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温控系统的管路接头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062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1:2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温控系统的管路接头及汽车,管路接头包括管体,管体中部贯通形成流体通道,管体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流体通道位于第一端的开口为第一开口,位于第二端的开口为第二开口,第一端用于与橡胶管连接,第二端用于与尼龙管连接,第一端的外壁具有至少一个凸起设置的第一凸起部,以用于与橡胶管的内壁密封抵紧,第二端的外壁具有至少一个凸起设置的第二凸起部,以用于与尼龙管的内壁密封抵紧。无需使用卡箍紧固,节约了卡箍的成本,同时装配便利性和装配一致性好。

A pipe joint of automobil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nd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温控系统的管路接头及汽车
本申请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温控系统的管路接头及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温控系统通常包括流通管路,以用于液体的循环流动。流通管路中硬管常采用尼龙管,软管常采用橡胶管,尼龙管与橡胶管间通过直通或多通的管路接头连接,尼龙管与橡胶管分别连接在管路接头的两侧。尼龙管与管路接头连接后不需要使用卡箍紧固,但橡胶管与管路接头连接后需要用额外的卡箍紧固,装配便利性不好,装配一致性差,增加了额外的卡箍成本,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温控系统的管路接头及汽车,用以解决汽车温控系统中管路接头装配便利性不好和装配一致性差的问题。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汽车温控系统的管路接头,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中部贯通形成流体通道,所述管体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流体通道位于第一端的开口为第一开口,位于第二端的开口为第二开口,所述第一端用于与橡胶管连接,所述第二端用于与尼龙管连接,所述第一端的外壁具有至少一个凸起设置的第一凸起部,以用于与橡胶管的内壁密封抵紧,所述第二端的外壁具有至少一个凸起设置的第二凸起部,以用于与尼龙管的内壁密封抵紧。作为所述管路接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在管体的外壁上沿管体周向凸起设置。作为所述管路接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凸起部具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到管体轴线的距离自第一开口向管体内部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凸起部具有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到管体轴线的距离自第二开口向管体内部方向逐渐增大。作为所述管路接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或第二凸起部形成倒扣结构。作为所述管路接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数量为a,a的取值范围是1≤a≤4,a为正整数。作为所述管路接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凸起部的数量为b,b的取值范围是1≤b≤4,b为正整数。作为所述管路接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和/或第二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沿第一凸起部和/或第二凸起部的周向设置。作为所述管路接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体的中部具有至少一个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沿管体周向凸起设置在管体外壁上,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尼龙管和橡胶管在管体的安装距离。作为所述管路接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部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限位部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汽车,包括温控系统,所述温控系统包括尼龙管和橡胶管,所述温控系统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管路接头,所述橡胶管与管路接头的第一端套接,所述尼龙管与管路接头的第二端套接。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汽车温控系统的管路接头,包括管体,管体中部贯通形成流体通道,管体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流体通道位于第一端的开口为第一开口,位于第二端的开口为第二开口,第一端用于与橡胶管连接,第二端用于与尼龙管连接,第一端的外壁具有至少一个凸起设置的第一凸起部,以用于与橡胶管的内壁密封抵紧,第二端的外壁具有至少一个凸起设置的第二凸起部,以用于与尼龙管的内壁密封抵紧。在使用管路接头时,将橡胶管与管路接头的第一端套接,尼龙管与管路接头的第二端套接,第一凸起部与橡胶管内壁抵紧,使得第一凸起部与橡胶管内壁间的摩擦力较大,橡胶管不易从管路接头滑脱,第二凸起部与尼龙管内壁抵紧,使得第二凸起部与尼龙管内壁间的摩擦力较大,尼龙管不易从管路接头滑脱,无需使用卡箍紧固,节约了卡箍的成本,同时装配便利性和装配一致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管路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附图1的纵向剖视图。附图标记:100、管体;110、第一端;120、第二端;200、第一凸起部;210、第一导向面;220、第一倒扣壁;300、第二凸起部;310、第二导向面;320、第二倒扣壁;400、密封圈;500、限位部;600、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温控系统的管路接头。请参考图1和图2,该管路接头包括管体100,管体100中部贯通形成流体通道,管体100具有第一端110和与第一端110相对的第二端120,流体通道位于第一端110的开口为第一开口,位于第二端120的开口为第二开口,第一端110用于与橡胶管连接,第二端120用于与尼龙管连接,第一端110的外壁具有至少一个凸起设置的第一凸起部200,以用于与橡胶管的内壁密封抵紧,第二端120的外壁具有至少一个凸起设置的第二凸起部300,以用于与尼龙管的内壁密封抵紧。在使用管路接头时,将橡胶管与管路接头的第一端110套接,尼龙管与管路接头的第二端120套接,第一凸起部200与橡胶管内壁抵紧,使得第一凸起部200与橡胶管内壁间的摩擦力较大,橡胶管不易从管路接头滑脱,第二凸起部300与尼龙管内壁抵紧,使得第二凸起部300与尼龙管内壁间的摩擦力较大,尼龙管不易从管路接头滑脱,无需使用卡箍紧固,节约了卡箍的成本,同时装配便利性和装配一致性好。请参考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200和第二凸起部300在管体100的外壁上沿管体100周向凸起设置。沿管体100周向设置的第一凸起部200和第二凸起部300与橡胶管和尼龙管内壁的接触面积更大,连接更紧密,使得橡胶管和尼龙管不易从管路接头上滑脱。请参考图1和图2,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200具有第一导向面210,第一导向面210到管体100轴线的距离自第一开口向管体100内部方向逐渐增大;第二凸起部300具有第二导向面310,第二导向面310到管体100轴线的距离自第二开口向管体100内部方向逐渐增大。当需要将管路接头与橡胶管和尼龙管套接时,将橡胶管和尼龙管沿第一导向面210和第二导向面310滑动,使得第一凸起部200和第二凸起部300与橡胶管和尼龙管间的抵紧程度逐渐增加,方便于实现橡胶管和尼龙管在管路接头上的装配。请参考图1和图2,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200和/或第二凸起部300形成倒扣结构。通过倒扣结构阻碍橡胶管和尼龙管从管路接头上滑脱,使得橡胶管和尼龙管与管路接头的连接更加稳定。具体地,当第一凸起部200和第二凸起部300形成倒扣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温控系统的管路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中部贯通形成流体通道,所述管体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流体通道位于第一端的开口为第一开口,位于第二端的开口为第二开口,所述第一端用于与橡胶管连接,所述第二端用于与尼龙管连接,所述第一端的外壁具有至少一个凸起设置的第一凸起部,以用于与橡胶管的内壁密封抵紧,所述第二端的外壁具有至少一个凸起设置的第二凸起部,以用于与尼龙管的内壁密封抵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温控系统的管路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中部贯通形成流体通道,所述管体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流体通道位于第一端的开口为第一开口,位于第二端的开口为第二开口,所述第一端用于与橡胶管连接,所述第二端用于与尼龙管连接,所述第一端的外壁具有至少一个凸起设置的第一凸起部,以用于与橡胶管的内壁密封抵紧,所述第二端的外壁具有至少一个凸起设置的第二凸起部,以用于与尼龙管的内壁密封抵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在管体的外壁上沿管体周向凸起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具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到管体轴线的距离自第一开口向管体内部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凸起部具有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到管体轴线的距离自第二开口向管体内部方向逐渐增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或第二凸起部形成倒扣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