上述方案中,第六齿轮6与第八齿轮8通过连接座17一体成型,齿条10运动时带动齿条连接轴15运动,齿条连接轴15带动双联齿轮运动,当双联齿轮的第六齿轮6与低速齿轮5啮合时,第八齿轮8就会离开高速齿轮7,此时为低速挡,反之,当第八齿轮8与高速齿轮7啮合时,第六齿轮6就会离开低速齿轮5,此时为高速挡。所述的低速传动组件包括有低速齿轮5,高速传动组件包括有高速齿轮7,所述的箱体1内设有调速齿轮轴18,所述的高速齿轮7设于调速齿轮轴18顶部并能与第八齿轮8啮合,所述的低速齿轮5设于调速齿轮轴18底部并能与第六齿轮6啮合,所述的箱体1内还设有驱动高速齿轮7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一输入轴19、传动轴20、第一齿轮1、第二齿轮2、第三齿轮3及第四齿轮4,所述的第一输入轴19一端设于箱体1内与箱体1连接,另一端延伸出箱体1外与外部系统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1及第二齿轮2设于第一输入轴19上,所述的传动轴20设于箱体1内,第三齿轮3设于传动轴20上且第三齿轮3与第二齿轮2啮合,所述的第四齿轮4设于第三齿轮3下方并设于传动轴20上,第四齿轮4与高速齿轮7啮合。上述方案中,变速箱通过第一输入轴19带动第一齿轮1,第一齿轮1带动第二齿轮2,第二齿轮2带动第三齿轮3,第三齿轮3带动第四齿轮4,第四齿轮4带动高速齿轮7,高速齿轮7带动低速齿轮5,第八齿轮8带动高速齿轮7。通过转动拨杆1,带动第九齿轮9旋转,第九齿轮9带动齿条10滑动,拨叉1与齿条10连接,推动双联齿轮,当第六齿轮6与低速齿轮5啮合时为低速档,当第八齿轮8和高速齿轮7啮合时为高速档。所述的第一输入轴19、传动轴20、调速齿轮轴18、双联齿轮轴16及齿条杆11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的第一输入轴19、传动轴20、调速齿轮轴18及双联齿轮轴16分别通过轴承与箱体1连接。所述的齿条杆11与箱体1通过螺栓固定。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技术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思想并不仅限于此本技术,任何运用本技术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S二挡变速箱,包括有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内设有低速传动组件、高速传动组件及双联齿轮组,箱体的一侧设有拨杆,箱体内靠近拨杆的一端设有一端与拨杆联动连接,另一端与双联齿轮组件联动连接的齿条组件,拨杆拨动促使齿条组件推动双联齿轮组件与低速传动组件啮合时为低速挡,拨杆促使齿条组件推动双联齿轮组件与高速传动组件啮合时为高速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S二挡变速箱,包括有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内设有低速传动组件、高速传动组件及双联齿轮组,箱体的一侧设有拨杆,箱体内靠近拨杆的一端设有一端与拨杆联动连接,另一端与双联齿轮组件联动连接的齿条组件,拨杆拨动促使齿条组件推动双联齿轮组件与低速传动组件啮合时为低速挡,拨杆促使齿条组件推动双联齿轮组件与高速传动组件啮合时为高速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S二挡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条组件包括有第九齿轮、齿条,所述的箱体内靠近拨杆的一端设有齿条杆,齿条杆上设有与齿条适配的齿条槽,所述的拨杆设于箱体外,拨杆的一端上设有转轮,所述的第九齿轮与齿条连接且第九齿轮通过连接轴与转轮连接,所述的齿条底部设有与双联齿轮组件连接的齿条连接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TS二挡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联齿轮组件包括有与箱体连接的双联齿轮轴及设于双联齿轮轴上的双联齿轮,所述的双联齿轮包括有与低速传动组件啮合的第六齿轮及设于第六齿轮上方与高速传动组件啮合的第八齿轮,所述的第六齿轮与第八齿轮通过连接座连接,所述的齿条连接轴与齿条连接的另一端与连接座连接。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新陈钦雷洪飞利陈瑞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德森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