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洪先专利>正文

内燃机活塞、组合气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2973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内燃机活塞、组合式气环,是在活塞上只开一道气环槽和一道油环槽,气环槽内嵌上、下活塞环,上、下环开口错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原来活塞上的三道气环槽改为一道气环槽,提高了密封性,减少了缸套磨损,延长了活塞、活塞环、缸套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功率。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用于汽车可使汽车起速快、耗油省。(*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活塞、活塞环。目前的内燃机活塞一般有三道气环槽、一道油环槽,三道内各嵌一活塞环。由于有三道气环槽存在,临近油环槽的第三活塞环有润滑油,第一道则润滑油则少,对缸套磨损大、影响密封,使活塞、活塞环、缸套使用寿命短,在内燃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必须换活塞、换活塞环,缸套必须镗缸。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活塞、活塞环所存在的问题,旨在设计一种缸套磨损小、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能提高功率的内燃机活塞、活塞环。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内燃机活塞、组合气环,活塞上有气环槽1、油环槽2,气环槽内嵌具有开口的活塞环。气环槽为一道,槽中央有隔环3,组合气环的上、下活塞环嵌于隔环上、下位,环开口错开,下活塞环中间加有密封片5。下面参照附图详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活塞结构示意图。图2上活塞环结构示意图。图3下活塞环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将原来活塞上的三道气环槽,一道油环槽,改为一道气环槽1和一道油环槽2,改善了第一道气环槽的润滑条件,使缸套磨损减少,增加了密封性,提高了活塞、活塞环、缸套的使用寿命。组合气环由上、下活塞环及下活塞环上的密封片5构成,上、下环开口错开,形成无开口气环,提高了密封性,堵住了从开口处产生的漏气。堵住开口后,提高了气压,增强了爆破力,同时也可能有气体从上环的开口处通过环的内圆漏往下环的开口处,为此,本技术在下环上加一密封片。活塞上还有一凹槽4,减轻了活塞的重量,使活塞运动省力,增加了功力。本技术由于环槽数减少,接触面减少,活塞重量降低,提高了密封性,增加了功率、延长了使用寿命。本技术用东风140-47汽、柴油车,已试验行程4万km,起速,加速快,爬坡力强,节油近20%,发动机预计可使用30万km-50万km,相对于原行程11万km,提高使用寿命3-5倍,效果明显。本技术适于以内燃机为动力源的所有地方使用。权利要求1.内燃机活塞、组合气环,活塞上有气环槽(1)、油环槽(2),气环槽内嵌具有开口的活塞环,其特征在于气环槽为一道,槽中央有隔环(3),组合气环的上、下活塞环嵌于隔环上、下位,环开口错开,下活塞环中间加有密封片(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组合气环,其特征在于活塞上还有凹槽(4)。专利摘要内燃机活塞、组合式气环,是在活塞上只开一道气环槽和一道油环槽,气环槽内嵌上、下活塞环,上、下环开口错位。本技术将原来活塞上的三道气环槽改为一道气环槽,提高了密封性,减少了缸套磨损,延长了活塞、活塞环、缸套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功率。如本技术的内燃机用于汽车可使汽车起速快、耗油省。文档编号F16J9/00GK2253412SQ9621605公开日1997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6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6日专利技术者刘洪先 申请人:刘洪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内燃机活塞、组合气环,活塞上有气环槽(1)、油环槽(2),气环槽内嵌具有开口的活塞环,其特征在于气环槽为一道,槽中央有隔环(3),组合气环的上、下活塞环嵌于隔环上、下位,环开口错开,下活塞环中间加有密封片(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先
申请(专利权)人:刘洪先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