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法高效生产γ-氨基丁酸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1544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法高效生产γ‑氨基丁酸装置和方法,其中所述波纹发生器包括:搅拌装置驱动电机、搅拌装置凸轮、凸轮连杆、搅拌装置转动轴、搅拌装置摇臂、板间固定杆、水平波浪板;所述板间固定杆的数量为两个,相邻板间固定杆之间设有水平波浪板,且板间固定杆与固水平波浪板固定连接,其中水平波浪板的数量为4‑9个,相邻水平波浪板之间等距离分布;所述搅拌装置转动轴连接在相邻板间固定杆两端之间,搅拌装置转动轴一侧设有搅拌装置摇臂,搅拌装置摇臂下端与搅拌装置转动轴同轴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生物法高效生产γ‑氨基丁酸装置和方法,该装置采用自动控制,操作简单方便,工作效率高,具体有较强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法高效生产γ-氨基丁酸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法高效生产γ-氨基丁酸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γ-氨基丁酸GABA也称氨酪酸,是一种非蛋白质组成成份的天然氨基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它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具有降血压、调节心律失常、改善睡眠、抗焦虑、改善脂质代谢、防止动脉硬化等功效,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的关注。目前,GABA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植物富集和生物合成三种。其中化学法是以邻苯二甲酰亚氨钾和γ-氯丁氰或丁内酯为原料在强烈条件下反应,所得产物与浓硫酸作用后再经过水解制得产品GABA;该法速度快,得率高,但成本高,安全性差。植物富集法是从富含GABA的麸皮、茶叶、番茄汁等原料中分离提取。生物法是采用微生物发酵,生物合成方法,此方法生产成本低、无毒、安全且环保,是属低碳、绿色生产方式。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γ-氨基丁酸的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国内外客户对γ-氨基丁酸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现有关于γ-氨基丁酸的制备装置主要存在收率低,成本高,质量不高的缺点,因此有必要对γ-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法高效生产γ‑氨基丁酸装置,包括:溶解槽(1),输送泵(2),调配池(3),蒸馏塔输入泵(4),蒸馏塔(5),滴流床反应器(6),沉淀物排放管(7),取样排气管(8),高位出料管(9),气液分离器(10),电控箱(11),接种取样回流管(12),主发酵箱(13),支架(14),调节轮(15);其特征在于,位于一侧的溶解槽(1)通过输送泵(2)与位于左上部的主发酵箱(13)连通,主发酵箱(13)顶部为可控开启封闭结构;主发酵箱(13)下部设有调配池(3)、上部一侧设有接种取样回流管(12),其与两者管道连通,其中接种取样回流管(12)用于接种、取样,并将排出水回流到溶解槽(1)中;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法高效生产γ-氨基丁酸装置,包括:溶解槽(1),输送泵(2),调配池(3),蒸馏塔输入泵(4),蒸馏塔(5),滴流床反应器(6),沉淀物排放管(7),取样排气管(8),高位出料管(9),气液分离器(10),电控箱(11),接种取样回流管(12),主发酵箱(13),支架(14),调节轮(15);其特征在于,位于一侧的溶解槽(1)通过输送泵(2)与位于左上部的主发酵箱(13)连通,主发酵箱(13)顶部为可控开启封闭结构;主发酵箱(13)下部设有调配池(3)、上部一侧设有接种取样回流管(12),其与两者管道连通,其中接种取样回流管(12)用于接种、取样,并将排出水回流到溶解槽(1)中;在支架(14)上部设有电控箱(11);支架(14)一侧设有蒸