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油封座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1382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油封座圈,由Fe、Cu、C系列粉末材料一次压制成型,为一个圆环圈,其内圆倒角为30~45°,外圆倒角为3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粉末冶金技术一次压制成型,工序简单,加工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并且密封性能好的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封座圈,尤其是一种用于载重车、轻型车的车桥上的油封座圈。二、技术背景油封座圈是车轿一个关键零件,它承受纵向力和轴向力,同时保护车轿密封不漏油的作用。现在大、中型车桥油封座圈均采用45#钢经热锻、退火、车加工、磨加工等工序成型,还有的企业是采用45#钢管加工的,存在如下不足工序多,加工精度难以一致,加工成本高,材料利用率低,密封效果差而导致车轿出现漏油现象。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成的可以替代45#钢制品的新型油封座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由Fe、Cu、C系列粉末材料一次压制成型,为一个圆环圈,其内圆倒角为30~45°,外圆倒角为30°。本技术由于采用粉末冶金技术一次压制成型,工序简单,加工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并且密封性能好的优点。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再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从图1可知,本技术是一种新型油封座圈,采用Fe、Cu、C系列粉末材料,使用粉末冶金技术一次压制成型,它为一个圆环圈,其内圆1一边倒角,倒角为30°,外圆2为阶梯圆,倒角为30°。从图2可知,它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也为一个圆环圈,其内圆1为二边倒角,倒角为45°,外圆2倒角为30°。从图3可知,它是本技术的再一实施方式,也为一个圆环圈,其内圆1为一边倒角,倒角为30°,外圆2倒角为30°。本技术还可以根据油封座圈使用的地方并结合车轿结构设计成不同尺寸规格和外形的油封座圈,这样就可以使用在各种车的车轿上,如载重车、轻型车,主要是轻型车的车轿上。油封座圈的机械加工时由于不能采用磨加工,加工比较粗糙,而本技术是粉末冶金一次压制成型,倒角光滑。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油封座圈,其特征在于由Fe、Cu、C系列粉末材料一次压制成型,为一个圆环圈,其内圆倒角为30~45°,外圆倒角为3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油封座圈,由Fe、Cu、C系列粉末材料一次压制成型,为一个圆环圈,其内圆倒角为30~45°,外圆倒角为30°。本技术由于采用粉末冶金技术一次压制成型,工序简单,加工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并且密封性能好的优点。文档编号B22F3/12GK2706634SQ20042003625公开日2005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9日专利技术者刘锐夫 申请人:岳阳鸿泰粉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油封座圈,其特征在于:由Fe、Cu、C系列粉末材料一次压制成型,为一个圆环圈,其内圆倒角为30~45°,外圆倒角为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锐夫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鸿泰粉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