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红外光荧光蛋白及其融合蛋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15114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光荧光蛋白及其融合蛋白,所述近红外光荧光蛋白包括BDFP远红光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并且包括在第113位、125位和127位的氨基酸处的突变,所述BDFP远红光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D ID NO:1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近红外光荧光蛋白的光谱性质多样,有效亮度高于现有已知的近红外光荧光蛋白,在低pH、高浓度盐酸胍溶液或高温的环境中,都具有优异的稳定性,而且也能耐受光漂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红外光荧光蛋白及其融合蛋白
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标记物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近红外光荧光蛋白及其融合蛋白。
技术介绍
远红光(FR)或近红外光(NIR)在动物组织中光吸收和光散射较低,有较高的穿透性,是穿透皮肤等大部分组织的能力最大的光谱区域。具有这类发光色素基团的荧光蛋白更适宜于动物活体组织的深层成像,是活体成像更为理想的荧光标记物。目前该类荧光标记物主要有两种,分子量大小均在35kD左右。一种源自绿色荧光蛋白(GFP),能自催化形成发色团,但是光谱范围有一定局限性,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一般在670nm左右,例如标记物TagRFP675。另一种源自存在千细菌中的受体蛋白,细菌光敏色素蛋白(BphP)。BphP主要利用线性四吡咯结构的胆绿素(BV)作为发色团;同时胆绿素BV广泛存在千真核生物体内,这意味着BphP类荧光标记物可应用于活的动物细胞和组织,且无需任何酌或外源辅助因子。BphP类标记物的代表iFP系列和iRFP系列,荧光发射波长范围为670nm-720nm,比如IFP2.0最大荧光发射波长714nm。藻胆蛋白(phycobi1iprotein)存在远红光范围的荧光发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红外光荧光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光荧光蛋白包括BDFP远红光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并且包括在第113位、125位和127位的氨基酸处的突变,所述BDFP远红光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红外光荧光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光荧光蛋白包括BDFP远红光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并且包括在第113位、125位和127位的氨基酸处的突变,所述BDFP远红光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荧光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光荧光蛋白还包括在第30、50、54、57、76、77、80、81、94、101、108、143和/或151位的氨基酸处的突变。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近红外光荧光蛋白,其特征在于,第113位苯丙氨酸突变为亮氨酸;第125位半胱氨酸突变为甘氨酸;第127位丙氨酸突变为苏氨酸或颉氨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红外光荧光蛋白,其特征在于,第30位亮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第50位谷氨酸突变为颉氨酸;第54位苏氨酸突变为丝氨酸;第57位丝氨酸突变为甘氨酸;第76位苏氨酸突变为丙氨酸;第77位精氨酸突变为组氨酸;第80位天冬酰胺突变为懒氨酸;第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坤付卫雷佟顺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天宝颂原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