馏塔(5),所述蒸馏塔(5)竖直放置、底部与外部蒸汽连通,蒸馏塔(5)中空结构,其外壳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蒸馏塔(5)通过蒸馏塔输入泵(4)与主发酵箱(13)连通,蒸馏塔(5)与上部的气液分离器(10)连通;所述滴流床反应器(6)采用气液并流模式分别与气液分离器(10)、蒸馏塔(5)连通;滴流床反应器(6)下部设有沉淀物排放管(7)、上部设有高位出料管(9)、腰部设有取样排气管(8),滴流床反应器(6)与三者连通;所述调节轮(15)位于蒸馏塔(5)底部,其数量为四个;所述输送泵(2)、蒸馏塔输入泵(4)与电控箱(11)导线控制链接;所述滴流床反应器(6)设有波纹发生器(6-6);所述波纹发生器(6-6)位于滴流床反应器(6)内部、混合搅拌器(6-3)一侧;所述波纹发生器(6-6)包括:搅拌装置驱动电机(6-6-1),搅拌装置凸轮(6-6-2),凸轮连杆(6-6-3),搅拌装置转动轴(6-6-4),搅拌装置摇臂(6-6-5),板间固定杆(6-6-6),水平波浪板(6-6-7);所述板间固定杆(6-6-6)的数量为两个,相邻板间固定杆(6-6-6)之间设有水平波浪板(6-6-7),且板间固定杆(6-6-6)与固水平波浪板(6-6-7)固定连接,其中水平波浪板(6-6-7)的数量为4-9个,相邻水平波浪板(6-6-7)之间等距离分布;所述搅拌装置转动轴(6-6-4)连接在相邻板间固定杆(6-6-6)两端之间,搅拌装置转动轴(6-6-4)一侧设有搅拌装置摇臂(6-6-5),搅拌装置摇臂(6-6-5)下端与搅拌装置转动轴(6-6-4)同轴转动连接;所述凸轮连杆(6-6-3)位于搅拌装置摇臂(6-6-5)上方,凸轮连杆(6-6-3)一侧设有搅拌装置凸轮(6-6-2),凸轮连杆(6-6-3)细端与搅拌装置凸轮(6-6-2)不同轴转动连接,凸轮连杆(6-6-3)粗端与搅拌装置摇臂(6-6-5)上端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装置驱动电机(6-6-1)位于搅拌装置凸轮(6-6-2)一侧,搅拌装置驱动电机(6-6-1)与搅拌装置凸轮(6-6-2)传动连接,且搅拌装置驱动电机(6-6-1)与电控箱(11)导线控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法高效生产γ-氨基丁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塔(5)包括:出渣口(5-1),出渣控制阀(5-2),蒸馏塔壳体(5-3),催化系统(5-4),出液管(5-5),出气管(5-6),进液口(5-7),蒸汽管(5-8);在蒸馏塔(5)下部设有出渣口(5-1)两者通过出渣控制阀(5-2)贯通;在出渣控制阀(5-2)上部、蒸馏塔壳体(5-3)内部设有催化系统(5-4);在蒸馏塔壳体(5-3)一侧设有蒸汽管(5-8)、另一侧设有出液管(5-5)、腰部设有进液口(5-7)、顶部设有出气管(5-6),蒸馏塔壳体(5-3)与四者贯通;所述出渣控制阀(5-2)包括:控制阀壳体(5-2-2),阀门弹簧(5-2-3),阀门板(5-2-4),阀门驱动臂(5-2-5),旋转臂(5-2-6),控制阀电机(5-2-7),齿轮A(5-2-8),齿轮B(5-2-9);所述阀门板(5-2-4)位于控制阀壳体(5-2-2)内部,阀门板(5-2-4)的数量为2个,相邻阀门板(5-2-4)之间固定连接有阀门弹簧(5-2-3);所述阀门弹簧(5-2-3)数量为6个、等距离分布、不锈钢材质,阀门弹簧(5-2-3)控制出渣控制阀(5-2)弹性闭合,并能甩掉异物,实现出渣控制阀(5-2)正常开闭功能;所述阀门驱动臂(5-2-5)的一端通过支杆与阀门板(5-2-4)固定连接,阀门驱动臂(5-2-5)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与旋转臂(5-2-6)转动连接,其中旋转臂(5-2-6)设在阀门驱动臂(5-2-5)上部;所述齿轮B(5-2-9)与旋转臂(5-2-6)转动连接;齿轮B(5-2-9)一侧设有齿轮A(5-2-8),两者啮合连接;所述控制阀电机(5-2-7)位于齿轮A(5-2-8)一侧,两者传动连接,控制阀电机(5-2-7)与电控箱(11)导线控制连接;所述催化系统(5-4)包括:出渣控制阀(5-2),下部连接法兰(5-4-2),热混合室(5-4-3),催化壳体(5-4-4),汽化浓度传感器(5-4-5),汽化室(5-4-6),上部连接法兰(5-4-7),催化反应填充物(5-4-8),触网塔板(5-4-9),促进剂喷环(5-4-10),聚热斗(5-4-11);所述下部连接法兰(5-4-2)位于整个催化系统(5-4)下部,其上部设有汽化室(5