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工艺钢的平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1347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工艺钢的平整方法,其包括热连轧、酸洗、冷轧、退火、二次冷轧、拉矫的步骤,其中在二次冷轧过程中,平整机的轧辊辊面凸度为5‑10μm,轧制力:平整机张力=20‑30:1。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加拉矫工艺,降低了平整过程中半工艺钢的延伸率,降低了平整过程中的操作难度,大幅降低了边浪缺陷的发生概率;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整热轧过程中相应参数,降低了中浪的发生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工艺钢的平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工钢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工艺电工钢的平整方法。
技术介绍
半工艺电工钢也叫半成品电工钢,相对于全工艺电工钢工序少,流程短,使用半成品电工钢作为铁芯的中、小型电机电能的利用效率相对较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半工艺无取向电工钢的应用很广泛,半工艺钢具有较强的节能环保优势,目前在我国也日益得到重视。半工艺电工钢在退火以后需要进行二次冷轧,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加工硬度硬化很难避免,通过纵剪分条后,宽度方向容易出现“C型”弯曲,此类缺陷为翘曲缺陷。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半工艺电工钢在宽度方向各小条受到不均匀压缩,因而产生不均匀延伸,使得半工艺电工钢内部产生内应力,轧制结束后转为残余内应力,当残余内应力超过半工艺电工钢产生翘曲的极限应力,半工艺电工钢将发生翘曲。如中部延伸过大造成的中浪或边部延伸过大造成的边浪。一种解决半工艺钢翘曲的方法是进行平整(二次冷轧)。目前的研究热点也主要集中于对平整机进行改进,以达到消除翘曲缺陷的目的,如专利申请201210098140.8通过对于平整机辊棒形状的改变,有效降低了翘曲缺陷的发生频率。但这种方法仅关注了平整机带来的变化,没有从前序工艺过程中加以有效控制,其消除缺陷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半工艺电工钢平整方法,其可有效解决半工艺钢生产过程中的翘曲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工艺钢的平整方法,包括:(1)将薄板在热轧机上进行热连扎得到热轧钢板;(2)将热轧钢板进行酸洗;(3)将酸洗后的热轧钢板进行冷轧得到冷硬电工钢;(4)将冷硬电工钢进行退火;(5)将退火后冷硬电工钢在平整机上进行二次冷轧得到半工艺电工钢钢板;(6)将半工艺钢钢板进行拉矫后得到半工艺电工钢成品;其中,步骤(5)中,所述平整机包括多根轧辊与多根支持辊;所述轧辊工作辊辊面的凸度为5-10μm。二次冷轧过程中轧制力:平整机张力=20-30: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6)中,所述拉矫的延伸率为1.2-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5)中,二次冷轧的延伸率≤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1)中,采用7机架热连扎机组进行热轧,各机架间张力为:第一机架与第二机架为2-3N/mm2,第二机架与第三机架为4-5N/mm2,第三机架与第四机架为6-7N/mm2,第四机架与第五机架为7-8N/mm2,第五机架与第六机架为10-11N/mm2,第六机架与第七机架为12-13N/mm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1)中,第一机架压下率为52-55%,第二机架压下率为50-52%,第三机架压下率为45-48%,第四机架压下率为40-42%,第五机架压下率为37-39%,第六机架压下率为28-31%,第七机架压下率为2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1)中,所述热轧钢板的凸度≤35μ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7)将半工艺钢成品进行卷取,卷取时半工艺钢的温度控制在700-7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3)中,采用5机架冷轧机进行冷轧,其中第一机架工作辊弯辊力120-180kN,中间辊的弯辊力为270-330kN;其中第二机架工作辊弯辊力170-230kN,中间辊的弯辊力为320-380kN;其中第三机架工作辊弯辊力220-280kN,中间辊的弯辊力为370-430kN。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5机架冷轧轧机中,第一机架工作辊凸度为10-20μm;第二机架工作辊凸度为20-30μm;第三机架工作辊凸度为20-30μ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5机架冷轧连扎轧机中,第四机架工作辊辊径>第三机架工作辊辊径>第一机架工作辊辊径>第二机架工作辊辊径。本专利技术采用调节热轧、冷轧与平整工序以及增加拉矫工艺的结合方式,实现了半工艺钢的平整,降低了半工艺钢的翘曲缺陷发生概率。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拉矫工艺,降低了平整过程中半工艺钢的延伸率,降低了平整过程中的操作难度。