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贤国专利>正文

一种双层互补式活塞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1839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现有的活塞机械中,活塞与气缸的密封所使用的各类密封环,为了防止受热后产生膨胀卡死在气缸槽中,都在环体的开口处留出一定的端隙。在运行中缸壁与活塞环逐渐磨损,使缸径增大、密封性降低,导致机械动力下降,油耗日益增大,最终使机械不能正常运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在适合于一个活塞环槽的活塞环环体上部分分层,并形成两个错位的端隙,使活塞环形成双层互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和现有的活塞环相比,具有密封性能好,性能稳定,使用期长,节能和降低污染等优点。(*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活塞式机械中缸塞缝隙密封件,用于密封汽缸与活塞之间的缝隙,防止气体漏入曲轴箱,同时将活塞上部热量传给气缸壁。现有的活塞机械中,活塞与汽缸的密封所使用的各类密封环,为了防止受热后产生膨胀卡死在气缸槽中,都在环体的开口处留出一定的端隙。在运行中缸壁与活塞环逐渐磨损,使缸径增大、密封性降低,导致机械动力下降,油耗日益增大,最终使机械不能正常运行。并且由于端隙增大漏汽量上升,增大废气排放浓度。因此,为了增强缸塞密封性,通常在一个活塞上设置2——3道密环,而且运行中经常频繁更换新的活塞环或者气缸,从而增大机械运行成本,并造成钢材的浪费。简言之,现有的活塞环因其结构上的缺陷,导致机械功率低、性能不稳定、耗能高、污染大等缺点。而本技术则提供了一种长效、高能的活塞环、较好地克服了现有的活塞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在适合于一个活塞环槽的活塞环环体上部份分层,并形成两个错位的端隙,使活塞环形成双层互补结构。本实作新型和现有的活塞环相比,具有密封性能好,性能稳定,使用期长、节能和降低污染等优点。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底视图。参照附图1、2、3所示,环体〈1〉部份分层为上环体〈2〉和下环体〈3〉,上下环体〈2、3〉的端面与环体〈1〉形成两个错位端隙〈4〉、〈5〉,环体〈1〉是由优质灰铸铁制成的。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互补式活塞环,其特征在于环体<1>部份分层为上环体<2>和下环体<3>,上下环体<2、3>的端面与环体<1>形成两个错位端隙<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互补式活塞环,其特征在于环体〈1〉是由优质灰铸铁制成的。专利摘要现有的活塞机械中,活塞与气缸的密封所使用的各类密封环,为了防止受热后产生膨胀卡死在气缸槽中,都在环体的开口处留出一定的端隙。在运行中缸壁与活塞环逐渐磨损,使缸径增大、密封性降低,导致机械动力下降,油耗日益增大,最终使机械不能正常运行。本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在适合于一个活塞环槽的活塞环环体上部分分层,并形成两个错位的瑞隙,使活塞环形成双层互补结构。本技术和现有的活塞环相比,具有密封性能好,性能稳定,使用期长,节能和降低污染等优点。文档编号F16J9/00GK2135690SQ9222743公开日1993年6月9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8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8日专利技术者邵贤国 申请人:邵贤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互补式活塞环,其特征在于:环体〈1〉部份分层为上环体〈2〉和下环体〈3〉,上下环体〈2、3〉的端面与环体〈1〉形成两上错位端隙〈4、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贤国
申请(专利权)人:邵贤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