-4-6)和上部连接法兰(5-4-7),且汽化室(5-4-6)与上部连接法兰(5-4-7)贯通、与催化壳体(5-4-4)固定连接;催化壳体(5-4-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部连接法兰(5-4-7)、下部连接法兰(5-4-2)固定连接,其中下部连接法兰(5-4-2)位于催化壳体(5-4-4)下部;所述热混合室(5-4-3)设在催化壳体(5-4-4)内部、出渣控制阀(5-2)上部,热混合室(5-4-3)为上下贯通的圆柱形中空结构,热蒸汽与混合液在此充分混合;热混合室(5-4-3)的另一端通过下部连接法兰(5-4-2)与出渣控制阀(5-2)贯通连接,其中出渣控制阀(5-2)位于下部连接法兰(5-4-2)的下部;所述聚热斗(5-4-11)位于热混合室(5-4-3)的上部、两者贯通连接,聚热斗(5-4-11)喇叭造型、上下贯通、且下小上大,表面设有大量通孔,腰部设有导流板,其利用喇叭口造型将热蒸汽与触网塔板(5-4-9)溅落的溶液进行充分热交换;所述催化反应填充物(5-4-8)、触网塔板(5-4-9)、促进剂喷环(5-4-10)设在聚热斗(5-4-11)上部,其中催化反应填充物(5-4-8)的数量为3组,相邻催化反应填充物(5-4-8)之间等距离分布;触网塔板(5-4-9)表面设有大量通孔、数量为20个,等距分布于催化壳体(5-4-4)内部;促进剂喷环(5-4-10)向催化壳体(5-4-4)内喷射加入促进剂;所述促进剂喷环(5-4-10)、催化反应填充物(5-4-8)、触网塔板(5-4-9)都是促进混合液进行化学反应;所述汽化浓度传感器(5-4-5)设在催化壳体(5-4-4)腰部,汽化浓度传感器(5-4-5)与电控箱(11)导线控制连接;所述滴流床反应器(6)包括:清洗喷淋装置(6-1),催化剂添加管(6-2),混合搅拌器(6-3),搅拌电机(6-4),自动清洗机(6-5),波纹发生器(6-6);位于一侧的清洗喷淋装置(6-1),其一端与外部清水泵连通,另一端产生5个水平指向的喷头;在清洗喷淋装置(6-1)一侧设有催化剂添加管(6-2),催化剂添加管(6-2)圆环形、中空结构、垂直布局,在其表面设有大量通孔;在催化剂添加管(6-2)一侧设有混合搅拌器(6-3),所述混合搅拌器(6-3)与其右侧的搅拌电机(6-4)驱动连接,搅拌电机(6-4)防水设计;在滴流床反应器(6)内部一侧设有自动清洗机(6-5),其与电控箱(11)无线控制连接;所述波纹发生器(6-6)位于滴流床反应器(6)内部、混合搅拌器(6-3)一侧;所述混合搅拌器(6-3)包括:混合进液口(6-3-1),磁性去金属器(6-3-2),侧门(6-3-3),混合搅拌叶轮(6-3-4),抗氧化剂加注口(6-3-5),混合出液口(6-3-6);位于一侧的混合进液口(6-3-1)与位于另一侧的混合出液口(6-3-6)贯通;在混合出液口(6-3-6)内侧设有混合搅拌叶轮(6-3-4),表面固定一定数量叶片,其受到电机驱动、促进溶液相互混溶;在混合搅拌器(6-3)内部一侧设有磁性去金属器(6-3-2),防水结构、底部吸盘随活动臂水平移动;在其对面设有侧门(6-3-3),磁性去金属器(6-3-2)活动臂在侧门(6-3-3)卸载被吸附物;在混合搅拌器(6-3)底部一侧设有抗氧化剂加注口(6-3-5);所述磁性去金属器(6-3-2)包括:固定台(6-3-2-1),水平伸缩臂(6-3-2-2),大臂转轴(6-3-2-3),竖直伸缩臂(6-3-2-4),电控磁吸凸点(6-3-2-5),电控磁吸环(6-3-2-6),吸附台(6-3-2-7),水平转轴(6-3-2-8);位于一侧的固定台(6-3-2-1)固定在基础面上,其与水平布局的水平伸缩臂(6-3-2-2)连接,水平伸缩臂(6-3-2-2)可伸缩结构;在其端部设有大臂转轴(6-3-2-3),水平伸缩臂(6-3-2-2)通过大臂转轴(6-3-2-3)与竖直伸缩臂(6-3-2-4)铰接;竖直伸缩臂(6-3-2-4)可伸缩结构,并通过水平转轴(6-3-2-8)与下部的吸附台(6-3-2-7)转动连接;在吸附台(6-3-2-7)下表面设有多个电控磁吸凸点(6-3-2-5)、等距布局;在吸附台(6-3-2-7)四周设有多个电控磁吸环(6-3-2-6)、等距布局,电控磁吸凸点(6-3-2-5)、电控磁吸环(6-3-2-6)与电控箱(11)连接;磁性去金属器(6-3-2)防水设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法高效生产γ-氨基丁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清洗机(6-5)包括:清洗壳体(6-5-1),电池电机储藏盒(6-5-2),信号收发器(6-5-3),爬行吸附装置(6-5-4),清洗器(6-5-5