同时,通过调整平整(二次冷轧)过程中轧制力与平整力的关系,使得轧制力、平整力与半工艺钢的延伸率紧密配合;再辅以调节平整机工作辊的凸度,大幅降低了边浪缺陷的发生概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热轧过程中各机架张力与压下率,有效保证了正凸度控制工艺的稳顺进行,降低了热轧后半工艺钢板的凸度,为后续冷轧控制以及平整工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消除边浪缺陷提供了良好基础。3,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冷轧过程中弯辊力、辊形以及辊径,有效降低了冷轧过程中产生的中部延伸,从而降低了中浪缺陷发生的概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工艺钢的平整方法,包括:(1)将薄板在热轧机上进行热连扎得到热轧钢板;其中,采用7机架热连轧机组进行热轧;优选的,各机架间张力为:第一机架与第二机架为2-3N/mm2,第二机架与第三机架为4-5N/mm2,第三机架与第四机架为6-7N/mm2,第四机架与第五机架为7-8N/mm2,第五机架与第六机架为10-11N/mm2,第六机架与第七机架为12-13N/mm2;第一机架压下率为52-55%,第二机架压下率为50-52%,第三机架压下率为45-48%,第四机架压下率为40-42%,第五机架压下率为37-39%,第六机架压下率为28-31%,第七机架压下率为20-22%。通过控制热轧各机架间压下率与张力,使压下率与机架间张力良好配合;降低了热轧钢板凸度,从而降低了边浪发生的概率;优选的,热连扎后热轧钢板的凸度≤35μm。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热连扎机组中,由于工艺的需要,为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一般都采用正凸度控制工艺(半工艺钢中部厚,边部薄),这种工艺容易产生边浪缺陷。因此需要对热连扎工艺进行严格的控制。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压下率与张力,有效降低了热轧后半工艺钢的凸度,降低了平整过程中的操作难度。同时通过后期冷轧过程中工艺参数的调节,降低了边浪缺陷的发生概率。(2)将热轧钢板进行酸洗;(3)将酸洗后的热轧钢板进行冷轧得到粗坯;其中,采用5机架冷轧机进行冷轧。优选的,第一机架工作辊弯辊力120-180kN,中间辊的弯辊力为270-330kN;其中第二机架工作辊弯辊力170-230kN,中间辊的弯辊力为320-380kN;其中第三机架工作辊弯辊力220-280kN,中间辊的弯辊力为370-430kN。优选的,第一机架工作辊凸度为10-20μm;第二机架工作辊凸度为20-30μm;第三机架工作辊凸度为20-30μm。优选的,第四机架工作辊辊径>第三机架工作辊辊径>第一机架工作辊辊径>第二机架工作辊辊径。需要说明的是,在传统的半工艺钢的生产过程中,为了后续减少边浪缺陷,一般采用微凸度控制模式,即轧机中间的辊缝要小于边部的辊缝,使得轧制处理的板材中间延伸率相对较长,使得板带中间出现中浪缺陷;尤其是当轧辊出现一定磨损以后,中浪缺陷发生的概率会大大提升。即此种控制模式虽然可一定程度上降低边浪发生的概率,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弯辊以及工作辊的凸度,有效控制了板形,降低了中浪缺陷发生的概率。(4)将粗坯进行退火;(5)将退火后粗坯在平整机上进行二次冷轧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工艺钢的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薄板在热轧机上进行热连轧得到热轧钢板;(2)将热轧钢板进行酸洗;(3)将酸洗后的热轧钢板进行冷轧得到冷硬电工钢板;(4)将冷硬电工钢板进行退火;(5)将退火后冷硬电工钢板在平整机上进行二次冷轧得到半工艺电工钢钢板;(6)将半工艺电工钢钢板进行拉矫后得到半工艺电工钢成品;其中,步骤(5)中,所述平整机包括多根轧辊与多根支持辊;所述轧辊工作辊辊面的凸度为5‑10μm;二次冷轧过程中轧制力:平整机张力=20‑3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工艺钢的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薄板在热轧机上进行热连轧得到热轧钢板;(2)将热轧钢板进行酸洗;(3)将酸洗后的热轧钢板进行冷轧得到冷硬电工钢板;(4)将冷硬电工钢板进行退火;(5)将退火后冷硬电工钢板在平整机上进行二次冷轧得到半工艺电工钢钢板;(6)将半工艺电工钢钢板进行拉矫后得到半工艺电工钢成品;其中,步骤(5)中,所述平整机包括多根轧辊与多根支持辊;所述轧辊工作辊辊面的凸度为5-10μm;二次冷轧过程中轧制力:平整机张力=20-3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工艺钢的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拉矫的延伸率为1.2-2.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工艺钢的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二次冷轧的延伸率≤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工艺钢的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7机架热连扎机组进行热轧,各机架间张力为:第一机架与第二机架为2-3N/mm2,第二机架与第三机架为4-5N/mm2,第三机架与第四机架为6-7N/mm2,第四机架与第五机架为7-8N/mm2,第五机架与第六机架为10-11N/mm2,第六机架与第七机架为12-13N/mm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工艺钢的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第一机架压下率为52-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峰周庆唐顺陈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