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往复轴机械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2375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旋转往复轴机械密封装置,其特点是轴上安有滚动轴承,轴承内圈与轴动配合,且内圈一侧端面作为机械密封动环,另一侧固定密封圈。此装置解决了机械密封不能应用于有往复运动场合的问题。本装置不仅具有通常机械密封的优点,且由于轴上无固定件,使轴的拆卸比一般机构密封方便。本装置适用范围广,可应用于液体、气体和颗粒介质中,及高压、真空高、低温、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的场合。(*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的密封装置。目前随着近代工程的迅速发展,机械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大大促进了密封技术的进展。由于机械密封具有使用寿命长,密封性能良好的独特优点,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机械密封(即端面密封),其结构特点是带有缓冲补偿机构,通过与轴大体垂直并做相对转动的两个密封端面进行密封的装置。因此端面密封广泛应用于旋转轴的动密封中。由于结构限制如附图说明图1,目前尚不能应用于既作旋转又作往复运动的轴密封中。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装置,使端面密封可应用于旋转往复运动的轴中,并能得到良好密封效果,且工作可靠寿命长,折装方便。本技术是由一套端面密封装置,一个滚动轴承,一个密封圈三部分组成。本技术使端面密封装置在高速旋转下,良好密封与弹性密封环在往复运动下的密封,很好结合,并各自发挥其功能、实现了良好的综合密封。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通常端面密封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实施例1其中1-机械密封支架,2-壳体,3-压紧环,4-机械密封弹簧,5-静环,6-动环,7-滚动轴承,8-弹性密封圈,9-轴承盖,10-轴。图3本技术的实施例2其中1-机械密封支架,2-波纹管或弹簧,3-静环,4-动环,5-滚动轴承,6-U形密封环,7-U形密封三胀圈,8-轴,9-边盖。图4本技术的实施例3其中1-机械密封支架,2-壳体,3-波纹管,4-压环,5-静环,6-滚动轴承,7-静环,8-压盖,9-轴,10-动环,11-弹性密封圈,12-动环。实施例1见图2,将端面密封装置(即机械密封装置)的动环6和密封圈8分别固定在滚动轴承7的内圈的两端面上,示图表示为高压介质在轴的右方。当轴作高速旋转并直线往复运动时,由于密封弹簧4与支架1相焊接,所以密封介质就不能通过滚珠,经过动环6与静环5泄漏到轴的左边。由于轴承内圈与轴是动配合,保证了轴的轴向往复运动的实现,而动配合间隙的泄漏,由密封圈8加以密封。因轴5轴承内圈内径间的摩擦力同密封圈与轴间的摩擦力之和远大于端面密封的端面摩擦力,使内圈的转速几乎与轴同步。密封圈8与内圈相固定,因而密封圈8跟轴的相对运动速度仅仅是往复直线运动速度,所以,即使是在高速运转状态下,密封圈8仍能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实施例2如图3所示,采用二个滚动轴承,二套端面密封装置及两个密封圈,对称安装在轴上,可实现双向密封,真空密封及往复高速密封。实施例3如图4,为了减少密封装置的轴向长度,可将密封图11安装在轴承内圈内。还可直接利用轴承内圈的端面作为端面密封的动环,无需动环12和动环10(图4中)也能实现良好的密封。本技术具有工作可靠,泄漏量小,使用寿命长,摩擦功耗低等机械密封的优点并便于轴的折卸,不用卸下密封装置的任何零件,便可将轴取出;工作状况稳定;维修周期长。本技术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液体,气体和颗粒介质中,及高压,真空、低温、高温、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的场合,尤其适用于轴上不允许有润滑油污染,并轴温较高的真空条件下,轴作旋转往复运动的场合。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往复轴机械密封装置,其特征是在与轴动配合的滚动轴承7(图2中)的内圈的两端面上,分别与机械密封的动环6和密封圈8相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密封装置,其特征是在轴上对称安装一个或二个滚动轴承和二套端面密封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密封装置,其特征是在轴承6(图4中)的内圈上,安装密封圈11,并以内圈端面作为端面密封的动环。专利摘要旋转往复轴机械密封装置,其特点是轴上安有滚动轴承,轴承内圈与轴动配合,且内圈一侧端面作为机械密封动环,另一侧固定密封圈。此装置解决了机械密封不能应用于有往复运动场合的问题。本装置不仅具有通常机械密封的优点,且由于轴上无固定件,使轴的拆卸比一般机构密封方便。本装置适用范围广,可应用于液体、气体和颗粒介质中,及高压、真空高、低温、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的场合。文档编号F16J15/16GK2050509SQ89204038公开日1990年1月3日 申请日期1989年4月7日 优先权日1989年4月7日专利技术者梁军, 姚安佑 申请人:武汉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往复轴机械密封装置,其特征是在与轴动配合的滚动轴承7(图2中)的内圈的两端面上,分别与机械密封的动环6和密封圈8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军姚安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