),探寻污渍仪(6-5-6);自动清洗机(6-5)自身为防水结构;所述清洗壳体(6-5-1)中心处设有电池电机储藏盒(6-5-2),抽拉快装结构,内部设有电池、驱动电机、真空泵,所述电池电机储藏盒(6-5-2)一侧设有信号收发器(6-5-3);所述爬行吸附装置(6-5-4)位于清洗壳体(6-5-1)顶角,4个爬行吸附装置(6-5-4)共同组成运动机构;所述清洗器(6-5-5)位于清洗壳体(6-5-1)中心下部,清洗器(6-5-5)下表面设有探寻污渍仪(6-5-6);所述电池电机储藏盒(6-5-2)、信号收发器(6-5-3)及探寻污渍仪(6-5-6)与电控箱(11)无线控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法高效生产γ-氨基丁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吸附装置(6-5-4)包括:左右摆臂(6-5-4-1),伸展臂(6-5-4-2),伸展液压机(6-5-4-3),垂向移动臂(6-5-4-4),垂向液压机(6-5-4-5),定位盘(6-5-4-6),吸附盘(6-5-4-7),固定柱(6-5-4-8),吸附盘弹簧(6-5-4-9);所述左右摆臂(6-5-4-1)端部设有伸展臂(6-5-4-2),所述伸展臂(6-5-4-2)与左右摆臂(6-5-4-1)转动连接,并以左右摆臂(6-5-4-1)为转动轴上下摆动,两者之间设有伸展液压机(6-5-4-3),所述伸展液压机(6-5-4-3)与电控箱(11)无线控制连接;所述垂向移动臂(6-5-4-4)位于伸展臂(6-5-4-2)端部,垂向移动臂(6-5-4-4)与伸展臂(6-5-4-2)转动连接,垂向移动臂(6-5-4-4)与伸展臂(6-5-4-2)之间设有垂向液压机(6-5-4-5),所述垂向液压机(6-5-4-5)与电控箱(11)无线控制连接;所述定位盘(6-5-4-6)位于垂向移动臂(6-5-4-4)下表面,定位盘(6-5-4-6)下方设有吸附盘(6-5-4-7),所述吸附盘(6-5-4-7)与定位盘(6-5-4-6)之间通过固定柱(6-5-4-8)固定连接,固定柱(6-5-4-8)内部设有气管,气管一端与真空泵连通,另一端与吸附盘(6-5-4-7)连通;所述吸附盘弹簧(6-5-4-9)一端连接定位盘(6-5-4-6)、另一端与吸附盘(6-5-4-7)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法高效生产γ-氨基丁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器(6-5-5)包括:清洗驱动机(6-5-5-1),风扇(6-5-5-2),传动齿轮(6-5-5-3),旋转盘(6-5-5-4),保洁刷头(6-5-5-5),清水管线(6-5-5-6);所述清洗驱动机(6-5-5-1)与电控箱(11)无线控制连接,清洗驱动机(6-5-5-1)输出端设有风扇(6-5-5-2),清洗结束后吹干表面;所述传动齿轮(6-5-5-3)位于风扇(6-5-5-2)下方,传动齿轮(6-5-5-3)与清洗驱动机(6-5-5-1)输出主轴啮合连接;所述旋转盘(6-5-5-4)位于传动齿轮(6-5-5-3)下表面,旋转盘(6-5-5-4)数量为3组,旋转盘(6-5-5-4)下表面设有保洁刷头(6-5-5-5);所述清水管线(6-5-5-6)位于传动齿轮(6-5-5-3)上表面,清水管线(6-5-5-6)与旋转盘(6-5-5-4)相互贯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法高效生产γ-氨基丁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4)包括:支架驱动机(14-1),传动箱(14-2),支架齿轮(14-3),支架轨道(14-4),支架壳(14-5),配重体(14-6),支撑体(14-7);所述支架壳(14-5)位于支架(14)底座的上部,两者独立;所述支架壳(14-5)为中空结构,支架轨道(14-4)设于支架壳(14-5)内部,并与支架(14)底座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体(14-7)布置于传动箱(14-2)一侧、两者连接;在传动箱(14-2)内部设有支架齿轮(14-3),其与支架轨道(14-4)表面齿条啮合连接;所述支撑体(14-7)通过支架齿轮(14-3)与支架轨道(14-4)的啮合实现与在支架轨道(14-4)上的滑动;所述配重体(14-6)位于支撑体(14-7)外侧,两者固定,配重体(14-6)端部伸出支架壳(14-5)外部,其腰部与支架壳(14-5)固定连接;所述支架驱动机(14-1)位于传动箱(14-2)