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转换装置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319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和车辆,该装置包括电池连接电路、电机模块、充配电模块和控制器,电池连接电路包括连接电池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一开关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口连接;电机模块中,逆变器的输入端与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三相绕组的第一端相互连接,三相绕组的第二端与逆变器的三相桥臂的中性点一对一连接;充配电模块具有连接外部设备的第二连接口,第二连接口与第一连接口或者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连接口还与三相绕组中任意一相的第二端连接;控制器能够对充配电模块、电池连接电路和电机模块进行控制,并使能量转换装置运行对应的工作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对不同充电电压协议的车辆实现充电兼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特别涉及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和车辆


技术介绍

1、车辆当前电池系统平台电压多为450v以下,为了提高续航与动力等指标,800v或更高电压动力电池平台成为后续整车的开发方向,目前大部分直流快充充电桩有三种规格:500v、750v和1000v。

2、因此新平台的车辆无法使用500v的快充桩充电,使用750v快充桩充不满动力电池。并且车辆的续航里程短,充电桩普及率不高。还会出现行驶到半路电量耗尽,找不到充电桩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和车辆,旨在对不同充电电压协议的车辆实现充电兼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能量转换装置包括:

3、电池连接电路,包括用于连接电池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口连接;

4、电机模块,包括逆变器和电机绕组,所述逆变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机绕组包括三相绕组,三相绕组的第一端相互连接,三相绕组的第二端与逆变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电机驱动模式的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充配电模块停止工作,以将电池输出的电压通过所述电池连接电路输出给所述电机绕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电机升压充电模式的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充配电模块接入外部设备的电源,并控制所述逆变器将外部设备的电源电压传输至所述电机绕组进行储能,以及控制所述逆变器将所述电机绕组的第一储能能量和外部设备的电源电压叠加后通过所述电池连接电路输出给电池进行充电。</p>

4.如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电机驱动模式的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充配电模块停止工作,以将电池输出的电压通过所述电池连接电路输出给所述电机绕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电机升压充电模式的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充配电模块接入外部设备的电源,并控制所述逆变器将外部设备的电源电压传输至所述电机绕组进行储能,以及控制所述逆变器将所述电机绕组的第一储能能量和外部设备的电源电压叠加后通过所述电池连接电路输出给电池进行充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主正开关和主负开关,所述充配电模块包括快充正开关和快充负开关,所述快充正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口的第一端和外部设备之间,所述快充负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口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连接口的第二端之间,所述主正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口的第一端和所述逆变器的第一汇流端之间,所述主负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口的第二端和所述逆变器的第二汇流端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口与三相绕组中任意一相的第二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升压充电模式包括: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主正开关和主负开关,所述充配电模块包括快充正开关和快充负开关,所述快充正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口的第一端和外部设备之间,所述快充负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口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连接口的第二端之间,所述主正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口的第一端和所述逆变器的第一汇流端之间,所述主负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口的第二端和所述逆变器的第二汇流端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口与三相绕组的第一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升压充电模式包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电机降压放电模式的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逆变器将电池输出的电源电压传输至所述电机绕组进行储能,以及控制所述逆变器将所述电机绕组的第二储能能量输出给外部设备进行充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主正开关和主负开关,所述充配电模块包括快充正开关和快充负开关,所述快充正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口的第一端和外部设备之间,所述快充负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口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连接口的第二端之间,所述主正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口的第一端和所述逆变器的第一汇流端之间,所述主负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口的第二端和所述逆变器的第二汇流端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口与三相绕组中任意一相的第二端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降压放电模式包括: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主正开关和主负开关,所述充配电模块包括快充正开关和快充负开关,所述快充正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口的第一端和外部设备之间,所述快充负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口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连接口的第二端之间,所述主正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口的第一端和所述逆变器的第一汇流端之间,所述主负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口的第二端和所述逆变器的第二汇流端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口与三相绕组的第一端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降压放电模式包括: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电池脉冲充放电加热模式的控制信号时,对所述电机模块和所述充配电模块进行控制,以对电池进行加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脉冲充放电加热模式包括第一电池脉冲充放电加热模式,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主正开关和主负开关,所述充配电模块包括快充正开关和快充负开关,所述快充正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口的第一端和外部设备之间,所述快充负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口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连接口的第二端之间,所述主正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口的第一端和所述逆变器的第一汇流端之间,所述主负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口的第二端和所述逆变器的第二汇流端之间,所述电机模块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并联连接于所述逆变器的第一汇流端和第二汇流端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口与三相绕组中任意一相的第二端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生徐海清王保仲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