下端一侧,支架驱动机(14-1)与支架齿轮(14-3)传动连接,支架驱动机(14-1)通过导线与电控箱(11)控制相连,支架驱动机(14-1)驱动支架齿轮(14-3)转动并带动传动箱(14-2)、支架壳(14-5)、配重体(14-6)、支撑体(14-7)沿着支架轨道(14-4)上升或下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法高效生产γ-氨基丁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轮(15)包括:调节轮U板(15-1),润滑油箱(15-2),移动轮转轴(15-3),移动轮(15-4),喷油嘴(15-5),轮轨道(15-6);所述调节轮U板(15-1)为倒凹型结构、钢板制作,两侧侧壁倒梯形设计;所述移动轮转轴(15-3)连接在调节轮U板(15-1)两侧侧壁之间,移动轮转轴(15-3)与外部电机传动连接,移动轮转轴(15-3)上设有移动轮(15-4);所述移动轮(15-4)与移动轮转轴(15-3)转动连接,移动轮(15-4)的外部电机与电控箱(11)导线控制连接;所述轮轨道(15-6)位于移动轮(15-4)下部、两者滚动连接;所述润滑油箱(15-2)固定连接在调节轮U板(15-1)一侧侧壁外部,喷油嘴(15-5)固定连接在调节轮U板(15-1)上壁内侧,润滑油箱(15-2)通过其内部导油管与喷油嘴(15-5)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物法高效生产γ-氨基丁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箱(15-2)包括:润油泵(15-2-1),分配箱(15-2-2),过滤箱(15-2-3),注油管(15-2-4),散热器(15-2-5),固定板(15-2-6),定位套筒(15-2-7),注油管出口(15-2-8);位于底部的润油泵(15-2-1)与上部的分配箱(15-2-2)连通,分配箱(15-2-2)长方形箱体、两端短轴为半圆形,内设两组搅拌叶轮、直径大小不同,大搅拌叶轮直径30cm,小搅拌叶轮直径9cm,两者水平并排布局、不同向搅拌,分配箱(15-2-2)两半圆端点处向上伸出两支管,通过阀门与过滤箱(15-2-3)连通,两支管直径不同,粗管直径8cm,细管直径2cm,分别布置在大搅拌叶轮、小搅拌叶轮一边,以控制不同粘稠度润滑油进入过滤箱(15-2-3);过滤箱(15-2-3)位于分配箱(15-2-2)上部,两者贯通,过滤箱(15-2-3)内设过滤网、沉淀室、网杂质清除器;散热器(15-2-5)位于过滤箱(15-2-3)上部,散热器(15-2-5)紫铜材质,由多组铜板叠加组成且铜板间存在间隙;散热器(15-2-5)外表面缠绕注油管(15-2-4),该缠绕段耐压紫铜材质,注油管(15-2-4)一端与过滤箱(15-2-3)贯通,另一端穿过定位套筒(15-2-7)与注油管出口(15-2-8)连通;所述固定板(15-2-6)一端套接在定位套筒(15-2-7)外表面,另一端与固定壁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生物法高效生产γ-氨基丁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嘴(15-5)包括:主分路管(15-5-1),罩面壳体(15-5-2),倾角喷油体(15-5-3),喷油调节嘴(15-5-4);所述罩面壳体(15-5-2)为中空上部封闭底部敞口的倒置圆台结构,罩面壳体(15-5-2)正上方设有主分路管(15-5-1),其中主分路管(15-5-1)底端插入罩面壳体(15-5-2)内,主分路管(15-5-1)顶端与上部的导油管贯通连接;所述倾角喷油体(15-5-3)位于罩面壳体(15-5-2)内部,倾角喷油体(15-5-3)的数量为4~8个,相邻倾角喷油体(15-5-3)以主分路管(15-5-1)为中心轴等角度分布,每个倾角喷油体(15-5-3)通过分油管与主分路管(15-5-1)贯通连接;所述喷油调节嘴(15-5-4)固定连接在罩面壳体(15-5-2)下部、可控调节收放结构,控制喷射流量和角度;所述倾角喷油体(15-5-3)包括:进油口(15-5-3-1),切向出油口(15-5-3-2),喷油壳体(15-5-3-3),交错阻流板(15-5-3-4),壳体驱动器(15-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捷马绍成马腾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筱翔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